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华
在课堂上开展问题讨论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辩论意识,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课堂讨论活动的重点在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意识互动。在这个互动里,学生既能通过分析、归纳和表达,将认知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也能更全面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短板;然后,老师再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处理,便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课前讨论,启发对新课的认知
总的来说,在具体研究和操作方面,历史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讨论情境,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地融入到课堂之中,对新知识建立初步的印象和认知;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展开讨论,通过为学生提供思考性和延伸性强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点燃学生的智慧和思维,由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互动讨论中升华对知识的感悟;最后,在教后展开讨论,并间接渗透下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再联系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延伸性探究,既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温故,还能间接提高他们对下节新课的预习效果。
笔者认为,课堂讨论活动机制的渗透应该是全方位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功能与价值。在新课导入阶段,利用课前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可以为之后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前提基础。而在此期间,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都会获得相应的提升。
以教学《戊戌政变》一课为例:这节课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重点是戊戌变法的意义与失败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戊戌变法的概念与意义,教师在课前提出了一个讨论方向:“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从中了解了明治维新成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那么,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存在哪些联系呢?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判断出戊戌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随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预习过新课的学生,围绕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其成功的原因,然后又在这个基础上与戊戌变法的时代做出对比;也有学生事先查找了相关资料,所以提出了守旧势力强大、维新派缺乏正确指导理论等,但却忽略了其根本原因,即资产阶级的软弱。这时,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及其存在的诸多不足,历史教师便可以顺势导出新课,随后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课中讨论,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讨论是课前讨论环节的升华与延伸,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和思考意识,有助于学生们了解新课,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同样以教学《戊戌政变》一课为例:在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光绪帝积攒了可以和守旧派相持平的力量,那么戊戌变法还会失败吗?”这时,有的学生指出不会失败,因为在力量持平的情况下,守旧派是没办法打压维新派的;也有學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那就是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而且光绪帝在任用人才时操之过急,所以,如果两者之间在力量上持平,可能会出现另一种失败的局面。
当然,在教师提高问题质量的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有趣的小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比如:有位学生因为事先查看了史料,也对相关学者的专著进行了阅读,所以他在这节课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戊戌变法中,袁世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有人说‘成也袁世凯,败也袁世凯,难道说,如果袁世凯没有背叛,戊戌变法就能成功?如果说戊戌变法成功了,那么促进它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该问题具有逆向特征,大家在讨论和探究期间需要对新课知识进行反向的思考。这时,不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还能间接加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深刻认知。
课后讨论,延伸对问题的思考
在课后阶段打造讨论平台,围绕本课知识内容制订讨论主题,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到对整个章节知识点的总结与概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温故知新,并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建立成一个完善的知识框架,继而让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性的提升。
例如:围绕《戊戌政变》一课,教师可以在尾声阶段设计名为“改革失败与成功的条件”的讨论活动,以此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总结出决定改革成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别体现在哪些层面。这既能让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背景和深层内容给予更深刻的理解,也能让他们间接地对之前所学内容进行温故,比如《维新变法的兴起》《百日维新》。如此一来,便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准确、有效的知识迁移,由此加强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
当然,在该阶段,历史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比如在“戊戌变法”时期,世界其他地区又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而这些事件又是否对“戊戌变法”的成败带来了间接性的影响等。长此以往,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性思考意识,这对他们回答历史习题有着巨大的帮助,可以让他们在考试中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将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思维和综合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并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习题解答能力。所以,合理打造高中历史讨论平台,科学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综合能力上的锤炼,不但可以有效达成理想中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反复的参与和操作中提升自我,洞悉历史真相。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