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咏亮
摘要:本文尝试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民航安检实训教学中,模拟安检现场情境,并设计了一套行动导向教学方案。事实证明,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该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民航安检,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70-02
一、当前传统安检实训课教学的弊端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在讲授内容时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仅关注学科的系统性,从而使得学习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对于高职民航安检专业而言,学生在毕业后主要对口从事机场的一线安全检查工作,因此在校期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掌握必要的安检专业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背景,在安检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开设了人身检查、证件检查、开箱包检查、X射线图像识别等实训课程。这些课程均与一线岗位密切相关,有助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安检工作。
然而,在目前的安检实训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过于死板僵化,未能有效结合机场安检现场的实际情况,导致课堂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从教学组织来说,主体仍然是教师,学生被动接受,对教师所演示的标准动作进行机械效仿,千篇一律。三是从教学考核来说,考核的评分标准主要借鉴民航安检员技能鉴定的要求,缺乏多元多样化。
由此看来,当前民航安检的实训课程,虽然已从单纯讲授理论知识这一框架中跳出,但仍然把掌握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中心,对学生自身关键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而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无法接受有效的锻炼,学生主观能动性也没法充分发挥。显然,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不相吻合的。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
1.行动导向理论。行动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它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行动导向教学一般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核心就在于通过实际案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教育,从而使学生最终实现发展自我的目标。
2.行动导向法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课程,对本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工作的情景进行设置,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锻炼中逐步认识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对工作岗位有更深的理解,并争取按照岗位的要求改善和提升自我。
在民航安检专业教学中,若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占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完成信息收集、计划制定与实施、评估反馈等工作。教学过程中可打破学科间的限制,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教学场所及设备的设置应当贴近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以培养专业技能为核心,使学生加强并深化行业规范。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将安检理论框架与职业技能二者结合起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民航安检实训课程的实践
本文接下来尝试将证件检查、人身检查、X射线机检查、开箱包检查这几门安检核心实训课程的内容合并,以实际案例来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思路和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探讨。
1.课程导入。课程导入一般是由教师将与专业相关的近期热点事件或信息导入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开展学习活动。此过程前的知识储备可将“理论够用、实践为重”作为基本原则。
2.布置任务。布置任务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标准进行任务的设计和布置,如任务书的发布、评价标准等。在任务书中,要对任务目的、工作步骤以及考核要求进行说明,以便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中随时得到指导。例如,本次课程以爆炸物检测作为核心任务,要求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计划制订、方案开展等。
3.分工制定方案。安检工作十分强调团队合作,各岗位间需密切配合才能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在工作前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和分工,此环节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自行完成,每个小组或团队需要选择一名负责人。接受任务后,该小组负责人需要组织本组成员,共同商讨方案,并进行详细说明同时阐述理由。例如,每个组由7—8人组成,相当于一条安检通道的人员,组员之间互相分工合作,制定爆炸物检查的详细方案,以书面的形式加以体现。
4.任务实施。可以派几位同学分别扮演普通旅客与犯罪分子,模拟安检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各小组按预定方案,每位同学扮演安检通道内不同的岗位角色,对模拟旅客实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在团队进行工作时,教师应注意观察记录,但不要轻易进行干涉,仅作为指导和监督在团队中起到帮助作用。
5.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是行动导向教学的重要环节,各个小组的学生可通过实踐报告、小海报等形式对最终结果进行展示,对本组方案的实用性、步骤合理性、实施效果(如检查时间、爆炸物品检出率等)等进行展示。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将任务方案、成果以及收获体会进行分享,相互学习进步。
6.评价总结。以上内容全部完成之后,可安排各小组按照任务书中提供的评分标准相互进行评价和打分,教师亦可对每个小组进行打分,并要求每组派代表进行自评与互评。客观的评定总结可使各个小组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以便在下次课程中加以改进。
四、开展行动导向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设置工作任务。寻找与专业知识点相适应的工作任务,是行动导向法实现教学创新的前提。最终选取的任务往往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教学环境、设备条件、教师的专业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因素。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又要与时俱进,不断追踪行业和企业的最新动态,并结合岗位专业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设计出与专业实际相符、又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工作任务。
2.注重教學过程的规范性。行动导向教学法突出最终的学习效果,只有每个环节都细致严谨,最终才会呈现丰富多彩的课堂效果。各种具体的教学手段在同一个教学任务过程中合理运用,让学生最大程度度参与到教学各个环节,可提高教学实施的整体效果,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教师应当起到课堂的掌控作用,引导学生围绕任务开展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出现所谓的“放羊”现象,也不要仅仅变成了小组长行动。
3.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是课程教学与行业发展相结合的需要。以民航安全检查为例,本门学科需要了解国内外时政动态,掌握最新的安检相关规定等。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适时借助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时间或空间的限制。我们应努力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以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小结
民航安检实训是多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法,给学生设定一个实际的机场安检情境,将安检法规、违禁品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等多门学科相结合。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单纯把时间放在枯燥机械的实训练习上效果要好。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能够逐渐丰富教学经验,探索更合适教学方法,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夏静,翟翠娟.高职会计专业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328-329.
[2]刘成,胡慧.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6,(01):211-212.
[3]王显成.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微创新初探[J].科教导刊,2015,(11):113-114.
[4]苏小东.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203-204.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Civil Aviation Security Training Course
SHAO Yong-liang
(Shanghai Civil Aviation College,Shanghai 20023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roduce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to the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of civil aviation security,to simulate the scene of the security check,and designs a set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program. As a fac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this method can better cultivate students' enthusiasm,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and serve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ecurity check of civil aviation,practical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