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以“工匠精神”登上世界钟表业顶峰
通常,在评价一个男人的品味时,首先是看他的穿着是否搭配、合体且适应场合,再者就是饰品的搭配。手表几乎是男人最重要的饰品,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一个真正有品味的人会在不同场合戴不同的手表,因为它不但表现了饰配者的财富、地位,更显示出饰配者的独特品味。
最初,手表的功能就是计时。随着手表款式日趋精致、奢华,手表已不再是单纯的计时工具,更是一种彰显身份的饰品。说起手表,自然就会让人想到瑞士,就像提起瑞士,人们会下意识地想到手表一样。手表已然成为瑞士的象征,这恐怕是瑞士人最值得骄傲和自傲的事情。钟表不仅为瑞士带来了无尽的商机,也为瑞士带来了无尚的荣耀。
在世界钟表业数百年的发展进程中,瑞士手表曾攀上风光无限的顶峰,也曾滑落至衰退的低谷。但是,凭借着钟表工匠不甘人后的性格和精益求精的努力,瑞士始终将钟表王国的桂冠牢牢地戴在头上。
瑞士手表,几乎无人不晓,而且价格不菲。但是制表业在瑞士却不是土生土长的。16世纪末,法国的宗教斗争导致了一场大屠杀,追随加尔文的胡格诺派教徒纷纷逃到瑞士,带来了制作钟表的技术。这种法国技艺和当地的金银首饰业相结合,就出现了瑞士的制表业。它从靠近法国的日内瓦向外扩散,主要是沿汝拉山脉一线向东北蔓延,一直到东北面的沙夫豪森,在瑞士北半部遍地开花。
制表工艺最初几乎全是手工操作,1845年有了制表机械,可以大批量生产,这个行业才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工业部门。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瑞士手表产量迅猛上升,最高年产量曾达1.04亿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几乎全部出口。全世界的出口手表中,平均每10块就有7块出自瑞士。尽管如此,瑞士表业在三个多世纪中却一直保持着手工业时期的分散状态,只有少数名牌大厂,大多数厂家规模都是中小型的。
瑞士制表业于1921年成立了瑞士制表研究所,在1962年成立了电子制表中心,二者都是研究开发机构,均设在纳沙特尔市。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制表业很多新技术都出现在瑞士,例如最早的液晶数字显示手表、最薄的手表(厚度低于1毫米)、装在表带里的体温电池等。但在1970年,却被日本和香港制作的与珠宝高度结合的高档表赶了上来。经过潜心研制,瑞士制表商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了一系列低价的塑料石英指针表。其中最早、也最有名的叫做Swatch,这是一个自造的英文单词,后5个字母是“手表”,前两个字母则是 “瑞士”的起首英文字母。石英机心封死在塑料表壳内,所以坏了不能修,但也不容易坏,换一次电池可以走两三年。这种表一经推出,便在西方市场上大获成功。
钟表制造业是瑞士的传统产业,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叶的日内瓦。到16世纪末,日内瓦制表业就以高超的质量闻名。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日内瓦制表师们决定组织并规范他们的行业,于1601年创建了日内瓦制表协会,成为世界首家钟表行业协会。
当时,制表厂已多达500多家,这迫使一些制表师移至人口较为稀少的城镇。日内瓦北部的汝拉山区逐渐成为制表师生活和生产的理想场所。1665年,在汝拉山区诞生了一个名叫丹尼尔让·里查的人,他后来成为一名金匠,组织了钟表生产部门。1741年他去世时,纳沙泰尔汝拉山区已有了数以百计的钟表行。1800年,世界钟表总产量已达2500万只,瑞士钟表产量占了三分之二,超越英国而领先世界。到20世纪初,瑞士已经是世界钟表业的“领头羊”。当时手表开始逐渐取代怀表的地位,瑞士对手表做了改进:把怀表所具有的计时和日历功能以及陀飞轮、自动发条等装置加以微型化,装设于手表中。
以日本产品为代表的石英手表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盛行,引领各国的钟表行业转向电子计时技术,瑞士钟表业感受到来自日本的巨大竞争压力。1978年,瑞士Swatch集团的表芯部门生产出一款只有2毫米厚的表样原型,是当时世界上最薄的石英表。最后生产出来的Swatch手表,又减去了51个零件,并将表芯置于一个防水的胶壳内,不仅防震、耐用,而且降低了成本。这款Swatch手表一经推出,便风靡全球,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手表。直至今日,雄风犹在。
20世纪80年代,收藏古董手表的热潮在世界各地全面涌起,人们开始去欣赏机械手表的制作工艺,研究不同表匠的优异发明、独特设计、个性化风格以及钟表的发展历史等。80年代末,瑞士制表厂开始生产一系列高价位的机械手表,一些结构复杂的机械手表再次得到认同,机械表销量显著回升,重拾昔日的尊贵地位。
瑞士钟表享誉世界的背后,是瑞士历代钟表工匠对每一个细小零部件加工的精益求精,这种“工匠精神”早已根植于瑞士钟表业中。
钟表业是前工业革命时期最精密的手工行业,瑞士钟表业的“工匠精神”源自于这个民族坚定执着的品质。二战爆发前,全世界90%的手工钟表都来自于自然资源贫瘠的瑞士。20世纪70年代,在更便宜、更轻便的日本石英表的冲击下,瑞士的传统钟表业曾遭遇“寒冬”。时代可以淘汰一种产品,却无法淘汰一种坚定执着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瑞士钟表从业者坚持用“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制造手工机械表。经历了20多年的转型发展后,瑞士钟表业再次迎来自己的繁荣时期。
瑞士的“工匠精神”,正如一块数百个零件组成的机械手表那样精细、严谨。每一块顶级手表的零部件,都是由钟表工匠们手工精心打磨而成,一些零部件甚至细如毫发、轻如浮尘。在瑞士钟表工匠的心目中,只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和对完美的极致追求,仿佛每一件顶级钟表产品都是值得传世的作品。
瑞士钟表匠布克曾经说过:“一个钟表工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正如他所说,制表匠的工作繁琐而枯燥,花一整天打磨一个零件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不可能完成的。
瑞士“工匠精神”中,更为重要的精髓当属开拓创新。开拓创新的精神与坚定执着的品质并不矛盾,精益求精是坚定执着的必然结果,而开拓创新则为精益求精的制表工艺开辟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瑞士钟表工匠而言,“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为了追求极致化体验,他们在提升工艺、雕琢产品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瑞士之所以成为“钟表王国”,也正是因为历代钟表工匠所秉承的坚定执着民族品质和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既创造了无限商机,更打造出享誉全球的民族品牌。
责任编辑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