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文化馆在科普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7-03-22 15:31
长春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化馆科普道德

黎 莹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论道德文化馆在科普教育中的重要性

黎 莹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一直以来,中国道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家庭与学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中国面临道德危机,关键因素在于缺乏全民性的参与。要摆脱这种尴尬局面,首先重审道德教育的社会地位,将其提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其次分析道德教育纳入科普教育范畴的重要性;最后探讨创办道德文化馆的可行性,使道德教育以道德文化馆的形式走向民众。作为实现道德文化与科普教育双赢的有力平台,创办道德文化馆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道德文化;道德文化馆;科普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业已习惯身边购物插队、斗气飙车、乱扔垃圾等诸多现象。据悉,前几天,一个由爷爷奶奶陪伴的小孩在北京地铁地面上小便,一位陌生阿姨好意制止并用手纸清理干净,反被骂多管闲事。近日,王宝强离婚案件被传媒炒得家喻户晓,而先前“布鞋院士”李小文,一位国内外遥感界的知名专家,因病去世,却只引发学术界的一阵唏嘘。曾记得国内某教授在日本一宾馆前台付钱时,愕然发现桌上用中文书写的警示语“请不要大声说话”。她立马质问服务员,认为此举是对中国人的歧视与不敬。后者礼貌地回答:“很抱歉,这里的大声喧哗者确以中国人居多。由于语言不通,我们只能用中文加以提醒。”教授顿时哑口无言……以上事件均令人深省。今天的国民为何变得自私自利与是非不分?难道经济的腾飞要以精神的匮乏为代价?本文尝试寻找出中国出现道德危机的主要原因,从科普教育角度分析创办道德文化馆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净化社会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

1 价值观取向与道德危机

在探讨出现道德危机的主要原因前,须大致梳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取向。本文按其所处社会阶段划分为传统儒家思想、民国教育理念与现代集体主义三种。

1.1 传统儒家思想

在历史长河中,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准则,在古代的启蒙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可以将“仁”理解为善良与宽容,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义”理解为有责任感与勇于担当,如“恪尽职守、敢做敢当”;将“礼”理解为有涵养,尊重他人,如“谦虚谨慎、彬彬有礼”;将“智”理解为有洞察能力与辨别能力,如“洞若观火、明辨是非”;将“信”理解为有诚信,说到做到,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这五个字的涵义相对独立,但《三字经》认为“此五常,不容紊”,意为不能颠倒先后次序。因为“仁”代表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行,如果为人不善,其它品质便无从谈起;“义”是建立在“仁”之上,因而有“仁至义尽”之说;个人只有做到“仁、义、礼”,社会秩序才会得以安稳,体现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社会安宁基础上,“智、信”则体现出个人能力与成就的不同,专指个人利益。

1.2 民国教育理念

民国时期是指从1912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阶段。虽前期经历了数年的北伐战争,自1928年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十年间,社会相对稳定,给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涌现出大批优秀学者,如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等。学者们编写出大量优秀的小学课本,其中对道德教育方面的引导倾注了满腔热情。课本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如“猫捕鼠,犬守门,人无职业,不如猫犬”[1],说明人要有自己的职业,否则就失去人生价值;“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2]举例告诫人们切莫有贪念等,课本重在情理结合,个人修养与公共道德并举,在当时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后经战争摧残,大量课本在民间失传。几十年后,著名纪录片制作人邓康延先生费尽周折将收集到的部分民国老课本进行重新整理与解读,并于2011年出版了著作《老课本,新阅读》,这在当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著作很快售罄,可见民国教育理念值得当代人的肯定与学习。

1.3 现代集体主义

尽管传统的价值观与教育理念影响着中国人的祖祖辈辈,在经历无数的历史战争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文革”“大跃进”等一系列的社会动荡与洗礼后,这些文化精髓并非得以有效的继承与发展,而是破碎地流传在民间,主要体现在参差不齐的家教。而集体主义是现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提倡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出现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2012年,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国家、社会与个人价值观的定位。从国家层面而言,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而言,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而言,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某种程度而言,以上24个字与儒家思想、民国思想一脉相承,体现出现代理念与传统道德的有机结合。

1.4 道德危机

在国外,个人主义是建立在“人性本恶”基础之上的。愈在日常愈彰显规范,以防个人合法权益受侵,同时使公共利益得以保障。加之统一的宗教信仰与教育水平,国民素质普遍较高。因此,公民对他者产生“敬”,对契约产生“畏”。

在中国,集体主义是建立在“人性本善”基础之上的。愈在危难当头愈能体现其核心价值,如抗战、地震、非典等,在日常却难以形成统一信仰,即国民对传统道德文化并没有产生“敬”与“畏”,这便是中国道德观的尴尬局面。在公共道德方面,不少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简单停留在口号上,对公共利益事不关己,如随地吐痰,认为“即使我不吐,别人也会吐”;闯红灯,认为“即使我不闯,别人也会闯”……在职业道德方面,有的官员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有的医生乱开药方、收受回扣;有的教师学术腐败、剽窃他人成果等。在家庭道德方面,有的人背叛婚姻,有的人遗弃老人或婴儿,有的人为多分家产六亲不认等。

反之,好人往往得不到尊重甚至保护,如搀扶老人被指为肇事者,捐款被指有利可图等,久而久之,好人的积极性就会受挫。最近,上海“好人法”条例得以通过,声明紧急救护致损不担责,目的在于鼓励市民参与紧急现场救护。这无疑是个良好开端,但如何实施与推广任重而道远。

道德危机已经为国人敲响警钟。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固然重要,但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品与润滑剂,我们不但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

2 道德文化与科普教育

2.1 道德文化

要化解道德危机,首先要重新定位道德文化。目前,我们更多地将其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导致受众局限于学校及相关单位。本文认为,应将道德文化归类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①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②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③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④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⑤传统体育和游艺;⑥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道德文化可归入第六类。只有将其上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才能引起更广泛、更有高度的关注,才有可能实现受众向全民化的过渡。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非全盘回归传统,而是要批判性地继承,寻求人与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的关系,道德文化也不例外。只有立足于现实的需求,道德文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国家。

2.2 科普教育

科普教育,是将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给民众,以达到普及与教化之目的。科普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因此,科普教育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连接口。

在我国,科普教育一直以自然科学为主线。近年来,大量开设了各类科技馆,如太空科技馆、地理科普馆、医学博物馆等,对社会科学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弱。自然科学有利于增进人类对外界的认知,社会科学则有利于增进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其关注程度同样重要。只有实现社会科学的大众化,才能提高人类整体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

道德教育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如果将道德文化通过科普教育形式来展示,即通过现代化设备与手段,把“过滤”后的道德文化加以广泛宣传,道德文化就能真正地深入民心,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反过来,科普教育的内容也得以进一步的扩充,两者相得益彰。

3 道德文化馆

3.1 道德文化馆的概念

在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的中国,更多时候依靠国民的自省,难以达到统一标准。因此,我们既要在硬的方面加强约束与惩罚,使国民对文化产生“畏”,又要在软的方面加强引导与教育,使国民对文化产生“敬”。创办道德文化馆则是后者的一方良剂。所谓道德文化馆,本文是指“为普及中华传统道德,由政府主办,通过讲座、视频、谚语、图画、视频、雕像、电影、表演等形式,为公民提供传播、教育服务的基层文化事业机构”。

道德文化馆具有普遍性、义务性、平等性与公益性四个主要特点。第一,普遍性。道德文化馆在市级及以上行政单位均应普及,有条件的县级也可逐步推广。第二,义务性。当地公民有定期参与相关活动的义务,学校可考虑将其设为必修课。第三,平等性。公民不因职业、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收入等条件不同而被剥夺参与相关活动的权利。第四,公益性。道德文化馆将为公民提供免费服务。“文化的价值不能也不该被降低为商业利益,否则将会损害文化的精神属性和历史价值。”[3]

3.2 创办道德文化馆的意义

道德文化馆是道德文化的载体,它将中国传统道德加以浓缩、甄别与过滤,通过多样化方式向民众呈现具有生命力、系统化的价值观,从而为集体与个人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3.2.1 推动文化治理

道德文化馆的普及,实质上是一个文化治理的过程。文化治理在认可多元主体协商合作关系的同时,更多地强调公民个体的参与,是公私双方互动与协调的持续过程。

道德文化属于大众文化,不应成为划分等级的中介与产物。近年来,一些地方兴办国学班,受众主要是家境优越的青少年。商家利用寒暑假举行封闭式培训,收费昂贵、成效欠佳,反使大众文化演变成精英文化。道德文化馆针对全民教育,强调全民参与,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减少人们之间的疏离感并增强社会凝聚力。

3.2.2 增强文化自觉

我们不仅要熟知中国道德传统及其发展历程,而且要做到古为今用,使社会与个人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得以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少中国人奉行拜金主义、崇洋媚外,即使家境贫穷,衣鞋也都是阿迪、耐克牌子,手机使用苹果牌子,确有本末倒置之嫌。殊不知优秀文化就在本土,其中很多传统的道德理念甚至受到他国重视与借鉴: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儒家伦理编成教科书来倡导忠孝纲常的国家,教材中编入的有关儒家伦理和东方价值观的故事和典故,对新加坡的文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4];韩国是一个以儒、佛思想为主要道德理念的国家,将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德育根本,提倡人性教育与全民教育……。国人如果再不自律深省,道德素质将急剧下降,又谈何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社会又谈何全面发展与繁荣?中国又谈何在国际树立口碑与获取尊重?

道德文化馆提供系统化学习道德传统的平台,国民在净化心灵,去除浮躁的同时,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辉煌,增强认知能力、参与能力和公共精神。

3.2.3 促进社会和谐

道德文化馆的创立与发展,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模式。它既是一种社会教育,又是一种终身教育。其涉及面较广,参与者如个人、社区、企业、组织、政府等,而非仅由家庭与学校来承担。

福柯提出“治理性”观念来分析西方国家新型的统治方式。现代政权运用“治理性”技术,将原来“统治者积累自身权力”演变成“把权力有技巧地散布到人民身上”,从而达到对全体人民统治的有效性。相关调查表明,大量文化活动的举行有效减少了公共区域城市犯罪的发生,促进了城市活力的增长。此外,社会边缘人群如外来务工者、失业者、残疾人、孤儿等,如果他们在精神方面得到及时滋养与抚慰,对社会抱怨或仇视的态度也会有所消减。

从某种程度而言,道德文化馆是一道社会安全阀,为公民提供自觉教化的机会,有效推广将对社会整合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3.2.4 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传统道德观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道德文化馆通过展示经典故事,展示地方生态文化如绿茶文化、梯田文化、鼓楼文化等,演绎世界各国的经验与教训,从而激发国人对环境的保护与热情,有效制约鼠目寸光的思想与行为,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3 如何创办道德文化馆

创办道德文化馆主要涉及资金、设置、宣传与参与四个重要环节。

3.3.1 资金

资金,是创办道德文化馆的前提。在西方国家如美国,文化政策的资金主要源于市场,政府只提供鼓励政策与法律保障。在我国,由于民间重视程度及法制不健全,资金主要源于政府,市场调节的作用较弱。政府牵头投资主要涉及场地、设备、管理、资料等方面。我们也可开辟新的引资渠道,如通过减免税收政策、增设荣誉称号等形式来鼓励企业与个人投资。3.3.2 设置

设置,关系到道德文化馆内容的实效性,对后期宣传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可按照主题将道德文化馆划分若干分馆,如自我馆、他人馆、社会馆、健康馆、自然馆等。自我馆,主要引导如何正确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消化;他人馆,主要引导如何对待和处理与家人、邻里、师长、朋友、同学、同事甚至陌生人的关系,宣传感恩与自我保护的意识;社会馆,主要引导如何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公德之心与社会责任感,大至争取国家荣誉,小至遵循公共秩序;健康馆,主要涉及如何做到身心健康,如远离肥胖症、近视等现代疾病,辨别食品安全的方法与技巧、弘扬女排精神、鼓励全民健身等;自然馆,主要涉及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保护动植物、防止污染与破坏、杜绝浪费等。以上内容可贯穿与融合儒家思想、民国教育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开展多样式的教育。

3.3.3 宣传

宣传,就是让国民知晓其存在与意义。文化活动要普及各个社会阶层,需要一个持续的努力过程,因文化参与容易受到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因素影响。只要宣传的内容来自民间,避免繁文缛节、大张旗鼓与光喊口号,将为人处世之道与民族风骨有机结合,假以时日就能树立口碑,家喻户晓。此外,政府可通过相应政策以克服社会阶层的障碍,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建立宣传机制,民众认知将实现“漠视——观望——重视——参与——内化”的良性发展。

3.3.4 参与

该环节与宣传一脉相承,宣传效果影响参与程度,参与程度检验宣传效果。首先,加强文化志愿者服务的团队建设。建立与完善机制来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如对志愿者的服务次数与服务质量进行认证,在就学就业、减免景点门票、乘客绿色通道等方面享有优先权,以提高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其次,保证活动形式的多样化。邀请各界人士如教师、心理咨询师、狱警、公安大学、先进个人参与讲座、咨询解答、录制视频、现场演练等活动,让国民真正体验到道德文化馆的实用性。再次,吸引企业的参与。活动开展可寻求赞助商,切入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宣传与销售,如家政、老年健康用品、运动器材等。最后,与各事业单位、社区及民间社团建立联谊关系,如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统一参观等,将文化馆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4 总结

德育是国民的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要继承与发展传统道德文化,就要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内容而言,科普教育要提高对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以道德文化为突破口,通过道德文化馆的多元化方式进行宣传,从而使社会科学得以均衡化的传播与普及;对于受众而言,科普教育不应局限于个别群体,还应该面向全社会。道德文化馆设置零门槛,实用性强、适用面广,易受民众欢迎,因此,值得创办与推广。

[1] 任珺.跨域视角下的文化政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2

[2] 吴月梅.老课本中的廉政启示[J].月读,2013 (6):68-70.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57.

[4] 周莎. 刍议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模式 [J].科教文汇,2016(3):27-28.

责任编辑:沈宏梅

On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Cultural Centers in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LI Ying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For a long time, the main undertakers of China′s moral education are families and schools. 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 is facing a moral crisis, the key lies in the lack of a universal participation. To get rid of this embarrassing situation, first of all, the social status of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reviewed, putting it to the heigh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econdly,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is analyzed;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moral cultural centers is discussed, making moral education popular to the public in the form of moral cultural centers. As a powerful platform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win-win of moral culture and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 cultural centers will have a great positive significance.

moral culture; moral cultural center;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16-11-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10026)

黎莹(1981-),女(瑶族),广西贵港人, 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D648

A

1009-3907(2017)01-0100-04

猜你喜欢
文化馆科普道德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章堰文化馆
科普达人养成记
大爱有光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