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辛斌
“无债一身轻”,丹麦人从20日起就开始享受这种“美妙状态”。据丹麦《哥本哈根邮报》20日报道,丹麦央行发布声明称,当日偿还最后一笔15亿美元外债后,丹麦将实现至少183年以来首次“零外债”。
声明称,“贷款逐渐还清后,政府现在已无需筹措任何外债”。丹麦央行的数据显示,该国上次接近没有外债的时间是在1894年,当时外债总额不到该国GDP的1%。
《哥本哈根邮报》援引丹麦财政大臣克里斯蒂安·延森的话称,“这一历史事件表明,丹麦在国民经济和固定汇率政策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可信度。”他还表示,“零外债”不应成为丹麦懈怠的理由,因为从2030年开始之后的20年,随着劳动力优势消失,丹麦可能会出现巨大的公共财政赤字。
英国《金融时报》称,进入21世纪以来,丹麦的外债主要用于执行丹麦克朗盯住欧元的汇率政策。不过,近年来,丹麦实行货币干预政策,其外汇储备一直下降。丹麦央行表示,丹麦近年来借外债是为了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从而维持汇率稳定。
丹麦是欧洲整体负债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据欧盟委员会的测算,丹麦2017的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比率为38%。相比之下,这一比例在英国超过80%。不过,“零外债”并不意味着丹麦政府没有债务,而是这些债务均由丹麦克朗计价,丹麦现在的债务有6500亿丹麦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