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 方雪
由丁晟导演的喜剧、抗日电影《铁道飞虎》,近期在国内和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同步上映。作为贺岁档上映的为数不多的抗日题材影片,虽然改编自真实故事,但又融入了喜剧元素,使得这部电影一改往日战争题材的残酷和严肃,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很多方面还是让观众眼前一亮。喜剧元素和抗战题材的大胆融合,使得战争元素退居次位,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也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之一。
一、“群戏”设定中的戏谑方式
铁道游击队的事迹众所周知,改编自铁道游击队事迹的影视作品曾经轰动一时,包括2005年王新民执导的《铁道游击队》和2015年由钱雁秋导演的电视剧《飞虎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外,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同名电影。相对于电视剧而言,电影《铁道飞虎》虽然也改编自铁道游击队的真实故事,但是省去了相当多的情节,故事冲突相对集中,对演员的要求也更高。而导演丁晟更是在原故事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情节设定和角色安排,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改编。故事开始,飞虎队成员在大哥马原(成龙饰)的带领下,扒火车,对付日本鬼子,无非就是出于个人恩怨——马原的老婆和父亲都死在日本鬼子的枪下。整个飞虎队也基本处于无组织、无纪律、无装备的“三无状态”,用“神枪手”小范老板(王凯饰)的话就是“太不正规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观众也不难猜到电影改编的初衷——避免角色过度被束缚。离开了条条框框的束缚,飞虎队的成员就是土生土长的老百姓,他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却很实在,没有过多的爱国情怀的渲染,而是实实在在地憎恶日本鬼子。影片中甚至连一句“多余的”爱国口号都没有,“少说话”也成为大哥马原的口头禅,但是他们确实是在做保家卫国之事。他们对付日本鬼子,救治伤员(王大陆饰),甚至最开始并不知道炸桥的原因,却还是为了实现伤员的最后遗愿去炸大桥。憨厚淳朴的鲁西南农民形象跃然银幕,让观众倍感亲切。
影片中的群戏部分令人印象深刻。由成龙饰演的大哥马原,在电影中自觉融入了集体,使得主角也进入群戏之中,不存在过度拔高“大哥”形象之嫌。相对于其他抗日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来说,基本都不会采取群戏的叙事方式,每个剧本中都会有一个“核心主角”,这个人物身上会集中众多的优点,甚至会对其形象进行刻意的拔高。因此,许多影视作品中就会出现众多“高大全”的人物形象。“高大全”典型人物的塑造,符合特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审美,但是,随着观众审美风格的转变,这种脱离现实人物客观形象的刻意塑造并不能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单就电影《铁道飞虎》中的正面人物而言,导演确实处理得较为妥当,群戏的戏份安排,使整部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发光点和立足点。这种戏份设定,很容易让人想到2009年上映的电影《风声》。作为中国大陆首部真正意义上的谍战电影,它在戏份安排上也采取了群戏的设置,包括李冰冰、黄晓明、周迅、苏有朋在内的众多明星的精湛演技,《风声》也成为华语电影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影片《铁道飞虎》采取了这样的戏份安排方式,对传统的故事进行大胆改编,使得整部电影可圈可点。
另外,影片中除了正面人物采取群戏的戏份设定外,日本军官也没有采取“脸谱化”的人物设定。众多细节的直观展示,加之到处充斥着喜剧元素和幽默因子,电影的整体节奏并不沉闷。浓郁的鲁西南地域特色,使得《铁道飞虎》的特色非常明显——吃煎饼卷大葱的飞虎队,睡土炕的鲁西南民居。特别是脍炙人口的山东民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确实为电影增色不少。但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创作于1956年,是为了歌颂英勇的鲁西南的铁道游击队战士而作,放在抗日电影中由片中角色唱出,很显然与时代不符,作为一部抗日电影,这样的瑕疵不容忽视。
二、 叙事方式的继承与创新
开头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观众对于整部电影的期待值。众所周知,很多导演在电影的开头总会经过一番精密“布置”。很多电影的开头看似简单,却匠心独运,能在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之内就抓住观众的兴趣点,成为一部经典之作。作为一部“老瓶装新酒”的电影,怎样才能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脱颖而出,如何让开头更加吸引观众,电影《铁道飞虎》进行了大量尝试。
定格人物时采用了漫画定格的方式,幽默俏皮,生动活泼,成为影片的一个亮点。除此之外,电影开头和结尾显然都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开头的一段,缅怀先烈的小朋友参观当年铁道飞虎队时期的火车,从风箱里看到一只画着长着翅膀的小老虎,接着风箱打开,铁道飞虎队的故事徐徐展开。而当铁道飞虎队炸完大桥,完成使命之后,故事戛然而止。画面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这时候则是一名老师讲完故事后,小朋友若有所思。这样的故事引入和結尾方式很显然不是电影《铁道飞虎》的独创。2014年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同样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时空不同,地点甚至从中国直接到了美国纽约,以旅美华人吉米(韩庚饰)的眼光,回顾了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在东北林海雪原的剿匪故事。结尾甚至出现了吉米和几个战士在一起吃饭看电视的场景。以这样的角度作为整个故事的切入点,很显然是一定程度上的创新,让观众从叙事者的角度冷静地观看整部影片,最后又及时将观众拉出剧情,不至于“入戏过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独特的故事介入深受华语电影导演的欢迎。但是这样的叙述视角,很容易让观众觉得这是一段回忆,是一段相隔久远的故事,故事相对疏离,距离感的产生,又让观众对整部电影缺乏整体的认同感。
为了弥补正面描绘战争场面的缺失,导演将故事节奏尽可能的加快,包括救伤员、炸大桥等片段都安排得极为紧贴。后期剪辑的处理到位,使得整部电影看起来节奏鲜明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另外,相对于其他抗日题材的电影来讲,这部电影的一个看点,便是打破原有的故事模式,大胆进行尝试和创新。电影中最重要的故事载体就是火车,为了使画面不显得过于单调沉闷,导演还特意将画面的基调设置得更加明艳,火车也没有一丝陈旧的气息,整部电影弥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即便是在飞虎队员和日本军官山口对抗的情节中,也依然笑料百出。另外,为了追求电影画面的“真实感”,也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导演也是费了心思,下了“血本”。据说为了拍摄“撞火车”这一场景,剧组专门制作了重达几十吨的火车模型来进行实拍。而在拍摄“炸大桥”的场景时,也耗费巨资,用混凝土搭建了真实的大桥来引爆。
三、 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失衡
近几年的华语影视圈,出现了众多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据统计,每年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就有几百部,但是就水平来看,质量参差不齐。以至于出现了“手撕鬼子”“裤裆藏手雷”等雷人的影视剧片段,成为让人哭笑不得的“抗日神剧”。很显然,这些作品并没有尊重现实,而是披着武侠、爱情题材而进行的对于战争的亵渎和误解,以至于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影响。作为一部贺岁档电影,《铁道飞虎》很显然没有摆脱这类“抗日神剧”的影响。
(一)喜剧元素的过度渗透
作为华语电影圈中德高望重的功夫巨星成龙,在整部电影中并没有过多的武打镜头,而是将重点放在“喜剧效果”上。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充斥着很多喜剧元素本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显得格外戏谑和荒诞。电影中有两处细节,一处是日本军官犯错误时剖腹自尽的场景。日本军官畏畏缩缩,迟迟不敢剖腹,打开在托盘里用布盖着的“剖腹工具”,原来是一把类似杀猪刀的巨型刀。喜剧效果是达到了,但是在观众看来,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成为了一个笑话,甚至这个日本军官并没有传说中的讨厌。早期上映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中,也有一段同样的“剖腹场景”,但却显得格外严肃和隆重。抗日战争中,为何中国战场死亡这么多人,为何中国经历了8年抗战,这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不无关系。日本兵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效忠自己的天皇,只有上层社会中拥有极高地位的武士才有资格剖腹,日本的普通百姓是不能剖腹的。因此,剖腹在日本人尤其是战争中战败的日本人看来,是一件极为崇高和隆重的事情,不容一点亵渎。电影在处理这段情节的时候,很显然重点放在喜剧效果上,而忽视了对于真实情景的再现。另外一处是,日本军官山口(池内博之饰)在吃了给驴吃的发情药之后,竟然对着枣庄火车站站长舔舌头,一副春心大动的样子,喜剧效果十分明显。这两处特意加入的喜剧元素,让观众爆笑的同时,也不禁成为观众吐槽的重点。作为一部抗日电影,喜剧元素的过度渗透,显得过于刻意和戏谑。
(二)不符合史实的故事情节
铁道飞虎队的年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日本鬼子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就发生在日本攻占南京后,残忍杀害了30余万中国同胞。在许多珍贵的历史史实和照片中更是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斑斑罪行。但是在电影《铁道飞虎》中,却让观众感觉刻意淡化了侵华日军的丑恶,作为一部反映侵华战争的抗日电影,做到相对客观公正是导演对观众应有的态度。作为贺岁片,导演的初衷是减少血腥镜头对观众的刺激,但是在电影中,很多场景真实性有待加强。日本军官中出现高军衔的女军官,这在历史上几乎不存在。而导演丁晟也曾坦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平衡影片中的男女比例,看起來更加平衡和谐。而矢野浩二饰演的一个日本军官更是耍得了乖,卖得了萌,而且相当爱笑,让观众感觉侵华日军并不是历史上的穷凶极恶,而是能和当地人和平共处,这显然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一部抗战影片,对观众的教育意义不大。
结语
纵观近几年的华语影视圈,抗日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反映战争残酷具有极强教育意义的电影却并不多见。大部分电影都迎合观众的审美趣味,时代感减弱,爱国反战主题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众多恶搞作品,在社会上形成了不良影响。与《铁道飞虎》一样,早期上映的直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电影《血战钢锯岭》也是改编自真实故事,但《血战钢锯岭》整体氛围较为凝重和严肃,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而《铁道飞虎》则因为有喜剧因素的介入,整体色调显得更为轻快明朗,但电影中喜剧元素的过度渲染以及许多不符合史实的细节,成为这部电影令人诟病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