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宇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北 唐山 064200)
选取本院206年11月来我院进行急性AD诊断的40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46~52岁的年龄,平均49岁。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性胸部呼吸性疼痛。胸闷、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等。均为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
1.2.1 D2聚体筛查方法
患者入室后均进行常规的检查后,于静脉抽取血液2 ml,检测D2聚体的含量,采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方法。
1.2.2 主动脉CTA检查
仪器选用GE64排螺旋CT(VCT)。扫描范围在胸廓入口处到股动脉水平之间。扫描层厚5 mm;管电压120 KV;球管电流280 mA;转速0.5~0.7 s/r,探测器准直40 mm×0.625 mm,螺距0.984。采取Nemoto双筒高压注射器通过肘正中静脉对80~120 ml碘普罗胺370(370 g/L)行团注,速率为4.5 ml/s。采取Smart Prep技术展开追踪扫描,阈值设定150 HU。延迟时间25 s。对所得图像进行处理,后做出评价。
1.2.3 D2聚体联合主动脉CTA检查方法
患者入室后均进行常规的检查后,检测D2聚体的含量并采用CTA全程CT血管造影检查,两种诊断方式结合手段确诊急诊AD。
SPSS 20.0统计软件使用下对结果进行分析,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当P<0.05时统计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明显差异。
将40例患者分别进行以下检查方法以确诊治疗,(1)进行D2聚体筛查,(2)通过主动脉CTA检查,(3)D2聚体联合主动脉CTA检查。分别以上三种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检查,然后统计急诊主动脉夹层中的确诊率。各方法检查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D2聚体联合主动脉CTA检查在急诊主动脉夹层检查方面确诊率明显优于D2聚体筛查和主动脉CTA检查等单一确诊方法。
表1 D2聚体指标筛查、主动脉CTA及D2聚体联合主动脉CTA检查方法确诊结果
D2聚体指标筛查确诊急性主动脉夹层概率为47.5%(19例/40例);主动脉CTA检查确诊主动脉夹层概率为67.5%(27例/40例);D2聚体联合主动脉CTA确诊主动脉夹层概率87.5%(35例/40例)。D2聚体联合主动脉CTA确诊主动脉夹层概率明显高于D2聚体指标筛查确诊率和主动脉CTA检查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5,P2<0.05)。
AD的发病特点具有复杂多变的性质,其非典型性的特征也容易在急诊当中被误诊,但是其又具有高危性的因素,所以提高急诊主动脉夹层的确诊概率对患者的及时治疗和预后防护具有较大的意义,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因AD而造成的患者死亡的概率[1]。
本研究结果中D2聚体组检查确诊主动脉夹层概率为47.5%(19例/40例);主动脉CTA组检查确诊主动脉夹层概率为72.5%(29例/40例);D2聚体联合主动脉CTA组确诊主动脉夹层概率为87.5%(35例/40例),D2聚体筛查和主动脉CTA影像学检查方法分别与D2聚体联合主动脉CTA方法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1<0.05,P2<0.05。对于AD患者进行D2聚体的早期筛查可以进一步结合的CTA检查范围广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诊断,也为急诊AD的确诊带来了重大意义,为后期的治疗及预后奠定基础。
[1] 张 林,李 博,张 晨,等.D-二聚体和Wells评分在主动脉夹层和急性肺栓塞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2017,37(3):596-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