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寅
一、积极创新主动作为,监管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着眼于规范事业单位运行、提高公益服务水平,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进监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建立了事业单位监管制度体系。按照中央提出的由登记管理向监管服务转变的总体要求,我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了“1+X”事业单位监管政策体系。“1”是省政府《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意见》(鲁政发〔2012〕27号),是我们开展事业单位监管的总遵循。以27号文件为基础,陆续出台了监督检查、绩效考核、信息公开、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异常信息管理、印章管理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系统的制度体系,使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规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不断规范登记管理工作。2013年,在全国率先取消了事业单位年检,并将对年度报告的集中审查改为事后抽查,为事业单位松绑减负。全面实行事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截至2016年6月,为全省4.3万余家事业单位赋码发证,在全国率先完成事业单位统一代码工作,为相关信息的归集与共享奠定基础。研究制定了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退出机制。
(三)创新了事业单位监管方式。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事业单位监管的方式进一步丰富完善。市县基本实现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全覆盖,省级也在文化、科研等领域进行了试点。并成立了省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为推进考核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省政府印发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建立了信息公开备案、监督检查和协调配合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完成“一单两库一细则”的建设工作,形成常态化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四)强化了部门间联合监管。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了监管合力。严格法人证书查验,认真落实法人证书查验制度,对未提交有效证书的单位,不予办理相关业务,提高了证书的使用效力,规范了事业单位的运行。对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监管事项,加强协调配合,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监督检查。强化信息沟通和共享,对监管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通报,为成员单位开展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提高了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五)推进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事业单位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底省编办出台了《事业单位异常信息管理办法》,建立了异常信息收集共享、协同处理工作机制,将事业单位超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抽逃开办资金、提供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情况,列入异常信息名录。一年来,共有8家省属事业单位因违法违规问题被列入异常信息名录,下一步异常信息数据库与我省信用信息平台对接后,将把相关数据推送至“信用山东”平台进行公示,实现联合惩戒。
二、充分认识事业单位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事业单位广泛分布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交通、农林牧水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领域,是政府提供公益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省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经费管理等的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事业单位的管理任务和方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事业单位监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放管服改革对事业单位监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央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高度重視,采取积极措施强力推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其作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都做了专门强调。事业单位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简政放权的深入,对事业单位的人权、财权、事权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逐步减少,单位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2016年10月,省编办、省科技厅、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出台《山东省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实施方案》《山东省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实施方案》,在全省全面推行公立医院、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工作。这项改革的重点就是简政放权、转变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确保落实法人自主权。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事业单位放权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真正把该放的放开、放到位,该管的管住、管好,让事业单位既充满活力,又运行规范,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益服务。
(二)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事业单位监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推进,我省事业单位改革已完成分类等任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公益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有的行业和单位还存在布局结构不合理、偏离公益服务目标、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公益事业发展。比如,我省前期核查发现,全省“僵尸”事业单位多达几千家,占用了大量编制资源。再比如,电子政务机构设置分散,各个信息平台分别由不同业务部门分头负责,管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功能交叉,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又难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加大改革监管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整合资源、理顺体制机制,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事业发展活力。
(三)建立统一登记制度对事业单位监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要改革任务,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实现社会公益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的有效举措。2016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可利用国有资产直接申请设立事业单位法人。目前,这类事业单位全省已登记成立220余家,主要分布在养老、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职业技能鉴定、公用设施管理、科研等领域。这类单位发展迅速,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必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公益服务方向不走样、公益服务质量不下降。
三、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事业单位监管工作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关部署,各成员单位要树立“改革、创新、监管、服务”的工作理念,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更加突出制度建设,切实加强事业单位监管工作。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资产、法律、物价等各方面的管理。作為各部门对事业单位监管工作的纽带,联席会议承担着加强政策研究,协调解决问题,整合力量组织开展联合监管的重要任务。各成员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既要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履行好本领域的监管工作,又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同时,作为成员单位,首先要加强本部门本系统所属事业单位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其依法规范运行,为其他部门做好表率。
(二)加强对法人证书的使用和管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合法凭证,特别是实行统一代码制度后,新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以统一代码整合了原来的法人证书和组织机构代码证,进一步提升了证书的地位和作用。新版证书添加了二维码防伪标识,证书有效期内如出现未按时公开年度报告、被监督管理机构撤销登记等情况,扫描二维码将显示异常。这一举措,既为监管工作提供了便利,也对证书使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法人证书的使用和查验,事业单位办理涉及法律诉讼、行政审批、资产管理、人事管理以及税务、统计、银行、海关等事宜时,应要求提交法人证书,对没有证书、证书超期、或扫描二维码异常的单位,不予办理相关业务,切实规范单位履职行为。
(三)扎实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绩效考核是加强事业单位监管的有效手段。2017年考核工作将在省属公立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率先推开,其他行业也将陆续进入实质性考核阶段。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绩效考核工作中都承担重要职责。省卫生计生委、省科技厅要牵头成立专业考核委员会,拟定考核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好省属公立医院、科研院所的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统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助专业考核委员会完成年度考核工作,共同审定考核等次,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落实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省编办将认真履行考核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组织协调,做好服务保障,确保这项工作顺利推进。
(四)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监管措施,对于克服任性检查、实行文明执法、增强监管效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修改完善相关制度。近期,省编办着手修订《事业单位监督检查办法》,对“双随机、一公开”的内容、程序、结果使用等作出明确规定,请各成员单位抓好贯彻落实,共同做好事业单位监督检查工作。二是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要在职责范围内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对监管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通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必要时可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开展联合监督检查。三是探索宗旨和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主要职责,列出业务范围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对照宗旨和业务范围清单,细化随机抽查内容,促进事业单位依法履职,不断提升公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五)推动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要按照《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总体要求,结合事业单位特点,构建“处处守信,事事方便,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奖惩机制。一是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统一代码的使用。事业单位更换统一代码,就是为了促进信息共享,成员单位在办理涉及事业单位有关业务、特别是监督检查工作时,要建立统一代码与相关业务的映射关系,保证相关信息通过统一代码能够实现共享共用。二是推动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各成员单位要依托现有的信用信息系统对履职过程中产生的事业单位信用信息进行记录、整合,并加快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对接,逐步实现信用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三是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根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推进信用信息的跨部门联动应用,实现对守信者的联合激励和对失信者的联合惩戒,营造“守信者路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氛围,推动事业单位诚信自律、依法规范开展工作。
(六)强化实行法人治理结构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2017年6月底前,我省公立医院、科研院所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协调制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按照建立新体制机制的要求,尽快建立起单位内部监管和社会监督机制。一是制定配套政策。省编办会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了外部理事、监事管理办法,省财政厅要尽快出台外部理事、监事报酬管理办法,使外部理事、监事能够尽快到位发挥作用。二是强化外部理事监督。省卫生计生委、省科技厅要建立起外部理事库,把来自政府部门、业内专家、服务对象等的合适人选纳入库中进行动态管理,举办单位从库中选聘外部理事,参与事业单位决策。三是强化监事的内部监督。省编办会同省卫生计生委、省科技厅尽快建立外部监事库,并根据公立医院、科研院所需要及时选派外部监事,对理事会决策、管理层执行和单位财务资产运营进行监督,确保事业单位在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自主权。□E:FQJ
关键词:事业单位 监管 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