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与学生空间观念

2017-03-23 18:15毛旷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图形概念小学生

毛旷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小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小学生来进行的,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小,心理思维不成熟,对数学学习认知不够,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不采取补救措施的话,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数学教学,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九九乘法表”时,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建立初步的乘法概念,而这些都比较理论化,没有趣味性。如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稍微迎合学生的思维心理发展,就会让学生觉得上数学课很无聊、很枯燥,没有趣味。所以,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时,应该时刻注意小学生的心理思维发展特点,适时加入一点生动化的教学手段,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二、概念导入的重要性以及概念导入的方法

小学数学的概念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对象的特殊性,还因为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概念引入的重要性。概念导入,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时运用某种方法手段来引入概念,以便教学对象更容易理解。比如,小学数学加法的教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加法的意义,就会用买东西的例子来引入加法的概念教学。这也算是概念引入的一个好处,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概念引入的重要性。就是能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对象就是小学生,而小学生有他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心理思维发展不稳定、不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有着无限的好奇心,总想一探究竟。而教师就应该把握这个时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以便于学生往后的数学学习。所以,一个良好的概念引入,不仅能够把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还能够对学生现在和往后的学习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影响。

然而,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对概念的解释,但有的过于形式化,有的解释得不容易让小学生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概念引入的作用,用正确的方法方式导入概念。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概念导入的方法。首先,设置疑问,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这个方法如今已经是比较普遍的方法了,好多数学教师都会在教学时设置疑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数学学习的氛围中。其次,简单的概念直接导入,复杂的概念就剖析引入。对于比较简单的概念,我们可以直接引入,开门见山地解释说明。不需要太多的手段方式去解释,解释的多了可能对小学生来说会产生反作用。对于复杂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来研究,一起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但是也要注意主次关系,尽量抓主要意思,抓关键点,以便于小学生的理解。最后就是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图解的方法来引入,规律概念就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来引入。数学本身就有抽象性,而这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简单,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图解的方法来引入概念。概念引入一直都是数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而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更是一件很重要的教学过程。好的概念引入的方法不仅仅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还能够给教师省出教学时间去进行更多、更精彩的活动,同时还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应该着重注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引入的方法,以便于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三、努力让学生去睁开慧眼观察实物

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依赖于形象思维,形成小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学生借助于一定的实物。因此,在平时形成学生空间观念的诸多过程中,我们一般都引领学生去进行观察,以实物和图形为载体,以观察为基础。但一些比较严峻的现实让我们感到不少学生是不会观察的,不会观察主要体现在没有抓住特征去观察,也没有选准角度去进行观察,总之是学生在观察中的眼睛不慧。我们怎样给学生观察中的慧眼?必须力求引起学生去专注观察,专注观察应当属于意义学习的范围,小学生从一定角度说来,其观察一般比较不够形象的实物和图形是不够耐心和耐性的,有必要促其耐性和耐心观察;必须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小学生的观察方法不对,则影响学生正确结果的获取,当然也就不可能建立起比较完美的空间观念;必须加强多维观察的训练,也就是说我们在让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时,必须充分意识到,不能僅以标准图形去让学生进行观察,因为标准图形不可能去让学生区分图形的多种或者就是各种元素,当然也就不可能区分多种元素的主次了。比如让学生去认识梯形,如果我们仅以一个图形让学生去观察,对学生领悟梯形本质建立表象是有一定影响的。在教学时,我们有意识地将梯形进行变化,这变化不是违背其本质特征的变化,而是在位置上的变化,而是在大小上的变化,更是在形状上的变化。学生在比较多地观察到本质不变的梯形基础上,对梯形的认识才算得上是比较完美的,建立起来的表象才算得上是高度清晰的。

四、努力让学生去开动脑筋展开想象

小学生往往多具有其思维的惰性,即使是对相当形象直观的实物或者是图形,也往往不去思考其实物和图形的特征,最为明显的是观察和思维的严重剥离,没有做到观察为思维进行服务,更没有做到利用思维对观察进行抽象性的提升。在建立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中,这样的观察是不具任何意义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形成学生空间观念必须努力促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展开想象,首先是时段上的开足脑筋,提倡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要求学生不要去做不思考之观察的无用功,就像阅读教学中所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样。比如教学相关圆的认识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去闭目想象钟面,思考秒针的滴滴答答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使你产生怎样的认识。在学生进行如此丰富而又深刻想象的基础上,空间想象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想象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出来,学生的思维得以比较充分地发挥出来,那空间观念的形成则完全可能是水到渠成和事半功倍。如让学生去想象钟面秒针、分针、时针的运动过程和运动轨迹后,学生便对圆的本质特征有了比较深刻而又圆满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图形概念小学生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