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莹
经典童话是能够超越时空、脍炙人口的,充满幻想、美好、快乐的,堪为后世学习典范的儿童故事作品。经典童话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材中不乏精华之作——《小蝌蚪找妈妈》(人教版)、《丑小鸭》(语文S版)、《七色花》(人教版)、《巨人的花园》(语文S版)、《渔夫的故事》(人教版)等。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小学语文教材亦是如此,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笔者发现在人教版教材和语文S版教材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究。
一、选编者的观念偏差导致经典童话编排比例失调
1.经典童话入选小学语文教材比例失调
低年级多、中高年级少。人教版和语文S版中低年级经典童话分别有11篇、10篇,到中高年级迅速减少,其中人教版高年级经典童话仅有1篇《卖火柴的小女孩》。
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现代化的事物成为我们社会的特点,当然一些同时代的非经典童话也会应运而生——现代童话,它也是经典童话的继承,所以当非经典童话和经典童话一一排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大门口时,教材选编者考虑到非经典童话在背景上更容易被儿童理解,且非经典童话的选文数量上多于经典童话,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人教版教材中非经典童话和经典童话平分秋色。
国内经典童话多,国外经典童话少。在人教版教材有限的经典童话篇目中,只有5篇国外经典童话——《丑小鸭》《狮子和鹿》《七色花》《巨人的花园》《卖火柴的小女孩》,而国内的达到14篇,多数以寓言童话和民间童话为主,如《乌鸦喝水》《坐井观天》《东郭先生和狼》等。
2.选编者的观念偏差导致经典童话编排比例失调
儿童观的偏差。选编者按照自己对儿童的理解,挑选有利于儿童学习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组织、呈现于教材中。朱自强教授认为,研究者眼中的儿童实际上是成人主观意识中的儿童,这种成人眼中的儿童与真正的儿童永远存在着差距。这也就是说,选编者眼中的儿童与真正的儿童越接近,那么编写的教材也就更能够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反之,则会给儿童的学习带来阻碍。编选者对儿童的认识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对儿童阅读需求的了解不够。选编者认为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阅读能力较低,经典童话较符合低年级学生阅读需要,但忽视了中高年级学生对经典童话的兴趣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因而在教材中呈现出低年级经典童话偏多、中高年级明显偏少的情况。经典童话它不是专属于低龄儿童的读物,而应是学生整个童年时期的阅读对象,它对低年级学生重要,对中高年级学生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
童话观的偏差。选编者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并且由于缺乏一定的国外文化背景,对国外经典童话的理解及重视程度不够,造成选编者重国内经典童话、轻国外经典童话,选编国内童话篇目多于国外童话。国内经典童话的教育性和历史性较为突出,与教材的教育功能相一致,选编者发现了这一点,却忽视了国外童话的幻想性与儿童天真的性格更相吻合。
选编者童话观的偏差也是影响经典与非经典童话选文篇目的重要因素。选编者考虑到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变化的,适当地加入非经典童话不仅能丰富教材童话类型,而且能使教材具有时代特征。但是,选编者没有意识到经典童話的影响力较非经典童话高许多,而且经典童话反映的是不同时代的生活,选编者对非经典与经典童话的“厚今薄古”的思想在教材中十分明显。
二、原作篇幅大、主旨丰富,致使删减选编陷入两难
1.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童话删减程度大
字数的删减。有的经典童话的字数被减少一倍以上,比如,安徒生的《丑小鸭》原文达到7000 多字,被选入人教版教材时删减成 400 多字;方惠珍的《小蝌蚪找妈妈》也由原来的 1500 多字删减成 400 多字;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从原作2500字左右删减到只有600字左右……在人教版教材中,我们发现只有极少数的经典童话,如《咕咚》《七色花》《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仅仅几篇经典童话依旧保持着本来面目。
故事情节的删减。《神笔马良》原作中有这样一处情节:马良好不容易逃脱了财主的追捕后,在离家很远的一个市镇里住了下来,他不想让神笔给自己带来麻烦,就故意不把画画全。但一次,他不小心在画好的白鹤的脸上溅了一滴墨水,画又活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马良又将面对新麻烦,故事于是有了更新奇的情节发展。这种转折性的情节是最能增加作品吸引力和趣味性的,而在课文中却直接抹掉了这一精彩的情节,不仅使情节不太合理,也让故事缺少了紧张的气氛和吸引力。
2.经典童话篇幅内容与儿童接受以及语文教材版面的矛盾,致使选编陷入两难
由于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不够完善,再加上生理条件的限制,儿童难以聚精会神地独立阅读经典童话原作。经典童话相对于儿童来说篇幅比较大,在内容方面,经典童话的主旨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有一定的认知理解基础才能够阅读,而儿童的识字率较低,只能阅读浅显的、容易理解的童话,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到中高年级才能阅读篇幅较大和内容相对较深的童话。所以,阅读经典童话对儿童来说简直是以蛇吞象,不大现实,这使得经典童话的删减选编陷入两难。
语文教材的版面是有限的,一篇语文课文的内容字数不可能太多。而有的经典童话的篇幅内容实在是太庞大,选编者必然要对经典童话进行删减,这样才能够适应教材的文本要求,使儿童更直接地获得教材要传递的内容,并且符合儿童的身体发展和阅读能力。
进行删减,肯定会导致对原作的“伤害”,使经典童话失去经典的魅力和品质,有碍于经典童话的传承;不进行删减,虽保存了经典童话的完整性,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和品味原作的内涵,但篇幅之大和主旨之多对儿童来说是一大难题,语文教材也没办法承载如此庞大的内容和篇幅。因此,在编撰时,选编者既要考虑教材的丰富性和作品的完整性,又要顾及儿童的认知理解能力和教材的篇幅,这种删减选编的力度确实难以把握。
三、成人的非“儿童观”削减了经典童话的幻想因素
1.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童话弱化童话的幻想性和游戏性
经典童话的本质是幻想性、游戏性,正是由于这些东西才引起儿童对童话极大的兴趣,但是经过选编者的过滤,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童话中,这些东西已所剩无几,经典童话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只有一副苍白无力的空壳,此之谓失其本心。《巨人的花园》就是如此,对比原文与人教版中《巨人的花园》: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累累果实。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每当这时,嬉戏中的孩子们会停下来侧耳聆听鸟儿的鸣唱,并相互高声喊着,“我们多么快乐啊”。
——《巨人的花园》(原文)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原文通过对花园中花、草、树、鸟等动植物一系列的描绘,让人们去联想这美丽的场景,充满了童趣,能激发读者对美丽的花园的向往,而被改编的《巨人的花园》中却是用“漂亮”这一平直的词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来简单地描述花园的美,在语言的表现力上与原文相差甚远,难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好奇心。
另外,在人教版《小猴子下山》这一课文中,小猴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就像小孩子一样,常常丢三落四,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儿童的可爱之处。这样的情节可以引起儿童的共鸣和兴趣,让他们感觉写的就是自己一样。而课文中却将其作为反面教材,其趣味性也就被冲淡了许多。其实“寓教于乐”是教育界所提倡的,但在这里为什么又反其道而行呢?
2.成人的非“儿童观”削减了经典童话课文的幻想因素
所谓非“儿童观”就是成人把儿童看作是缩小的大人或者是不完全的小人,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儿童,缺乏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这种非儿童观使得教材中经典童话的幻想因素被削减。
王泉根曾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这样谈道:对儿童“那全面蔑视的不必说了,在诗歌里鼓吹合群,在故事里提倡爱国,专为将来设想,不顾现在儿童生活的需要,也不免浪费了儿童的时间、影响了儿童的生活。我想儿童教育,是应当依据其内外两面的生活的需要,恰如其分地供给他,使他生活满足丰富,至于因为这供给地材料与方法而发生的效果,那是当然有副产物的,而不是供给时产生的唯一目的物……所以小学文学的教材与教授,需注意‘儿童的这一点,再才是效果,如读书的趣味,智情与想象的修养等。”
教材的对象是儿童,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经典童话只有儿童自己最清楚。按理说应该由儿童自己编写教材,但是他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只能成人代劳,但是成人毕竟是成人,即使尽可能地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也不能完全避免不带有成人的思想。儿童喜欢虚幻、夸张、有趣、游戏,但成人的世界是由知识、科学、理性、现实组成,成人认为儿童也需要这些,却不了解这些是否适合儿童,他们是否喜欢。因此,在编撰教材时成人会不自觉地将这些因素带入经典童话中,以使儿童更快地走向成人的道路,在选编时便将经典童话大刀阔斧地进行删减改编,将其“打造”成成人所期望的模樣,最后却发现其已经被剥去了童话的本质——幻想,经典已不能再现。
四、政治功利性目的强化了经典童话的说教色彩
1.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童话强化教育的倾向
教材中选编的经典童话其教育功能的严重倾向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教育性童话,如《乌鸦喝水》《坐井观天》《骆驼和羊》《地球爷爷的手》等,再如《巨人的花园》(人教版)教育学生要分享快乐,《七颗钻石》(语文S版)教育学生要有一颗甘于奉献的爱心,《骆驼和羊》(人教版)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
经典童话的改编也强化教育的功能,如《神笔马良》的课文改编:
不知道什么时候,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来了个白胡子的老人,把一支笔送给他:“这是一支神笔,要好好用它!”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很快地传进了邻近村里一个大财主的耳朵……
这一来,整个市镇都轰动了。当地的官员,马上把这件事奏给了皇帝。皇帝就下了一道圣旨,派人来召他到京都去……
船翻了,船碎了,皇帝他们都沉到海底去了。皇帝死了以后,《神笔马良》的故事就传开了。但是,马良后来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大家都不清楚。有的说: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和那些种地的伙伴在一起。有的说:他到处流浪,专门给许多穷苦的人们画画。
——洪汛涛原作《神笔马良》
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学馆,看见里面有个画师,拿着笔在给大官画画。忽然屋里闪起一道金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出现在他面前。老头儿给他一支笔,说:“马良,你现在有一支笔了,记住你自己的话,去给穷人画画!”
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着兵来捉他,把他带到衙门里,要他画金元宝……
大官坐在大堂上,不住地吆喝着,“把马良绑起来!”“把他的神笔夺下来!”“快去叫画师来!”……
大船翻了,大官他们沉到海底去了。马良又回到村里,给穷人画画……
——人教版《神笔马良》
对以上两段文字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经典童话在经过加工之后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目的。
一方面,在人物角色上,原文的教师、大财主和皇帝在教材中被简化为画师和大官,课文角色减少马良三番五次被抓住,并被逼迫画金银财宝,直接强化了故事中腐朽的官僚之气;另一方面,通过人物对话突出主题,原文的老人对马良说让他好好发挥神笔的用处,而教材中的老人则让马良给穷人画画。前者的内涵更为丰富深刻——为有正当需要的人画画,而后者直接指向帮助穷苦人民。故事的结尾原文用不同的说法来结束,教材则只讲述马良回家乡为穷人画画。教材经过对原文的删减改编更加强调了马良不为贪官服务、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与帮助穷苦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伴着浓郁的说教意味。
2.政治功利性目的强化了经典童话的说教色彩
不论是对学习还是其他,人们都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有实际意义的东西,这种观念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文学是感性的,教育是理性的,正如卢梭所说:“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在此时期过分地强调理性、强调说教是违背儿童发展的。因此,辩证地控制教材中经典童话作品的功利性对儿童阅读经典童话至关重要。
经典童话能够让儿童爱不释手,在于其能够带给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欢乐,让儿童的想象思维在童话的殿堂里尽情地飞翔。但是经典童话在入选小学语文教材时,其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在教材编选时被强化,尤其是实用知识的传输、道德教育功能被无限放大,经典童话的说教意味极为浓重,而导致忽略了文学对儿童精神上的慰藉功能,这使得经典童话的游戏性和幻想性大打折扣。
五、漠视童年的诗意天性使得经典童话的诗意境界淡化
1.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童话淡化诗意境界
诗意性是童话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由于童话的诗意性主要是通过意境的描写表现出来的,所以意境的营造对儿童的想象及课文的理解有积极的作用,虽然儿童不喜欢大篇幅的意境描写,但是对于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中意境的描写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纯正的经典童话经过教材的改编,其意境逐渐被淡化。下面以《丑小鸭》为例进行说明:
忽然间,他举起翅膀:他的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在他还没有发觉以前,他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花园里,苹果树正在开花;紫丁香在散发着香气,它那长长的绿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真是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荫下径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飕飕的响声。小鸭认出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他起了一种奇异的忧郁感。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的丑陋,还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关系!被他们弄死总比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鸡场的那个女人踢,以及在冬天受苦好得多!”于是他就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可怜的小鸭说。他低低地把头垂到水上,只等待着一死,但是他在这清澈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討厌的鸭子,他是——一只天鹅!
——安徒生原作(叶君健译)《丑小鸭》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丑小鸭》
课文中的文字表现没有了原作中的心理和环境描写的烘托,无法真实再现丑小鸭变化前的心理感受,以及为这种变化提供的美丽的场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枝吐绿,这也为丑小鸭变成天鹅埋下了伏笔,一切“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面对三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怀着必死的决心,勇敢地飞向他们,才发觉自己由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不正像是人由自卑、忧郁等内心的挣扎完成完美的蜕变吗?此情此景都是原作的精妙之处,这些都归功于意境描写的作用。但这一切都被课文貌似“精华”的浓缩所丢弃了。
2.漠视童年的诗意天性使得经典童话的诗意境界淡化
诗意天性是伴随儿童的童年时期而存在的,这源于他们想象力的丰富,以及他们的感性思维,他们通过阅读故事,想象自己身临童话中奇幻美丽的环境,感受故事里所发生的一切,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享受童话的诗意境界带给自己的乐趣。儿童之所以如此的欢乐,是因为童话的诗意境界正好契合了儿童的诗意天性,满足了儿童的需求。但选编者往往漠视儿童童年的诗意天性,造成经典童话的诗意境界淡化。
经典童话进入小学语文教材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乐观,我们选编者必须矫正“儿童观”、 回归经典童话的幻想本质、辩证调节作品的教育倾向、力求保持原作的原汁原味、还原童话的诗意境界。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教材,给儿童提供一个健康的阅读环境,使经典童话在传承的过程中发光发亮。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人民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