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丹丽
一篇作文,是由段与段、句与句组成,因此句子是作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把握作文中的重点句子,把句子写具体,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而把作文写具体,又是《小学语文大纲》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在习作训练时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呢?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思考和实践着。我在22年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对于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这一问题,有了自己的方法。下面我就以我指导学生完成《秋天的树叶》作文为例,谈谈我怎样指导学生把状物作文写具体的。
一、让学生亲近自然,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
《秋天的樹叶》是一篇状物类习作,状物类作文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进行描写。而从题目来看,有一定的景物限制,那就是只写秋天的树叶,范围比较窄,还是比较容易指导的。为了加深学生对各种树叶的印象,引导学生把树叶写形象生动,我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观察树叶,让他们把冬青树叶、榕树叶子、桃树叶子、枇杷树叶、枫树树叶等做比较。比较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比较树叶的作用,如冬青树叶捣碎可止血,枇杷树叶晒干用水煮成药水喝可化痰止咳,而树叶共同的作用则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及落叶溶化入土变成肥料,给树根提供养料。此环节既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又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一些常识,更收集了写作材料。
二、明确习作要求,指导选材
我让学生把习作要求读两遍后,他们已经明确习作要求,就是写清树叶的颜色、形状。于是我让他们把在校园里收集的树叶摆在桌上仔细观察,边看边想: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树叶?它的颜色、形状各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带回好几种树叶,我指导他们选择一两种有对比性比较大的树叶来写,如榕树叶和枇杷树叶、桂花树叶和枫树叶,等等,学生选定了目标,就认真观察比较。
三、按顺序观察,有序写作
我指导学生观察每一种树叶的组成部分,如树叶的叶柄、叶片、叶脉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树叶特点,注意树叶的形状、颜色,也可简单介绍树叶颜色变化的原因以及树叶的作用。例如有一个学生这样描述榕树叶子“榕树叶是椭圆形,正面反面都是绿的,叶柄短短的,叶脉不是很清楚”。基本上能把榕树的叶子有序描述了。
四、引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
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如同组装一部机器,句子就好比是这台机器的零部件。只有先把各种“标准零件”制作好了,才能组合成一台合格的机器。因此,我认为在平时习作教学课中应注意指导学生把文章的句子写具体。易让我们疏忽的是许多学生并不懂得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句子是“具体的”,当然也就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习作中入手,通过加修辞、运用比较,使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有所感悟。
比如:有个同学这样写“秋风来了,把梧桐树叶吹落了”。我指导加修饰词、限制词进行扩句:“凉爽的秋风来了,把枯黄的梧桐树叶吹落”。句中的关键词是秋风,什么样的秋风?是凉爽的。吹落的树叶又是怎样?是枯黄的。这样一修辞,就把秋天树叶的特点写清楚了。在比较形状时,我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枇杷叶“枇杷树叶比冬青树叶、桃树树叶大得多,它呈长椭圆形,中间有一根有些往下凹的叶脉,这根大叶脉的两旁,小叶脉有顺序的排列,真像鱼骨一样”。学生描写枇杷树叶的颜色也用了比较法:“枇杷树叶的颜色真怪,正面是深绿色的,背面比正面浅得多,却是淡淡的翠绿。”学生通过在句子的主体上添加修饰词、限制词,运用比较手法,使习作的语句丰富完美。
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具体”,我引导他们观察同一意思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比较两个句子的优缺点。这符合人类从具体到抽象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也是儿童学习作文、写好句子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先“悟”出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句子才具体。
五、运用多种修辞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小学生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作为老师,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学生的想象空间特大,创造能力最强。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自己的文章生动形象。
1.比喻
此方法抓住事物相似的方面打比方,是用具体、浅显、熟悉、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更生动、具体,使人读后感到亲切、明白,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我针对几个学生写枫叶的句子“秋风一吹,树叶纷纷往下落”引导他们发挥想象,树叶从树上往下落是什么样的情景,把句子写生动。于是有的说:“凉爽的秋风一吹,火红的枫树叶被吹离树干,远看像一簇簇火苗在跳动。”有的说:“秋风一吹,一片片红枫叶像金鱼在游动。”还有个学生更有想象力,他这样描写榕树叶子:“被秋雨洗过的榕树叶绿得发亮,真像一面小镜子。”真绝了!
2.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运用拟人的写法,把事物人格化,能使语言具体、形象生动,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力。
就拿学生写的句子来加以引导:“秋风一吹,树叶纷纷落到地上。”有的学生运用比喻法,也有的运用拟人法。如“凉爽的秋风一吹,树叶离开树干妈妈的怀抱,在空中翩翩起舞”。有个学生这么描述:“几片榕树叶跟树干妈妈挥手道别,在秋风姑娘的带领下欢快地奔向土地妈妈。”当时我在批改此文时,不禁拍案叫好!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3.排比
排比首发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本次习作在最后一段表达情感时,我引导他们用排比的句式完成。例如,有个同学这样写:“我爱秋天那丰收的田野,我爱秋天那累累的果实,但我更爱秋天火红的枫叶。”也有的同学写道:“秋天,是果实的季节,是菊花的季节,更是树叶奉献自己的季节。”用排比的句式进行总结,点明题眼,实在妙!
把文章写具体生动是习作中的一项基本功,是奠基工程,是需要小学阶段常抓不懈的工作,需要老师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上,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片段训练,相信一定会有成效的。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成团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