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个孩子,等于人生又一次重启。而生个女儿呢,还等于给我巨大补偿。
凡是我没有的,都加给我。我不爱笑,她爱笑;我不外向,她外向。
更关键的是给我提供常跟年轻人混的机会。你们都混90后95后什么的,我可是混15后哎!
不是复制一个迷你的我,而是再造父亲自己。通过改变自己,应对女儿,
来发现另一个自己……这不是励志是什么呢?
我的新年寄语是这样的:祝福2017年!这一年,老人要多跟年轻人混。如果身边没有年轻人,就自己生一个!
因为我自己真的就生了一个,在50岁高龄上,得了个女儿,一头小白羊。
鲁迅在与儿子的合影上题词道,“儿子一岁,老子五十”。《圣经》上说,萨拉99岁时,神降福于她,让她得了第一个孩子。上帝说,要有个娃儿,于是就有了个娃儿,事就这样成了。
我得女儿是否受祝福还不敢说,老婆40岁高龄产妇倒是真的。期间所遭受的各种恐吓、刁难、质疑,按下不表。谁说医院只是救死扶伤?
回想2014年,本刊同事孙展和蔡崇达一次在车上听到我在央广就“二孩”专题大放厥词,鼓励大家能生就生,别耽误,孙蔡二位见面就调侃,“闫老师,生一个吧!”于是我就生了一个。《中国新闻周刊》的创刊号就是一个新生儿封面吧?生孩子就相当于杂志创刊,你要精心策划,还要备好粮草。中年生子,说不定这是你此生做的最重要的事,也许是最后的重大决定。纠结是难免的。
准确说,中年是双主题变奏曲:一个主题是抓住青春的尾巴,别让情怀跑啦!另一主题是面对死亡的恐吓,你还能气定神闲吗?
难怪《致中年》约稿时,许多大神都否认自己是中年,不想面对这样的纠结吧。
中年就像爬山,到了山顶,风光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霍乱时期的爱情》开篇就是某老兄在60岁时自杀,为的是不再变老。这预示马尔克斯整部小说主题是对抗。可没有人能对抗时间的洪流。人类所有的对抗均变成凄美的艺术。对抗时间和孤独成为马尔克斯一贯主题。
村上为什么要跑步?当跑步时,村上在证明什么?没人愿意展示老年,相信越老越醇之类的鬼话。为什么那些人不愿写中年,他们怕这样的暗示,会毁了他们的情趣。
其实,究竟什么是中年,定义已发生重大转变。据日媒报道,日本老年学会建议政府将“老年人”的定义上调至75岁以上,将65至74岁的人群重新定义为“准老年人”。在西方,老头当出租车司机的比比皆是。科学家说,现在70岁相当于古人30岁,古代人均寿命不过40岁。当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时不过40岁。现代人为什么年轻?除拜科技之功外,主要是传媒,传媒的不断刺激让人年輕,传媒就是激素。
中年最怕什么?怕身体还行,可情怀没了。有次约稿,那位作者说,“文笔还在,可情怀没了。”情怀就是那个段子:有贼心没贼胆,可最后连贼也没了。
这是怎样的焦虑呢,一想到孔融4岁能让梨,霍去病20岁出头平定匈奴,爱因斯坦26岁发明相对论,就心慌。陈丹青是少年崇拜论者,他干脆说18岁时如果发现自己不是个天才,就拉倒算了。要知道兰波19岁都不写诗了,米开朗基罗13岁雕刻圣母像、耶稣像,雕刻大卫时也不过26岁。假如你30岁还没杰作,就拉倒吧。18岁的视觉是全息,一个少年看世界,对世界的感知是崭新的。陈丹青最佩服18岁的王希孟一气绘就的《千里江山图》,“浑身都是摄像头,浑身都在看。18岁干的事是不自知的,那是上帝让他干的事。”
18岁让中年大叔情何以堪!中年最想干的还是18岁想干的事,至少得有那份情怀,却因为老熟而不敢、不能最终失能。
年轻时简单、勇敢、二,挫折遇到多了,人就圆滑了,就老熟了。这么说中年就是个悲剧。尤其对艺术创作如此。是的,成熟度有时是老朽度,二有时却是勇敢。贝多芬从18岁到57岁去世一直在谈恋爱,屡挫屡谈,他根本不顾人家贵族小姐喜不喜欢,还不断创作乐曲献给情人们。因为一直处于青春期、一直二,所以才有伟大的音乐杰作。
中年生女,本来可以好好规划下半生,结果却选择了一种永远的不安定状态。永远的不安定状态,大概就是青春吧。我安慰道。
都说女儿就是你前世的情人,好吧,小亲亲,让我们开始一场浪漫的旅程吧,从给你换尿布开始。
当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进入另一个同样老的身体时,《霍乱时期的爱情》船上这一幕不由不把人看呆了。那一刻我真相信了故事里的爱情。马尔克斯以暮年和霍乱两个死亡隐喻来渲染爱情,真是高手。似乎爱情能对抗时间的洪流。不,那不是对抗,那是暂时性缺氧,说,“没有比为爱情而死更光荣的事情了。”
没有人能对抗时间。该来的尽早会来。当你某天上台阶第一次感到膝盖“咯噔”一下时,中年开始向你招手了。我心依然澎湃,无奈身体不得劲。所谓逆生长,就是一个伪命题,就是你不断提醒自己,实际上已经老了。
中年是什么,就是听到英年早逝开始叹息。朋友圈见到某校友早逝,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离自己这么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青春无限,而老是可以算计的,your days are numbered,算算自己最后的浪漫时光,然后珍惜当下。相信《霍乱时期的爱情》船上那一幕马尔克斯用了倒逼模式,知道死之将近,所以倍加珍惜。
1岁的女儿、50岁的父亲,开始一段浪漫的旅行。
最近流行的说法是,人类就是一种算法。那么越老算法就越是清晰,所以老而不死是为贼,就是鸡贼,鸡天下之大贼。比如各种老人倒地讹人,各种车上抢座,各种占着茅坑不拉屎。
为什么古人年纪轻轻就比我们现在的中年人还成熟,就是因为这种倒逼机制,知道自己不久于世,催人老成。岳飞30岁当上大将军要北伐,因为那时平均寿命就40岁。小人再暗算一下,更得急促了。
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童年的消失和中年的延长,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谁也别卖老。王朔说,“谁没年轻过呀,请问你老过吗?”老,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当你满满都是套路时,你就完了。
最近,朋友圈开始有人晒孙子了,而我只能哂女儿。一次上街,被问到你到底是外公啊还是爷爷?我顺口说,“外公!”董明珠号称心理年龄26岁。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心理强大。
我心理不强大,就不得不算计:女儿18岁时我多大岁数,当她有男朋友时,我要在后面跟吗?我能跟得上吗?当她的男友甩了她,我提着大棒子去追吗?还能打得过吗?或者乐观地算计:当女儿20岁时能带我去周游世界吗?或者她哪天当了大夫,我就躺在床上问,“闫大夫,我还能抢救一下吗?”
人都是被喊老的,当你进菜市场,被人从喊帅哥到喊阿叔的时候,崩溃就悄然发生了。
一次道协的任法融讲了个故事:文革时民兵抓住一个砍柴老人,行为诡异,疑为国民党特务。一审一答之间发现老人用词古怪,报的出生地也没听说过。镇上的老人讲偶见有这么个老人下山用柴换米面,然后不知所踪。又有老人回忆,砍柴人说的那个地名好像听说过,是某个地方的古称。办案人一查,就真是后山那个地方的古称。终审的结果,这不是什么特务,而是一个前清遗老,算起来一百多岁了。我突然明白所谓“活在当下”就是不想事儿,不被人逼迫,忘了自己的年龄,对时光不作算计,这就是“道不言壽”吧。
没有人能对抗时间,除了暂时性遗忘。现代人忘了自己还有个方式,就是把自己投入到小孩子的心态模式中,跟他一起笑,跟他一起爬,跟他一起做幼稚的动作。
生个孩子,等于人生又一次重启。而生个女儿呢,还等于给我巨大补偿。凡是我没有的,都加给我。我不爱笑,她爱笑;我不外向,她外向。更关键的是给我提供常跟年轻人混的机会。你们都混90后95后什么的,我可是混15后哎!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生了女儿,说:闫肖锋,你这么不靠谱的人,怎么做了这么靠谱的事呢?
“二孩”放开后,70后女性的命题就是“再不生一个就老了”。我觉得国家应该优待,这是每个家庭用肚子在投票,给祖国未来的前景投票,敢生说明他们坚信这个社会未来还有希望。
朋友圈薛涌老师哂半裸照: 20岁为50岁准备,50岁为80岁准备。我第一个阶段已经完成,效果还算不错:体重40年不变,55岁的体能超过15岁。老薛的意思是:瞧,我又恢复了我15岁的身板。你行吗?这当然是他跑马拉松的结果,加上美国的食物和空气。
原本作好的退休计划废除,奋斗起来!歌中唱道,I could be stronger but only for you。说句很俗气的话,“做最好的自己”,戒烟戒酒,加强锻炼,每周游泳一次,就是为以最好的姿态面对你。宫崎骏式表达是“因为你,我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是复制一个迷你的我,而是再造父亲自己。通过改变自己,应对女儿,来发现另一个自己……这不是励志是什么呢?
当女儿18岁的时候,我要对她说,我们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谢谢。这就够了。如果能带我周游世界,那就荣幸之至。
什么?孩子这么小,你怎么养?你负担得起吗?小同学,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老了。
闫肖锋
本刊学术召集人,趋势观察家,著有《少数派》《在大时代,过小日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