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信是教师的必修课

2017-03-23 19:05李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自卑领域老师

李娜

摘 要:自信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信是青少年前进的基石.当今社会需要多方面人才,孩子的发展领域要多方位拓宽,如果他们较有强的自制力和有较高的情商和一定的智商,我们相信孩子们的前途将一定充满光明。

关键词:自信 兴趣发展

自信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信的培养与学校、家庭、社会都有密切关系。拥有自信便是拥有“一技之长”,自信是青少年前进的基石.

一、什么是自信?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

积极意味着一种对自己的认同、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与自信相对的是“自卑”和“自负”:自卑产生于家庭因素,主要来源于家长的过度管理,不放手或者家长引导方式不对或者家庭环境造成。总之,自卑是对自己的消极认识和评判,是自我贬低、妄自菲薄,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总认为自己不能或不会或不行。自负表面上近似于自信,但与自信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今的家庭都是一个宝贝,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由于现今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认识的提高,家长都把中心放在他们身上,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极大满足,同时赏识教育也悄然深入家庭中,由于方式方法不当,反而造成孩子另一个极端即自负。自负的人缺乏对自己的客观、正确的认识,表现的多是夸张的自己,或是幻想中的自我角色,其夸张和炫耀,经受不了任何批评挫折,本质上正是不自信的表现。显而易见,自卑和自负是前进的绊脚石.为此,学校教育引导与培养则是变得至关重要并且任重而道远,那么在学校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这需要教师深思。

二、培养学生自信的具体措施

1.相信孩子,放手去做。

教育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爱默生说,“我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叫我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啊,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是表现“我”的才能的最好途径。步入高中,第一件事是孩子毛遂自荐,当选班干部和课代表,无论孩子将来能否胜任都在态度上给与肯定-同意。 无论能力大小,天资高低,成功都取决于坚定的自信,相信能做成的事,一定能够成功。

在工作中,对于有经验的孩子来说,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不成问题,但是对于第一次担当的孩子,则需要引导。如班长是一个有三年经验的女孩,我只需要提出一些要求,并点出容易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尺度的把握之外,接下来观察她的管理与处理,有问题及时纠正,让其更上一层楼,从而应对问题更有自信。这样在放手做的过程中让孩子的能力得以培养,在以后踏入社会中就会充满自信,事半功倍。对于新手课代表,无论孩子在口语表达上还是带领班级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他都没有任何经验,这需要教师给与指导与要求:1、对自己要求严格,学识上尺度要大,能第一时间就能掌握住课上老师讲的要点与重点,同时有延续性,在引导同学完成作业和知识的熟练程度的把握上都会游刃有余,学生学会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学了,这学科对他们来说一切就水到渠成。2、对照答案和讲解习题时能读的不写,这样不仅锻炼他的勇气,同时也锻炼他语言表达和语速和声调,一段时间,孩子口语表达就会流畅,紧张感减少,无论在什么场合敢张嘴这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当然,这样的习惯的养成会出现反复性,因为学生的持久性比较薄弱,他们需要来自于老师的关注:需要老师的反复引导与赞赏给自己添加自信。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每一个学生都很希望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优秀。我们大方点,多给学生点鼓励,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好。学生从老师这里获得的信息是他们自我评价的最大根据,让我们多用欣赏的眼光来注视学生,给他们足够的自信,成全他们的自信心。不是一日之功,重在长期,所以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2.思想引导,主动出击

高一的学生生活跟初中有很多的差别,孩子必须学会将强化记忆方式转化为理解记忆方式,即让学生学习的方式与方法发生改变,由单纯的记忆反复性改为理解记忆性,同时学会及一反三,这样不仅能将东西学活,而且在反复演变中加强记忆,还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学习之余,我会不停的灌输他们学习要善于琢磨思考,注重理解。当然学生不会因为我的一次两次,就会改变他们固有的学习方式,几次小考的打击,一次次考试的磨练,他们会有不同的感触,你再强化就会有一部分同学愿意接受,特别是第一时间接受你的教育方法并且头脑聪明的孩子受益了,就会传递正能量。我也抓住考试后的机会在找几个不同成绩的学生谈话。同时注意询问学习方法,让他们在理解上下功夫并要做到持久性。只要不断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学习上自信的建立就得多关注,多引导,多鼓励。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成绩也许有,但是在点点滴滴中,他们会受教师的这种精神感染,人生有追求,自信在累加。慢慢地在其他领域,他会收获自信的喜悦。

3.领域拓宽,兴趣发展。

一只手伸出,五个手指有长有短,孩子进入高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学习,把成绩整的呱呱叫,通过学习建立自信延伸到其他领域。有的孩子立世较晚,在高中才有想法,如喜欢美术,喜欢音乐,喜欢健美,喜欢播音等等。对于这样的孩子,从兴趣出发,他们就很容易建立自信,有所突破,开拓一片自己的发展空间。谬·詹姆斯說“每个人都是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和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一技之长”并不是一下就凸显,需要细心的教师观察注意,一旦发现他们的某种特殊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造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某方面比别人有优势,他会觉得自己有能力,并且很希望自己能够在别的同学面前或者是老师的面前变得特殊,他们会努力地让自己的优点更加突出。这样更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总之,当今社会需要多方面人才,孩子的发展领域要多方位拓宽,孩子在哪方面有所建树谁也无法定位,孩子需要多方引导,多方历练,一定会有“一技之长”。学生的自信如果由此建立,他们会在其他领域延伸,如果他们较有强的自制力和有较高的情商和一定的智商,我们相信孩子们的前途将一定充满光明。

猜你喜欢
自卑领域老师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领域·对峙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自卑的地方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