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谈到文言学习,学生总是倍觉乏味,常常可以看到教师讲得呕心沥血,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真是不容乐观。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把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让文言课堂“不唱独角戏,创造交响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积极性,打造会呼吸的课堂,可以尝试多种方法,比如精致设问、激发智趣;质疑传统、快乐落实。
关键词:激发智趣 多样解读 快乐落实
钱梦龙先生曾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我们也常常看到,有的课堂教师可以讲得合乎科学的可靠性、理论的彻底性和教学的循序性,个性化导入,趣味性故事,课上得风生水起,学生也纷纷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学生回答得如此频繁如此流畅,何时去思考呢,我觉得教学有时并不是要教会学生什么,而是要带领学生感受学习途中的困难并解决它,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建构精神世界。课堂的活跃程度并不等于屁股离开板凳的次数,任何没有启发智力、引发思考的设问与互动都是课堂的“虚假繁荣”。所以,打造会呼吸的课堂,关键是调动学生的智力积极性,激发思想碰撞的火花。[1]
一、精致设问、激发智趣
个人认为文言文课堂不该穷得只剩字词语法,若是这样,教师讲得呕心沥血,学生听得疲惫不堪甚至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不会有任何效果,因为没有思想的碰撞。老师总以为自己很累,其实则不然,听讲的学生最累,因为他们既不能随意乱动,思维再不活跃,而这样的课堂也一定是一潭死水般地沉寂。我们不妨尝试用精致的设问激发学生智趣,穿插俗语、小诗、历史故事等。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里有两句话“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晋君”指谁?“人”又指谁?通过注释,学生可以了解到这里的“晋君”是晋惠公,“人”是指秦穆公,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人是晋文公,那么这三人之间有何纠葛?适时引导学生:究竟何来的秦晋之好?又何来的秦晋围郑以及晋退兵的理由?如何能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深刻有内涵?请参看《史记·晋世家》。[2]
二、质疑传统、多样解读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文言材料,同一个文言人物,其展现给每个学生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英雄风貌是不同的,亨利·海涅曾说:“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一块墓碑下面,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世界观,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多样解读。
《荆轲刺秦王》里所谓的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知己是谁?
太子丹是否是荆轲的知己?从文中寻找有关二人关系的蛛丝马迹,然后學生大致可以了解到其实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还能成立吗?既然太子并不是荆轲的知己,那么谁才是?燕国田光才是,文中击筑的高渐离才是。荆轲原本是卫国人,后来到了燕国,遇到了田光“田光先生善待之”,田光对荆轲很好,而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田光一死,他托付荆轲的事,荆轲想拒绝也无从开口了,只能为了义气为了知己奔赴秦国、刺杀秦王。死知己,正是一诺千金,是荆轲对田光的承诺。然而你,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说“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司马光认为,荆轲只考虑作为门客的收入与前途,全然不顾及家人的生死,想凭借简单的刺杀就霍乱秦国削弱秦国,想法是不是略显愚昧?做法是不是略显拙劣?太子竟然为了泄愤而组织刺杀,而荆轲并非燕国人,却参加了此次与其说是刺杀其实是暗杀的行动,他的动机又是什么?一次刺杀行为能否改变历史趋向?荆轲是否是英雄?你怎么看?尽可能地让学生拒绝思维懒惰,进行深度思考。[3]
《廉颇蔺相如列传》里,事情的原始状态是什么?赵国没城、有璧。蔺相如出使后事情的状态是什么?没城,有璧,激怒秦,蔺在秦国已经显示了极大的诚意后终止交易,带回了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和氏璧,给了秦攻打赵国正当的理由,蔺相如难道没有想到后果吗?为何蔺相如处理和氏璧的手法如此拙劣?蔺相如还如课本所说的那样有功于赵吗?参看《古文观止》明文252篇: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他认为,相如和屈原不同,蔺相如不是民族主义者,他仅仅是一个机灵的政客,他不具备心怀天下以国为家的条件与胸怀,赵国和赵国人民的利益对他并没有那么重要,当前紧要的是赵王的心理和重用。所以在处理和氏璧事件,相如似乎表现出了令人不齿的嫌疑,但是相如在渑池对秦王的坚决,位列廉颇之上后对廉颇的谦让,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他优秀的人格,所以蔺相如还是被千古传诵。至于赵王为何要重用蔺相如呢?赵王在此次外交事件中,为何临时起用了从未有过外交经验的一个舍人呢?是否能看出赵王的心理呢?[4]
《苏武传》里苏武为何之前多次自杀、之后在北海牧羊时又努力生存?前后的自杀与求生是否矛盾?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苏武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准则,他自杀是为了保气节、不受辱、维护国家尊严,求生是为了反抗匈奴暴力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李陵为何会劝降?李陵发生了什么事?为何苏武与李陵的选择不同?引导学生查阅《史记·李将军列传》《史记·报任安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陵造就了司马迁的《史记》,若不是为李陵辩护,司马迁不会遭受腐刑,不会在人生大起大伏中禅定心性,潜心完成著书,司马迁如此看重李陵,究竟李陵有何难言之隐、又为何会投降匈奴?作为有相似遭际的苏武,为何又能如此大义凛然地不负汉朝,并且还对汉武帝感恩戴德?苏武是否有些愚忠?再读文章,学生还是能被苏武的人格魅力感染到,学生会体会到,苏武作为汉朝使节出使匈奴,与其说苏武忠于汉武帝,不如说他是忠于国家,一个离开国度的人,一个代表祖国形象身负祖国使命的人,即使卑微,但仍想用自己的小坚定保全一个人全部的自尊和一个国家全部的威严。[5]
《鸿门宴》里,项羽为何不能听从范增劝诫?项羽和范增之间是否发生过些不愉快的事?二人之间因何有嫌隙?项羽真如世人所说优柔寡断吗?如果你是项羽或范增你会怎么做?为何项羽鸿门宴上为何放走刘邦?是否可以窥见项羽在之后楚汉争霸中失败的原因?鸿门宴不过是以宴会的形式解决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事件,主动权掌握在项羽手里,他不动声色地设了一场宴会,兵不血刃地获得了关中统治权和刘邦的服从,是最大的赢家,至于之后的失败,不能全归于性格原因,可能也与当时的时代局限有关,政体——实行分封制选择的错误,造成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上的弊端。引导学生查阅网上资料,ppt展示一些关于项羽失败和楚汉之争的论文,培养学生质疑、答疑、解疑的能力,增加阅读量,开阔学生的眼界,方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分组讨论、快乐落实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枯燥让改善课堂组织形式、实现转型已迫在眉睫。讲语法及特殊句式时,可以让学生以生活趣事举例,一位同学举例,一位同学进行句法成分分析,把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融会贯通。尤其是高三文言文复习,如果只是单纯地做题,老师再根据答案讲题,那老师这个角色完全可以淡化甚至消失。个人觉得讲题不可不拓展,不可不铺垫历史背景,不可不链接文化常识,做题一要限时,二要讨论。每组代表搜集整理全组答案,讨论做题思路,为全班讲解选题理由,不怕错,就怕没思考。多番研究讨论的成果,一定勝过枯燥刻意的记忆强化。
学生讨论环节可以设定一些角色,比如监督员、记录员、发言员、讲解员等,关键在于临时指定发言员和讲解员,这样会激励学生不得不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在黑板写下答案时、在,讲台上阐述自己的观点时都赌上了自己全部的自尊和智慧,这样的课堂是绝不会缺乏思考的。
每每谈及开放式讨论,常常都会遭遇中国式沉默,中国孩子的低调与内敛有时是渗透到骨子里的,但更多是因为缺乏内容缺乏视野,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去构建一个庞大的知识库,为学生筛选一些观点新颖、价值取向积极向上的内容,也可以转移教学场地,比如去机房上网现场查阅资料,不如建立论坛,下课前搜集学生的评论跟帖,引导学生学会对文言资料的整合、筛选与拓展。
结语
文言基础知识总是枯燥,但我们可以让知识的传达丰盛厚重,每一篇文言文都是值得挖掘的,如何挖掘文言文的生命力、提高课堂接受效果,把“教”与“学”紧密地结合起来,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曹亚.高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3
[2]范丽萍.高中文言文教学激活课堂的策略——以《鸿门宴》一课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3]李迎春.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4]谢基泽.让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D].重庆:西南大学,2006
[5]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2011.12重印)
作者简介
李雪莲,女,1988.1.13,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在山西省大同市北师大大同附中任教,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