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玲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提高全民素质已成为提高我国国力的重要内容和条件,教育正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同样对中学生素质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包含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适应当前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呢?本文围绕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培养
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要义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中等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要兼顾学困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让学困生“吃得了”,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所学、有所得。其次是因材施教。学生主体之间在家庭背景、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主体,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有区别地针对不用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学,逐步提高并赶超,实现学困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此外,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識,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教给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数学意识。久而久之,自觉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二、加强思维逻辑能力培养,形成数学思维品质
就高中数学教材而言,其中很多概念、公式等都是直接给出完美的结论,缺少详尽的验证过程,因此,大多数学生对此都是采用死记硬背、机械套用的方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数学是一门演绎性比较强的科目,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潜心研究,精心设计,重新编排,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自主发现、思考和创造,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公式等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创造性;利用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联系性和广阔性;利用典型例题、练习题的一题多解或者延伸变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学习中经验的总结、习题中错题的纠正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和批判性。此外,高考改革内容中强调指出:“继续发挥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将考查重点放在思考和推理上。”更说明了高中数学课堂上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三、注重思想方式方法教学,培养数学创新能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加强思想方法教学,教会学生大胆猜想,从而提高数学创新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相较于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概括性,学生如果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加快捷、准确地掌握和理解知识,终身受益。比如猜想,正如牛顿所说的:“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并做出猜想,激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打破常规,引导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重视数学知识应用教学,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个人数学素质高低不在于掌握了多少数学理论知识,也不在于解决了多少数学难题,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应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学阶段学生活泼开朗,既拥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又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生活问题进入课堂,用生活问题引出数学知识和思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提升对生活、对社会、对未来的关注。
五、对学生加强心理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部分,因此,高中数学素质教育中决不可忽视对学生心理上的引导和教育。高中数学心理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心理认知过程,强调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自我检查、观察、监控和调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另一方面是情感意志过程,强调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数学审美等教育,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蒋大荣.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英才教育,2011.3.
2.全日制义务教育.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3.黄璐.素质教育与有效教学.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4.10.
(作者单位:湖北省洪湖市文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