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锦箫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计算机学院,重庆 401331)
构建高职教育产教协同发展互动新机制
丁锦箫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计算机学院,重庆 401331)
高职教育是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支撑,对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我国高职教育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产教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机制。构建新的机制主要有三大范畴:一是探索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以及多元统筹经费投入的办学体制机制; 二是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诊断改进体系两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三是通过探索建立新型治理结构统筹管理机制来促进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相对于传统的教育与产业而言,这将是一次体制机制的创新。
高职教育;产业;协同互动;体制机制
高职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推进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必须回答的问题。“十二五”期间,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就。然而,高职院校办学中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新一轮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的契合度还有待进一步地提高。高职教育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两者的耦合关联,就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究其实质,这需要对体制机制展开探索性研究。
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耦合关联,是产教双方协同发展、共赢互惠的基本战略模式,但这种战略模式的实施却受到我国教育领域原有体制机制的束缚,两者形成矛盾制约,导致高职教育与产业未能有效协同发展,只有关联而无耦合。究而言之,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原有的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未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学校办学的需求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建设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它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即办学主体应当多元化,而非一元化。现有的高职教育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办学体制机制依然存在“路径依赖”,亦即沿用传统的政府主办、高度集中、计划办学、相对封闭。这种原有的办学体制对今天高职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耦合关联带来负面影响[1]。
具体表现为:一是,不利于发挥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抑制了市场行业企业主体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办学功能,也难以将现实社会经济形态、市场经济资源转化为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它对社会和市场中积聚的有效教育资源形成一种刚性约束,仅凭政府有限的调拨资源,无法适应社会经济新常态和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新需求。二是,原有的高职教育不能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提供适时有效的教育需求。高技能人才呈现数量短缺、结构失衡的特征,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仅5%左右,远低于国际制造业强国30%以上的水平。可见,高技能人才短缺与结构失衡已经成为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刚性约束。三是,不能满足学习者接受高职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需要高职教育的多样化以提供多方面的人才支撑。高职教育要培养出多方面的人才又取决于办学的主体多元化,这迫使高职院校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办学主体一元化的格局。特别是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不同阶层的劳动者对物质和精神产生了新的追求,接受教育从层次转向类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差异导致受教育的需求势必诉诸多元化的办学体制。高职教育优质化、多样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诉求。深入分析原有高职教育办学体制的缺陷,就在于它无法满足农村劳动者、新型职业农民、城市待就业居民对新型教育的有效需求。
2.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变革需求的契合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为,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化大生产对人才规格、规模的要求基本相匹配,这也凸显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及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互动不匹配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的发展需求各行其是,教学模式与行业企业应用出现错位,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与社会需求相对脱节。
其一,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各行其是主要表现为:一是,专业设置尚未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以及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求。高职教育理应服务中国制造和“互联网+”行动,优化专业结构和调整专业布局,设置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专业。二是,由于缺乏市场需求评估机制,地方不同类型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出现同质重构的“马太效应”,从而导致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某类人才过剩或某类人才缺失,即类似“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结构失衡的困局。
其二,教学模式与行业企业应用出现错位主要表现为: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满堂灌”的教与用分离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负面效应愈加突出,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难以适应经济一体化对人才的要求,从而影响学生高质量的就业。
其三,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和传统的行为目标模式化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目前高职院校质量评估主要是以资源性、投入性指标为主的质量保障评价机制,对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行业企业、毕业学生满意度、在校学生学习结果关注度不够重视,无法适应当前教育评估的多元化评价机制。这势必影响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关联,从而影响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互动质量。
3.学科专业设置还不能充分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推进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创新,加快提升生产过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加快实施现代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加快建设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数字创意等新支柱产业[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按照产业大发展的现状和战略定位,目前国家产业高技能人才数量缺失,结构失衡,其数量和质量与产业结构变化和调整节奏均不匹配,战略型新兴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的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特别是技术技能型产业人才较为紧缺。可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不能较好适应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需求,与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与耦合关联。因此,应构建高职教育产教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机制,为中国打造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重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
新机制的构建应结合我国当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难点,以及高职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互动所面临的挑战,在改革中寻出路,在变局中创新。笔者认为,在此背景下构建高职教育产教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机制是关键所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创新与发展。
1.对办学体制与机制的新探索
办学体制是指由谁来举办学校,即谁投资、谁办学、谁管理的问题,而机制则是指如何具体办学,培育人才的工作如何有序运行。由于原有的高职院校办学主体单一,教育经费投入有限、人才质量有待提高,这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在体制机制上实施创新探索就成为必然。在高职教育产教协同创新发展的模式下,可以构建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体制机制,即办学主体由单元制变为双元制,原有的经费投入由单一机制变为多元统筹机制。
其一,构建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的职业教育集团双元办学体制机制。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育,必须跟随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节拍,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适时而变,因时而行;应深度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型发展模式,为国家经济社会大改革大发展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其成为国家重要智力资源之一。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凸显的是创新经济战略的逻辑进路,旨在提升区域资源的集约性与内聚性。它主张区域内的政府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在产权制度、利益互惠的前提下,通过人员互聘、平台共享,构建资源共享、法规约定、交互发展的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体制机制。首先,就投资主体而言,该体制机制突破了以往由政府单一财政拨款的有限性。通过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使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由单一财政拨款变为多元投资,造就国有资产与投资者财产既相对二元分离,又融为一体的办学体制。此举可为投资带来办学体制的创新。其次,就办学模式而言,该体制机制视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具体情况,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笔者在本课题研究中重点考察了重庆地区的高职教育。“重庆大学城”与“西永微电子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协同发展。大学城可以高职院校为建校基础,整合微电子产业园资源,组建新型应用高等院校,开启新的办学模式;使得有特色的优质高职院校以输出品牌、资源和管理的方式成立连锁型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还可以吸收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公办高职院校的改革,成立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二级学院;还可以组建以企业冠名的校企合作性质的独立性学院;按照资源投入比例以及特色需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厂中校”,或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校中厂”等多种合作模式。再次,就实践层面而言,这些创新的合作模式可以为办学的利益相关者构建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载体,实现产业资源与高职教育资源的交互与共享,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从而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单元演化为系统集群,实现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体系化发展以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其二,构建多元统筹的资源投入机制。近2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重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相应的弊端。尤其是政府机构在高职教育资源投入方面,政府机构在注重经费投入的同时又出现经费匮乏,即出现“僧多粥少”的困局。一方面办学经费投入总体规模不足,另一方面经费来源又受到约束。因此,构建多元统筹的经费投入机制,就成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只有拓展高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保证办学经费持续增长,才能有效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首先,要在政策上做出调整,积极吸引社会力量、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参与办学,调动行业、产业园、企业、企业家的积极性,构建多元统筹的经费投入机制,化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难题。其次,高职院校应基于自身的特色优势并推出相应的优惠政策,与社会力量合作,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提高多元筹措资金的能力。再次,政府应有定期的经费拨款,以平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别。政府部门可以根据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职院校的最低生均拨款标准,并依据生均培养成本和在校生数量进行拨款。除此之外,政策还应有适当倾斜,对优质院校和优质专业加重权数,形成科学的参数,依据特色优势和科学参数而拨款,择优分配,形成激励,打造出优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2.对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构建
对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构建应具有目标制定、生长过程和评价反馈等基本要素,为此,应构建“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诊断与持续改进机制”。
其一,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是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互动的关键。区域内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依据当地政府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人才需求预测报告等需求来设置专业的。首先,高职院校依据自身的优势,立足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主动调整,以适应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国家战略,以及地方政府战略的需要,以专业对接产业为介入维度[3],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可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改造、优化专业,按照每300名办学规模设立一个专业方向,归并专业方向,并根据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行业交叉发展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所导致的岗位新要求,可以增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专业。其次,依托校企联盟,组建专职的高职教育人才预测咨询机构,从专业的角度预测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以及对阶段性变动趋势的分析把控,进而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再次,对社会各界人才招聘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构建人才需求的数据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区域高职人才需求的交互平台,形成动态的调整机制。
其二,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诊断改进体系机制。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其目的是将创新区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体,从原有的学校单一主体,变更为行业企业、产业园等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多元融合的评价主体,以发挥它们在评估人才培养质量中的标尺功能。究其实质,是以市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的构建仅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政府部门来统筹协调,组建由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产业园、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与毕业生代表共同构成的评估委员会,并形成科学可行的评估方案和行动准则。此外,可以开展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独立调查,从外部形成客观、有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社会评价反馈机制,进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调控机制,以造就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由于有了新的评价主体和第三方评价,高职院校能够根据它们所提供的评估报告,按照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求,建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体系,从管理制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要素出发,查找不足,自我诊改,形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数据分析报告、校企协同育人质量报告,从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常态化的自我诊断与改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得到提高。
3.管理体制机制的构建
经过多年的努力,高职教育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模式,但是在新形势下,原有的管理体制机制遇到了许多新挑战,与时俱进就成为必然。在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互动的框架下,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也在探索建立“新型治理结构统筹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创新。
我国原有的高职院校办学主体单一,与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相比,缺乏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作为保证。同时,产业园、行业企业、社会公众等教育活动“利益相关者”严重缺位,不同程度地存在高职教育办学目标偏离行业企业需求的情况,这制约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无法真正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4]。这表明政府支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所以,高职院校应按照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方向,改革原有的办学管理制度,探索多元主体治理结构,引入政府机构、行业企业、职业教育机构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进而在制度协调、行政协调、行业协会协调、学术机构协调四个维度上,共同构建新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该机制能够在实习实训、技术研发、“双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就业创业等方面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通过治理结构,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实现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协同治理、资源共享、相互促进、持续共赢、同步发展。
[1]林克松,朱德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102-107.
[2]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7-05-22].http://www.gov.cn/xinwen/2016-03/17/content_5054992.htm.
[3]陈鸿,丁锦箫.人才培养目标视域下的高职院校与产业园互动合作激励机制探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1-4.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7-05-22]. 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_1.htm.
(责任编辑 虹 谷)
10.3969/j.issn.1008-6382.2017.03.008
2017-05-22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电子信息高职教育园校互动模式的研究”(2011YBJY059)。
丁锦箫 (1991—),女,重庆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新闻传播学研究。
G717
A
1008-6382(2017)03-0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