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开不出课咋办

2017-03-21 19:02徐昕
大学生 2017年3期
关键词:应聘者专业课指导老师

徐昕

前不久,我们学校启动了2017年新教师招聘工作,春节前夕,学院组织应聘者进行了初试。在面试环节,有个女生表现得很好,无论是学业背景、专业水准还是谈吐气质,都让评委们非常满意。

我看见两位大领导静默了几秒钟,然后很有默契地相视一笑,我以为可以结束提问了,没想到其中一位领导突然用英语说:“请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大学精神。还有,作为一名教师,你觉得在教学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那个女生愣了一下,面露尴尬。她是来应聘某欧洲非通用语言专业的教师岗位,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做了充分准备,但显然没有预计到,考官会要求她用英语来作答。好在她的临场应变能力不错,只听她用还算流利的英语回答:“这两个问题我都做过认真的思考,但可惜我的英语水平有限,恐怕不能很好地把我的思想表述出来”

在整个面试环节,经常会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出现,考官们总能精准地找出每一位应聘者身上的短板。我坐在一旁,感觉尴尬癌都要犯了。比如有个男生,学业背景非常好,在欧洲拿了双硕士学位,很快就要博士毕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很多创新想法,一旦入职,还可以把一些项目带过来。可是当专业课老师进行提问时,他却突然卡壳了。他坦言,虽然在国外生活了八年,但他研究的是国际关系学,并没有专门学习对象国的语言。这次来应聘语言教师岗位,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把这个短板补上。还有一个女孩,在另一所大学任教六年了,专业能力和试讲表现都很出色,但被问及近年来承担的研究项目、科研成果,她却说因为一直专注于教学,在科研方面尚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看别人在那里紧张地面试,自己心里也有一种莫名的惶恐。那天下班后,在微博上看到同事感言:“看看那些应聘者的简历,一个个都那么厉害,心想假如自己来应聘,估计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吧?”

同事的这番感触,正是我感到惶恐的原因。想当年,我留校时并没有经历过这样残酷的层层面试、考试,稀里糊涂就得到这份工作。可是看看现在入职的新同事,不仅要有高学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很高的科研水平,要有高大上的“朋友圈”,最好师承国外的学术大牛,还能自带科研项目过来,几年之内就能拿出成果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老师们只要专心于讲台、专注于教学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求我们八面玲珑,要给我们这么多科研压力?我经历过的一件事,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班里有个男生非常喜欢语言学,前些年他申请了一个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方向是欧洲古代文字,想请我做指导老师。可是我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啊,这就比较尴尬了。我想这位男生应该会很失望吧,身在外语院系,却找不到一个精通语言学的指导老师。当我们还在强调听说读写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有些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些基本的技能训练。

现在回想我刚入职的头几年,无比汗颜。那时候排课少,我就误以为在大学里教书是件轻松的事,偶尔还会抱怨工作量太少,让我“虚度”了青春。后来我就忙着去校外做各种兼职,生活热闹了,收入增加了,口语和交际能力也长进了,但是在教学科研领域,实在谈不上有多大的进步。如今,学校对老师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压力陡增,我才意识到,早几年那段看似轻松的时光,确实是被自己“虚度”了。

去年,学校开始做新版的本科教学方案,指导思想是把原来的专业课划分成多个模块,下设多种选修课,给学生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改革意味着对老师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模块代表了一个学科方向,简言之,就是要求每个老师在语言之外,还能精通一个研究领域。那么问题就来了,有老师说,要设置那么多选修课,我开不出来怎么办?学校说,如果开不出来,学生就只好到全校平台上去选别的老师的课。不仅如此,如果你开的课质量不高,学生也同样可以用脚投票。一旦学生流失严重,那么这个老师的岗位就岌岌可危了

怎么樣,听起来很残酷吧?所以,在招聘考试的现场观摩一下、受受刺激也是好的,至少能知道自己所处的状况,看到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才能有一种紧迫感,去面对已经来到我们面前的挑战。

责任编辑:张蕾磊

猜你喜欢
应聘者专业课指导老师
把降落伞卖给农夫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就差半分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Me
Where?
Mrs Lu’s Week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