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赛群
读着《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的题目,就感觉作者是个很和蔼、慈祥之人,会有很强的责任感,孩子在他面前是很安全的。
果然,从书的序言中得知:作者汤姆·G·吉诺特博士担任过以色列的教师,在教了几年书之后,他意识到:自己还没有为与班上的孩子打交道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是继续往大学深造。在作者短短51岁的生命中,依靠他的聪明才智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在他的书中、演讲中、专栏中倡导与孩子沟通的创新思想不仅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反响。
孩子呱呱坠地,我们做父母的就承担起了教育的责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不会退休的“班主任”。孩子的安全感需要父母悉心地呵护,孩子的责任感需要父母耐心地培养。当他们成长的路途中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父母,求助的手伸向身为父母的你的时候,你是否恰如其分地给予了正确、适时的帮助呢?
环视我的周遭,看到了很多的孩子,想起更多的家庭,不能不说的是现实令我们有些失望。
并不是中国的父母不愿意,实情是:很多的父母不知道。
他们听说要多夸孩子,于是,总是说:宝贝,你真棒!你是个好孩子。他们不知道,其实,这些话会使孩子产生焦虑,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唤起孩子的防御心理,对培养孩子自立、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不受外界看法影响的品质没有帮助。
当孩子向父母抱怨老师布置作业很多,占用了他们去打篮球的时间时,大多数父母采取的方法是:试图说服孩子,想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抱怨很没有道理,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父母们意识不到这种做法没有用,这样做只会导致争论和气愤。
他们一直认为孩子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很懂孩子。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一旦面对一件事情和孩子交流时,两个人几乎都不听对方在说什么,他们的谈话更像两段独白,一段充满了批评和指令,另一段则全是否认和争辩。
还有的父母,自以为看了一些“育儿宝典”之类的书籍,就生硬地照搬照用,全然不顾及孩子当下的情绪。更有甚者,很多的爸妈养育孩子就是沿用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方法,还很得意地说:“我们就是父母这样教育到大的。”(言外之意,这样的教育方法很成功)
……
种种养育孩子的情形让我深感:中国的孩子真是可怜。
父母们,放空你们的大脑,走进这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如何教养孩子?如何握好孩子那双渴望帮助、渴望健康成长的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观念:我们养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作者吉诺特认为:养育孩子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
心中装载这个目标,那我们的眼睛就不会死死盯住孩子的成绩,唯分数是问了;也不会只关注孩子眼前的好坏,而忘记孩子有更远的路要走。一句话,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我们的养育,贯穿孩子的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尊重和理解。因为孩子不是我们的“私人财产”,而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其独特的个体。《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传达出一个这样的观念 :“我(父母)不赞同你(孩子)的行为,但我坚决捍卫你表达的感受。”这和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的“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尊重。
尊重的途径就是认真地倾听。在溝通和交流中我们先要关注孩子的感受。文中提到“那些留神倾听孩子说话的父母,不仅听,而且体谅孩子强烈情感的父母,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是有价值的,是受到重视的。这样的重视会带给孩子自尊。”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2016年的暑假,我们准备一家人自驾去西藏,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儿子,以为他会很兴奋,结果他很淡然,说:“我要和同学一起去厦门。”“厦门什么时候都可以去,但西藏一辈子都难得去一趟。何况是自驾呢!”我依然兴致勃勃地说道。“我不想去西藏。我以后也难得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出去游玩了。”……我们双方都竭力地想说服对方,结果弄得都不高兴。后来,我冷静下来认真分析,觉得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于是我说服自己改变初衷,叮嘱孩子要照顾好自己。当我们走了几天后,孩子才动身去厦门,什么都是他自己打理,他来去都没有跟我抱怨一句话,我也相信他过得很愉快,因为这是他所选择的,我尊重了他的选择,也就尊重了他的人格。等我回家后,和孩子聊起暑期中各自的旅行,感觉很美好。试想,如果强行要求儿子去西藏,他的情绪必定会受到影响,旅途还会轻松愉悦吗?
鲁迅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孩子的发达。”他认为: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说命令者。
除了认真倾听,还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吉诺特博士教授还给出了六条意见:
(1)不要否认孩子的体会,不要驳斥他们的感觉,不要否定他们的愿望,不要嘲笑他们的品位,不要贬低他们的主张,不要污蔑他们的人格,不要怀疑他们的经历。相反,所有这些,我们都要承认,但承认并不意味着同意。
(2)不要批评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要说出麻烦所在,并且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3)当你生气的时候,说出你看到的事情、你的感觉、你的期望,用人称代词“我”开头,如“我看到了,我不高兴,我很生气,我很吃惊”,等等。
(4)赞扬孩子的时候,如果你想告诉孩子你赞赏他们或者他们的努力,那么要说出具体的事情,不要评价性格特点。
(5)学会伤害性较小的拒绝方式,在孩子的幻想中同意你现实中无法同意的事情。孩子很难分辨需要和想要之间的区别。
(6)在影响孩子生活的事情上,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说话的机会。
如何理解这些建议?如何把这些好的建议消化吸收,应用到自己日常育儿当中?吉诺特举出了大量的实例,采用对比等方法,让我们清晰明白。边读实例边为他点赞:他不愧是教育的践行者,如果没有深入孩子的生活,没有深入的研究,怎么能获得如此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我觉得这些实例更有生命气场,生性驽钝之人如我,阅读完了,恐将忘,唯一的办法就是又翻阅一遍,并且感觉自己和孩子交流时的语言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因为孩子告诉我:“你现在简直就是‘半仙,知道我想说什么话。”其实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和孩子说话、如何和孩子交流的工具书。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数字让人惊讶:1973!这是作者逝世的年份,这年正好我出生。《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吉诺特先生的第一本书,意味着至少有40年的历史了。40年以来,它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不衰,可以想象有多少父母从这本书中获益。但我到现在才读到,错过了教育孩子的十五年,深感遗憾。而40年以前,假如我的父母能读到这样养育孩子的书,也许,我和姐妹们会从原生家庭中获得养育方法,会更有助于我们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许,我们父母亲那个年代的人读了这样的书,我们整个社会的家庭教育能够和经济改革一样让中国发生重大变化,至少,人文素养要高雅很多。但这终将只是假如。现在,我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读到这本书,有更多人懂得如何握住孩子那双手,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好孩子。
都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醒了的雄狮,实现复兴梦为时不远。我也希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父母也赶快地醒来,加入科学育儿、理性育儿的行列,做到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用人道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让孩子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有人格尊严的人。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银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