宣林聪
【摘要】近年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到战略高度,特别是在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后,使人民幣国际化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而作为重要的人民币基础设施之一,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承担核心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提出新的要求,不仅是机构国际化,更是业务国际化,管理的国际化。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商业银行 影响
一、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背景
人民币国际化基于货币职能的角度来说,是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在国际结算中承担计价标准,流通手段,价值贮藏以及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特别是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国际货币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能够在国际区域以及全球范围进行投资。基于成本与收益的视角来看,是人民币在由于国际化带来铸币税性质和规模的性质。
自从金融危机后,政府开始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崛起,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内在动力。另外,以欧元,美元等主要货币的大幅波动,特别是近年来受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预期的影响,人民币急需以国际化来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观察货币发展史,可以得出危机是货币格局改变的种子,而这也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正处于稳步推进的状态,在贸易层面,基于贸易便利化的需要,仅今年就先后与冰岛,埃及,匈牙利和新加坡签订或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截止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6个国家签订双边互换协议,互换余额达3.31万亿元。根据环球同业金融通信协会(SWIFT)显示,2016年11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上升为第五位,尽管2016年人民币交易量出现了波动,但是相对金融危机后人民币交易量出现大提升。《人民币国际化2016报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达到3.6,同比增长42.9%,五年内增长逾十倍。
基于投融资层面,主要表现为一是2016年9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纳入人民币的特别提款权(SDR)新货币篮子于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里程碑,其中,人民币权重为10.92%,超过日元(8.33%),成为既美元(41.73%)和欧元(30.93%)之后的第三大权重货币。二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自2011年政府表示支持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后,香港成为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同时在全世界形成了澳门,台湾,新加坡以及伦敦等多个离岸交易中心;三是人民币离岸与在岸流通机制逐渐顺畅,特别是2014年推进的沪港通与今年的深港通,使深圳,上海与香港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开启互联互通模式。四是人民币债券广泛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当前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大幅波动正说明人民币国际化的尚处于初级阶段:从历史经验看,当前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都是在经济崛起之后,这意味着国际化与当前经济的发展存在时滞,而这往往取决于国际货币的网络效应以及惯性效应。从中国政府自身角度看,中国对资本项目管制的态度将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而当前央行的管制正反映国际化的道路需要长期的视角来观察。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影响
(一)增加商业银行海外布局,提升银行国际竞争力
借助于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大规模发展,有效的发挥人民币的本币优势与网络外部性,势必为中资银行的布局提供内在动力。近年来,由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银行推行国际化发展战略,中资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在全球搭建了跨时区,跨币种,跨地域的的金融服务网络,与全球市场上占主导的外资银行相比,尽管在创新能力以及体制机制,服务意识上并不具备比较优势,但是我国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在人民币产品的规模优势与成本优势,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打破国际金融格局。
(二)丰富产品结构,拓展海外市场
尽管从海外布局的广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业务和币种等深度上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伴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应用面推广,为商业银行的带来新的机遇。首先,伴随着人民币得到认可,海外市场上人民币在流通与存储领域不断增加,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效益。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这种趋势,以人民币的对象的规避风险以及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涌现,推进我国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投行业务的发展。与之相伴的是可以利用产品优势积极争取到实力雄厚的跨国集团的业务,打开国际市场。
(三)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
随着国内银行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境外中间业务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金融市场业务,国际商业结算业务以及投行业务,当前中资银行形成了以结算业务为先导,金融市场业务,投行业务为辅的中间业务结构;另外由于人民币资产逐渐在海外积累以及国际金融逐渐趋于一体化的趋势,客户对保值增值以及规避风险的需要,银行也推出相应期货期权,远期等衍生产品。
(四)增强银行的风险管理
与以往的国内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境外商业银行的机构面临政治,经济以及市场环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是银行面临的利率与汇率的风险更大,而这也是在倒逼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在风险管理能力上,不同于以往国内的注重定性分析,国际化后中资银行普遍采用了定量分析,增强银行面对风险的管理能力,提升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三、发展建议
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日益提上议程,特别是在人民币加入SDR的机遇期,商业银行必须抓住这个契机,因为人民币国际化事关国家的整体长远利益,同时这也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确定风险大,商业银行需要立足于自身需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发展规划,与人民币国际化保持一致,推进国家战略的发展。
(一)完善境外网点布局,推动银行国际化发展进程
尽管商业银行基于国际化的战略化要求在全球广泛布局,但絕大多数银行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国有四大银行海外布局除了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实现全球布局外,其余银行的覆盖面较窄,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布局较少。布局方式也以自设结构为主,而不是并购整合的主流并购方式。商业银行海外布局需要考察自身的优势的现状,可以响应一带一路的战略,开发中亚市场;在布局方式上,基于当前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可以在在充分考察目标银行的风险后,利用并购整合的布局手段。
(二)大力发展境外中间业务,开发人民币定价产品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一般为40%,个别银行的高达70%,而我国银行业务的收入仅占20%,反映出中间业务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较大潜力。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大力进行中间业务的研发:首先,创新人民币理财产品,尽管当前人民币理财产品蓬勃兴起,但是总体来看呈现投资标的的单一化,由此造成在这领域银行间同质化竞争,因而银行需要在理财产品开发上加大力度,引导产品差异化,同时积极拓展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开发服务,据统计,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占全部理财产品的比例仅为5%左右,因而设计与汇率,股票,基金相挂钩的金融产品,也具有一定现实性。其次创新人民币投资工具以及规避分险工具,由于人民币相关资产与负债的迅速增加,人民币产品持有者必然会处于汇率风险的要求的加大规避风险,因而,需要加大对诸如期货期权,远期等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力度;同时由于利率逐步市场化,客户资产也容易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因而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利率衍生品的开发也势在必行.
(三)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基于国际环境远比国内环境更有不确定性,包括汇率,国家历史文化等一些列的隐患,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整套风险防控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国际化尚处于初期,国内由于监管严格,风险有限,而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将风险意识加强:一方面,按照国别进行风险管理,不同国家有各自的历史文化特点,国情也不同,需要强化不同国家海外资产监控;另一方面,加强汇率风险,境外人民币资产池由于规模较小,容易受人为操控,当前离岸市场汇率大幅波动正反映这种趋势,正因如此,需要不断强化汇率风险的识别,管理,提升对汇率风险的量化追踪。
伴随着人民国际化持续推进,商业银行必须树立国际化的意识,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是项浩大的系统性工程,国内的机构需要抓住当前机遇期,迎难而上,争取提升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宇,孙立行.《人民币国际化 理论依据依据·战略规划和营运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的业务策略》.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报告.
[3]刘仁伍,刘华.《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评估与控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