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芸芳
摘 要: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制约了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形成与数学能力的发展这一问题,文章作者用经验总结法,从“激发兴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解决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创编与阅读数学故事的做法及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编与阅读;数学故事
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小故事或相关数学知识,以“你知道吗?”的方式呈现。这些小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了视野。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这些短小的故事重在知识渗透,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其趣味性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特别是满足不了还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创编、阅读数学故事的活动。
一、在创编与阅读数学故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不管在哪个学习阶段,课标中所安排的“数与代数”等四大块内容在教材中的体现都较为抽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到高年级,特别是后进学生就越没有兴趣学习。而将数学知识、抽象思维融于形象故事中的数学故事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的“互质数”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对互质数进行如下概念式的阐述:“互质数是指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但这两个数并不一定都是质数。”学生定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把对其的理解转化为数学故事(限于篇幅,故事只作简介,下同)《智过数字国》:“唐僧在徒弟三人的保护下,来到了数字国,守城的两边卫士2、4、6、8与3、5、7、9以‘什么是互质数和‘互质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吗?请举例说明等问题来考师徒四人,孙悟空等做了正确回答后顺利通过关口。”学生通过阅读这个故事,能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快乐阅读中掌握相关知识。
二、在创编与阅读数学故事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然要接触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而这些真理式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不易掌握,特别是小学生,即使一时记住了,也很容易忘记。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故事,或者自己创编数学故事,来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时,学生往往会忘记使用小数点,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创编“别小看小数点”的故事。有位学生创编的故事就很具有吸引力:“马虎”学习小数乘法时,不是忘记点小数点,就是把小数点的位置点错,可“马虎”一点也不在乎。一次,妈妈叫“马虎”去超市买瓶洗洁精。“马虎”找到后看到一瓶洗洁精的标价是1380元,吓了一跳,连忙去问服务员。服务员过来一看,不好意思地告诉他,这种洗洁精是13.80元一瓶,可能是在打标价时,小数点忘记标上了,便向“马虎”道了歉……
三、在创编与阅读数学故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維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数学故事,一方面能将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另一方面,又不忘其本质,能让学生在形象的故事中展开思考,学习推理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创新思维、推理演绎等能力。
比如,学习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一内容时,如果以“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来做分析理解,学生虽然也获得了相关知识,但从作业的反馈看,却不尽如人意。但是以创编的“小熊有办法”故事来教学,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在这个阅读学习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必须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进行再加工,在这个再加工过程自然而然就会发展推理演绎、抽象思维的能力。
四、在创编与阅读数学故事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要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因而小学数学的学习,很多是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关联的。所以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一契机,用数学故事把知识与应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生学习了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并加以运用,教师创编了故事“聪明的明安图”,让学生阅读。故事的大意是说清代数学家明安图用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了监事大人提出的“两位阿哥骑一圈分别用了12分钟、14分钟,如果让他们继续骑,按这个速度,多长时间后他们会在起点再次相遇?相遇时分别骑了几圈?”的问题。故事既与数学家有关,又涉及“最小公倍数”的应用,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了应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数学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但要注意的是数学故事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不能以故事的生动形象盖过数学的学习。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