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开元观古道路的价值及命名浅析

2017-03-22 09:15陈程
关键词:道观中轴线开元

陈程

(荆州博物馆 考古所,湖北 荆州 434020)

荆州开元观古道路的价值及命名浅析

陈程

(荆州博物馆 考古所,湖北 荆州 434020)

荆州开元观中轴线明清青灰砖铺古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及展示价值;中轴线道路称为“仙路”既具有道教文化内涵,又符合道观建置的实际情况。

开元观;古道路;价值;命名

荆州开元观位于荆州古城西门内北侧。《荆州府志·寺观》记载:“开元观在府治西,唐开元年间建。”荆州开元观为典型的道教宫观建筑,是荆州古城内著名的道教古建筑之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州开元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与唐玄宗崇道信仰有直接关系。唐玄宗奉行“两教并存,独钟于道”[1](P167),在全国大兴道观。《江陵志余·琳宫》载:“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玄宗夜梦巨人,云:‘吾欲出,建道场。’后荆州奏,地涌铁天尊像,诏立。”从中可知,荆州开元观是唐代统治者大兴道教的产物。根据国家文物局对开元观环境整治项目的要求,自2017年5月开始,荆州博物馆对开元观进行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已发掘出中轴线道路、大殿前台基、建筑基址等重要遗迹。现就发掘的开元观古道路遗迹的价值和命名做初步探讨。

一、荆州开元观古道路的价值

荆州开元观现存主体建筑为明清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雷神殿、三清殿、天门祖师殿。开元观古道路遗迹位于其中轴线上,被山门、雷神殿、三清殿、天门祖师殿等主体建筑分为三段。第一段位于开元观主体建筑山门与雷神殿之间中轴线上,正南北向,宽2.4米,深0.65-0.75米,已发掘长度约3米,路面用青灰砖平纵相间铺制而成,西南部及东部路肩保存情况相对良好。第二段位于雷神殿与三清殿间中轴线上,正南北向,宽约2.4米,深0.4-0.5米,已发掘长度约为24米。用青灰砖平纵相间铺就而成,路面中部与路肩略高,最高处约0.1米,路面由中向两边逐渐降低,与路肩之间有一条低槽,整体呈现凸面型,保存情况良好。第三段位于三清殿与祖师殿间中轴线上,正南北向,宽约1.4米,深0.4-0.5米,已发掘长约为6米,南部接近三清殿段保存较好。三段路面为明清青灰砖铺成,其中第二段道路保存最完好,能够较清晰反映古道路基本情况。

荆州开元观中轴线明清古道路作为重要的历史遗迹是对开元观建筑格局的完善和补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及展示价值。

荆州开元观古道路遗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开元观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后经历代整修,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明清时期中轴线道路遗迹保存了开元观明清时期荆州道观道路建筑的基本形制。道路遗迹本身作为道观建筑的一部分是清代宫观建置的历史缩影,是楚地特色的道教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荆州开元观古道路遗迹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已经发掘的开元观中轴线青灰砖路面由南向北自山门——雷神殿——三清殿——天门祖师殿,贯穿开元观主体建筑中轴线始终,将主体建筑衔接。作为现有开元观建置的补充,展示明清开元观建筑的基本格局。作为古建筑的一部分,古道路在建筑设计和构造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首先,运用凸面设计。路面中部高,两边稍低,整体呈现凸面型,路面与路肩之间形成排水槽一条,此结构利于路面排水。其次,运用了横纵相间铺造方式。以青灰砖立铺为主,间有平铺砖块嵌入。这样的铺造方式,不仅使路面结构较为稳定,同时防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此外,在路面材质上运用了大量的明清青灰砖,这作为重要的古建筑材料,为深入考察明清建筑的用砖制度提供了考古实物依据。

荆州开元观古道路遗迹具有展示价值。开元观考古发掘是配合环境整治项目进行的首次发掘。通过古建筑修复和环境整治,将开元观道教历史文化资源,包括道教文物、道教建筑、道教遗迹等充分利用,并以展陈的方式开放共享。中轴线明清青灰砖铺道路遗迹作为道路历史遗迹,丰富了开元观的展陈内容。同时该道路将开元观主体建筑连接形成整体,为展陈区域的规划提供划分的依据。此外,该道路的发掘展示也是道观文化遗产中少见的展陈形式,为南方类似道观的展陈、规划、保护、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二、荆州开元观古道路的命名

荆州开元观古道路遗迹除各种价值值得探讨外,其命名也值得探讨。目前,我国所有古道观中轴线道路遗迹并没有给出确定合理的命名,开元观古道路遗迹亦如此。荆州开元观中轴线古道路是目前考古发掘比较完整的古道路遗迹。对其科学合理的命名,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开元观基本建置,理解其古道观建筑的文化内涵,同时有助于对开元观道教文化遗产有效的保护、规划和利用。

有学者将进入道观朝拜的道路称为“圣道”“神道”或者“甬道”,如武当山朝山进香的道路就被称为“山内神道:登山朝圣之道”[2](P185)。这里的“登山朝圣之道”即为圣道。据此有人建议将开元观古道路遗迹称为“圣道”。那么,称为“圣道”是否合适呢?

这里我们首先需要理清“圣道”这个概念。“圣道”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中。《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对于这个“圣道”含义,唐代成玄英注疏:“圣道者,玄圣素王之道也。”[3](P458)道家最初“玄圣素王”是“以玄素为德的圣、王,是道家理想中的人君之德”,就是具有大德的圣人[4]。这里的“圣道”是圣人之道、圣贤之道的意思。这在《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篇中解释更为明确:“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不利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故昔贤仁圣者如此。身穷不贪,没而弗利,穷仁矣。必正其身,然后正世,圣道备矣。故唐虞之道也。”很显然,这里的圣道即为尧、舜的唐虞之道、圣贤之道。

在道教中“圣道”即为“入圣之道”。《重阳立教十五论》中第十二论“圣道”:“入圣之道须是苦志多年,积功累行。高明之士、贤达之流,方可入圣之道也。”[5](P1784)这里“入圣之道”的方法就是通过苦修行,积功德成为高明贤达而入圣道,这正是道家的修仙之道。可见,无论是最初的道家文献还是后来道教教义中的“圣道”都没有具体指道路之意,开元观中轴线古道路称“圣道”显然不可取。

从考古学视角来看,涉及到遗址遗迹发掘道路名称主要有神道、甬道两种名称。首先是神道。神道作为墓道使用是在西汉以后。《汉书·霍光传》:“太夫人显改光时所自造茔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阙,筑神道。”《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大为修冢茔,开神道,平夷吏人冢墓以千数。” 李贤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神道最初作为墓道,会在道路两侧用石人石兽加以装饰,作为陵墓前陈列的仪仗队,后来历代帝王修建陵寝沿用此制,如唐代乾陵,宋陵、明代湘献王陵墓等都是如此。显然,在帝王陵墓前两侧用石人石兽为装饰作为仪仗的道路是神道的主要特点。

其次,甬道。《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东汉学者应劭解释甬道应为“筑垣墙如街巷。谓于驰道外筑墙,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这里的“驰道”即为“甬道”。《淮南子·本经训》:“魏阙之高,上际青云,大厦曾加,拟于昆仑,脩为墙垣,甬道相连。”很显然,甬道最初的解释是两侧有墙垣或者山脉等遮蔽的通道。在考古学中,甬道解释为“墓葬构造的一部分,指连接墓道与墓室间的通道,多以砖石砌筑”[6](P23)。因此,开元观作为道教圣地,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内涵,其中轴线道路无论是称为“圣道”“神道”或“甬道”都似为不妥。

对于道观中古建筑的命名,应该更多的从道教文化内涵出发,结合考古学、古建筑学的相关理论去全面把握。那么,对于道观中轴线道路命名的问题,文献或能为此提供依据。

古代道观或道场中的道路被称为“仙路”,这与道教的信仰有关联。唐沈佺期的《再入道场纪事应制》:“行随香辇登仙路,坐近炉烟讲法筵。”这里的“仙路”就是指道场中的道路。唐崔曙《缑山庙》:“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这里的“仙路”与“道门”相对,进入“道门”之后的就是“仙路”,这里的道门就是山门,进入山门后就是位于道观中轴线上的道路,即为“仙路”,其称呼更加明确。“仙路”含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修道成仙之路,长生之路,羽化成仙之路。唐钱起《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瀛洲”就是传说中的仙境,也就是修道成仙的地方,这里的“仙路”就是修道成仙的过程。再如宋王以宁《南歌子》:“阳功阴德好栽培。他日骑鲸仙路,指蓬莱。”这里“蓬莱”即“仙山”,“仙路”即修道成仙之路。全真教开山祖庭重阳宫,保存全真派道教祖师王重阳手书《如梦令》:“大道长生门户,几个惺惺觉悟。铅汞紧收藏,方始澄神绝虑。心慕心慕,便趋蓬莱仙路。”[7](P3)这里很明确表现出追求蓬莱仙山、修道成仙是道家的最为向往的境界。

“长生不灭”也是道教信仰之一。唐罗隐《雪中怀友人》:“兔苑旧游尽,龟台仙路长。”这里的龟台、仙路都是长寿长生的象征。当然,“羽化登仙”更是道家修仙得道的理想化状态。唐·刘长卿《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驭风仙路远,背日帝宫遥。”这里的“仙路”就是通过“驭风”达到羽化升仙的意思。唐韦庄《悼亡姬》:“凤去鸾归不可寻,十洲仙路彩云深。”“十洲”指道教中神仙居住大海中的十处胜境,即为“仙境”。这里的仙路很显然是一种通往“仙境”之路,是对死者灵魂升仙的寄托,当然也是符合道家“羽化登仙”的信仰。

因此,“仙路”与“修仙得道”“长生不灭”“羽化登仙”道教信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仙路”往往是古道观的最基本建置之一,这种称呼在文人的诗作还有很多体现。如唐胡宿《冲虚观》:“五粒青松护翠苔,石门岑寂断纤埃。水浮花片知仙路,风递鸾声认啸台。桐井晓寒千乳敛,茗园春嫩一旗开。驰烟未勒山亭字,可是英灵许再来。”这里的“青松”“石门”“仙路”“啸台”“桐井”“山亭”都是古道观的典型建置。“仙路”作为古道观的基本建置称呼,自唐至清代沿用下来。如清乾隆年间进士汪永锡所作《游飞来寺》:“禅宫何事此飞来,造物钟灵亦壮哉。水势总趋沧海下,山门长对翠屏开。二禺孰辨游仙路,初祖还留说法台。不觉登临动乡思,冷泉亭畔旧徘徊”[8](P3504)。这里的“蝉宫”、“山门”“仙路”“说法台”“冷泉亭”等与道观基本建置一一对应,具备了宫观建置的典型特点。当然,道观中轴线命名为“仙路”也是具有现实依据的。泉州市双髻山旅游区《拓建“仙路”碑》,注此碑竖立于“九仙天门”内左折“仙路”道旁,坐东朝西,这是今人将道教场所中的道路称为“仙路”的例证[9](P48-49),可作为开元观中轴线道路命名的佐证。

从开元观的基本格局来,山门之内即为中轴线上的古道路,这条道宽度根据大殿台阶宽度具体情况有所不同。那么这与前面所提“道门”“仙路”正好是对应的,这种建筑格局正符合道观宫观建筑一般模式。

从建筑的类型来看,唐、宋、元以降,道教逐步趋向于与皇权结合,藉以弘扬道教,道观的建设远离深山幽谷而选址于城镇都府。[10](P125)开元观作为典型的宫观式道观建筑类型,其布局造型和宫殿形式变化较多,有山门、道路、耳房等建筑。具有浓厚的道观生活气息,其形制保留我国南方的道观基本形态。这种形制将道教的信仰和道教宮观生活结合起来,既具有神秘的宗教气息,又带有贴近实际生活的感觉。如开元观耳房修建于祖师殿天门后,高台建筑上,该建筑就将道教信仰与宗教生活结合起来了。因此,中轴线道路称为“仙路”既具有道教文化内涵,又符合道观建置的实际情况。

总之,荆州开元观为典型的宫观式道教建筑,这种道观中的主体建筑形态往往是正南北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而其中轴线上古道路正是衔接主体建筑,具有较多价值。把荆州开元观中轴线古道路称为“仙路”既符合道教的“修仙得道”“长生不灭”“羽化登仙”基本信仰的文化内涵,又符合道教宫观建置的基本要求。

[1]王洪军.中古时期儒释道整合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丁援,宋奕.中国文化线路遗产[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5.

[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葛志毅.玄圣素王考[J].求是学刊,1992(1).

[5]吴枫,宋一夫.中华道学通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

[6]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7]刘兆鹗,王西平.重阳宫道教碑石[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8]徐世昌,闻石.晚清簃诗汇[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李佳福.双髻仙山志[M].泉州仙公山风景区管理处,泉州市鲤城建设志编委会,1997.

[10]乔匀.道教建筑·神仙道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017-06-20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5D018)

陈程(1989-),男,湖北潜江人,馆员,硕士,主要从事荆楚文化研究。

K236

A

1673-1395 (2017)05-0023-03

责任编辑周家洪E-mail:zhoujiahong2004@163.com

猜你喜欢
道观中轴线开元
北京“实景三维中轴线”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段开元:拥抱健康产业 增进百姓财富
首付10万起! 做广州业主!坐拥中轴线+名校资源+三大商圈!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论道教宫观建筑的衍变脉络
秦楚一柱,绝顶道观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性别权力视角下的越剧《道观情缘》研究
讨价还价
北京中轴线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