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一切才刚开始,变革已经到来

2017-03-21 16:55符遥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汽车用户

符遥

2017~2018年将是汽车分时租赁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巨大的市场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用户共同参与

进入2017年,人们还在争论“共享单车”的模式是否真的可行,摩拜和ofo 两家企业究竟谁会最终胜出的时候,“共享汽车”的概念仿佛在一夜之间又成为了朋友圈里的热门话题。与共享单车的模式非常相似,用户随时可以通过手机app找到停在附近的车辆并自行解锁,自己开到目的地后,再把车还到指定停车网点,或是干脆就停在路边。因此不少网友索性称其为“摩拜汽车”。

在“互联网+出行”的浪潮中,一大批互联网租车公司成为了共享出行市场的新玩家。

“15元把大奔开回家”

34岁的北京白领姚思蕾第一次听说“共享汽车”,是去年12月北京启动雾霾红色预警的那几天。全市所有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她从电视上看到一家名为“途歌”(TOGO)的创业公司,提供“随借随还”的汽车租赁服务,姚思蕾在手机上下载了app。

在提交了驾照认证,并缴纳1500元的押金后,姚思蕾成为了途歌的用户。几周后的一天,她在途歌上发现,家附近正巧就有一辆奔驰Smart。找到后,她用手机蓝牙连接解锁,“开上就走了!”

从上地开到日坛宾馆附近,这天,姚思蕾用车1小时44分钟,行程26.6公里,车费合计66.48元,再用上20元的优惠券,她最后实际支付46.48元。离开后没多久,她收到了系统提示:停在路边的那辆车,已经被下一个用户开走了。

姚思蕾是共享单车的忠实用户,经常骑它上班;这次“共享汽车”的体验也让她非常满意,还介绍给了好几个朋友。“一般都是在自己家车用不了的情况下用。”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之所以选择共享汽车,是因为之前在打车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而且共享汽车价格也不贵,“跟用滴滴打车的价格差不了多少,但現在高峰期打车不是也都要加钱么。”

途歌是目前国内众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汽车共享出行平台之一,成立于2015年7月,主打“自由共享车”的概念,为用户提供城市内即时的短程出行服务。自助租车、随地还车,15元起步,按里程和使用时长计费。成立之初,途歌提供的车辆清一色是车型小巧、操控灵活、停车方便的两座版奔驰Smart,这让许多人都记住了这个“花15元就能把奔驰开回家”的新兴模式。

这样的模式并非途歌首创。

所谓“共享汽车”,其实质是从传统租车业务中切分出来的分时租赁模式,一改过去按天、按月租赁的计费方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小时甚至分钟用车。从2000年罗宾·蔡斯(Robin Chase)创办日后成为美国最大分时租赁互联网汽车平台的Zipcar,到2008年,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戴姆勒集团推出共享汽车项目car2go,分时租赁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2011年,国际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在中国第一次推出了这一模式的业务,此后,一批本土的分时租赁平台也开始出现,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近两年,随着共享经济在国内的兴起,共享汽车才真正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省去了出租车司机的人力成本,分摊了购车、停车、养车的费用,为“无车族”提供了更多元的出行选择共享汽车能够给用户带来的好处似乎显而易见。于是,大大小小的互联网租赁平台蓄势待发。

万亿级的市场

姚思蕾在中关村软件园工作,她已有好些天没用途歌了——因为周边用户很多,她常常“抢”不到车。

眼下,“共享汽车”最热情的追捧者正是像她这样的年轻人。途歌市场部负责人罗寒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北京是他们的第一个推广城市,前期的落地网点基本以CBD、商场、酒店这类白领人群密集的区域为主,再逐步向外扩散——这主要是考虑到在这些地方工作的白领大多从事IT、金融、广告等行业,他们的收入相对较高,对新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强。

为了吸引这些开放、时尚的年轻人,途歌在推广上也增加了针对性:比如在每辆车里放上一本时尚杂志;比如设计主题变装活动,一夜之间给每辆Smart的车头上绑上大大的红领结。他们还不时地向用户们赠送礼物——元宵节送元宵,雾霾天送口罩;去年12月,他们和蛋糕品牌合作让Smart变身“元气早餐车”——在活动期间,每位用户都会在车里发现一个纸袋,里面装有一块蛋糕和一杯咖啡。

随着用户量的上涨,途歌又推出了包括宝马Mini在内的几款新车型。“说实话,自从Mini Cooper上线后,车我们基本就没见着过。”罗寒心说,因为喜欢这款车,有的用户索性一直长租着不结单,白天用完车,晚上开回家第二天接着用,一租就是一个月。

从刚上线时的100台车起步,现在,途歌在北京投放了1000台车,拥有近200个网点,并陆续登陆上海、深圳和广州。罗寒心表示,目前途歌在全国范围内有超过100万注册用户,平均每位用户每个月会使用途歌5~8次。他坦言这数字背后并非全是刚需:“我们不打价格战,方便的体验之外,大家会用也是因为我们带来的附加价值。”

在他看来,这项服务更多还是吸引崇尚活泼、自由、时尚,张扬的年轻人,他们提供的除了出行模式,“也希望带领大家打造一种前卫、个性的生活方式”。

直到今天,他们有时还会被称作是“中国版的car2go”——早在2008年,戴姆勒旗下的 car2go就开始推行“自由流动式的汽车共享模式”,全部使用小巧的奔驰Smart正是这个项目的一大特色。

9年来,戴姆勒已在全球8个国家、26个地区开拓了car2go项目,如今,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品牌也将目光投向了庞大的中国市场。

与一众共享出行平台率先攻占一线城市不同,car2go首先看中了重庆:这里公共交通体系成熟,政策环境相对开放,公众尝新热情高,并且不存在私家车的限行限号。2016年4月,重庆成为了他们登陆亚洲的首站。

“我们带来的Car2go就是一个特别中国的版本。”在戴姆勒智行交通服务集团中国区的首席运营官国铮看来,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差异较大,为此,他们按照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重新进行了设计改良。除了全部使用最新款车型、支持支付宝付款,car2go还第一次有了一个本地化的中文名:即行。与在欧美国家执行完全按使用时间定价不同,car2go在重庆按里程和时间计费。

尽管从一开始选择了低调的宣传策略,市民们还是对共享汽车表现出很高的接受度,这让国铮颇为意外。car2go正式上线的第一天,他就遇到了几位专程从贵州遵义赶来的中年人,只为在第一时间体验一下。

国铮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公司首批上线了400台车,区域覆盖面积约60平方公里。

运营后半年内,他就开始策划再增加200台。“我们在世界那么多个城市开展项目,重庆是唯一一个我们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决定要追加车辆的城市。”

由戴姆勒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自car2go在重庆正式运营以来,已拥有超过13万注册会员,提供了超过22万次的汽车共享服务,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辆车被租赁。而在核心的购物商圈,更是每3秒就有一辆车被开走。

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老牌的汽车制造巨头,没有人怀疑,中国已经成为共享出行的一片蓝海。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多达3.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3.1亿人;而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私家车1.46亿辆。这意味着超过1.5亿“有本无车”的群体将是共享出行和汽车租赁市场的潜在用户,而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超高的普及率也为共享出行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7年1月發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使用手机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了4.75亿人,占手机网民总数的67.5%。

2016年10月,独立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发布了《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城市人口密集、道路资源极为有限,单纯依靠增加汽车保有量和提升公共交通及出租车的运力难以满足市场的出行需求,而汽车共享出行(包括网约车和租车)已经使国内的出行状况产生了良性变化。预计到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的潜在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

谈盈利为时尚早

在共享汽车成为“新晋网红”的同时,“噱头大于实用”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

在社交网络上搜索“共享汽车”,与种种“测评”“实拍”如影随形的,是各种各样的吐槽:按照app的定位指示却找不到车,计费系统出错,客服电话永远打不通放眼望去,各家分时租赁平台多多少少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最常见的槽点是布点不足导致的取还车不便。由于各家平台都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在哪个城市,投入运营的车辆和网点都还很少,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出行网络,高峰期时,用户常常面临着无车可用的窘境。同样是出于这个原因,绝大多数平台仍需要用户在使用后将车还到目的地附近的固定网点,这意味着用户无法直接到达目的地,甚至“还完车还要再坐两站地铁回家”。

即便是以“随借随还”为主打的途歌也有着自己的问题。根据规定,用户用完车后不必将车还回网点,而是可以直接停在任意正规停车位,但需要视距最近网点的距离远近缴纳一定的调度费用。而且,下一位使用这辆车的用户需要缴纳前者产生的停车费用。尽管途歌方面表示,会以返还“途币”抵扣现金的形式对用户支出的停车费给予一定补偿,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不久前,一位用户就在网上吐槽:当他在附近的停车场找到车时,才发现那辆车已经在那里停了两天半。而途歌的返点,远不够已超过上百元的停车费。

和共享单车一样,共享汽车争议最大的是其商业模式。这个至今困扰着共享单车的问题,在共享汽车面前似乎依然无解。与共享单车成本低、投放快的运营模式相比,汽车行业本身的“重资产、高门槛”决定了共享汽车在管理、维护、运营、推广等环节上的难度都远远高于共享单车。尤其在一线城市,限号、停车位紧张等问题都是各分时租赁平台必须面对的难题,这也注定了其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存在局限。在这样的情况下,车辆的运转效率是否能覆盖平台的运营成本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盈利难是分时租赁行业面临的共同困境。Zipcar是美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分时租赁平台,但从创立第一天起,创始人罗宾·蔡斯就对公司的未来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一直很清楚,我们最终要么上市,要么被收购。”

2011年4月,Zipcar在美国上市,估值最高时超过12亿美元。2013年1月,被安飞士集团以4.9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而对于刚刚起步的国内市场和创业者们而言,现在谈盈利或许为时尚早。罗寒心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作为新兴模式,共享汽车的概念真正得到大众的认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途歌将集中精力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培育市场,而商业模式和盈利与否并不是他们现阶段关注的重点。

共享出行的未来

除了途歌、car2go这类使用燃油车型的分时租赁平台,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扶持、推广新能源汽车,包括Gofun、一度用车、友友用车等在内的一批主打电动汽车的平台也在逐渐成为共享汽车市场上的主力。

对于用户来说,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计价标准远低于出租车和同类使用燃油车型的分时租赁平台。然而,受动力电池技术的制约,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较短;为满足充电需要,租赁平台需要在人流密集、出行需求大的区域设置足够多的停车网点,并建设充电桩等配套设施。这意味着高昂的成本以及比燃油车租赁更高的运营难度。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指标限制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Gofun出行的首席运营官谭奕看来,这些都不过是行业发展初期的阶段性问题。“上游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压力、号牌的问题等等,政府也在积极地探讨。国家对新能源的支持是非常鲜明的,这个方向没有问题,只是需要时间。我们要形成一种生态和体系,(车辆)密度和便利性是会慢慢改善的。”他说。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的分时租赁正在成为未来共享出行领域的一大趋势。早在201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在《以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就曾强调,要在个人使用新能源汽车领域,探索分时租赁、车辆共享、整车租赁以及按揭购买新能源汽车等创新模式。

2016年3月,上海也在《关于本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在运营车辆额度需求上,要按照上海全市小客车总量控制要求,优先保障用于分时租赁的纯电动汽车额度需求。到2020年底,应基本形成覆盖广泛、互动互联的充电设施网络,纯电动车超过2万辆,充电桩超过3万个,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点超过6000个,中心城充电服务半径小于1公里,基本满足中心城4000万人次/年以上的出行需求。

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共享出行也正在实实在在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麦肯锡于2015年9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千禧一代(指出生于80年代后,成年于千禧年的人)开车通勤的比例比上一代人低16%,有兴趣购买私家车的比例低23%,而乘公共交通的频率是他们的3倍。

2017年1月,北京首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不久后,市政路桥将向Gofun开放北京城区二环、三环桥下的数十个停车场,用于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的停放、充电、车辆运维调度等。据谭奕介绍,目前Gofun已有1100辆车,近300个网点。他们还将与摩拜单车等平台展开合作,力争在停车网点等处实现共享出行的无缝衔接。

他认为,未来一个最理想的城市出行網络中,共享汽车会成为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人们甚至不需要再购买私家车,公交、地铁、轻轨、共享汽车将会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交通生态链。

而在国铮看来,如何将Car2go在重庆的经验快速地复制、推广到更多地区,是他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巨大的市场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用户共同参与。他们也期待着,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规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更多人能够加入到共享汽车的大军中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的共享汽车市场并不成熟,但随着越来越多资本的进入,互联网汽车、汽车制造、租赁企业的纷纷布局,2017~2018年将是汽车分时租赁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切才刚刚开始,变革已经到来。

(应采访对象要求,姚思蕾为化名)

猜你喜欢
汽车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汽车的“出卖”
信用卡资深用户
Twitter用户增长未达预期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会飞的汽车
智能手机用户普遍忽视恶意软件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