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家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修身、齐家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普及,“家书”这一形式日渐式微。但对于现代人而言,尤其对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家书的示范和启迪历久弥新。
以阅读的名义认识家书
家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已绵延了两千多年。从刘邦的《手敕太子文》、诸葛亮的《诫子书》、姜维的《报母书》,到骆宾王的《与情亲书》、欧阳修的《与十二侄》、文天祥的《狱中家书》,古人的至深亲情无不令人动容。“诗圣”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尽述诗人在安史之乱中对远方亲情的无限感念,字里行间,流淌着最宝贵的真情,承载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家书是亲人之间的私密通信,是写给自己信得过的人看的,所以往往写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亲人之间的事情,这样的记述比很多其他史料的可信度要高得多。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在介绍清代皇帝诸多谜案时,就引用了不少纪晓岚的家书来做旁证。
家书连接着千家万户和五湖四海,传递着情感和信息,寄托着希望和期待,记录着社会进程,见证着历史。從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封家书都是一笔文化遗产。
近世名贤:成功源于细语叮咛
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是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纽带。
《曾国藩家书》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刊出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庭琐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氏家书是一面镜子,真实折射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读曾氏家书,除佩服其为人成就,更当以其为榜样,躬身践行,成就人生。
《李鸿章家书》有禀父母的、有致弟兄的、有谕侄辈的、有寄同僚的,有谈战事的、有叙人伦的、有嘱读书学习的、有论修身养性的,皆文笔流畅,文采斑斓。李鸿章常常开导弟兄、叮嘱侄辈,读史不可间断,读经不可泛鹜,得失常事,不足为虑,尤其不可以考试论成败。在《谕文儿》中指出“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李鸿章以其亲身体验告诫弟兄侄辈,“做官称职不易、做好事难,务希以好师好友为榜样,日日留心,事事长进。”
《傅雷家书》是一本苦心孤诣的教子书。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他教育儿子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给天下父母子女以强烈的感染与启迪。
平民百姓:励志谱写奋斗历程
平民百姓的家书,也是那个年代、那个社会的原始记录。它从平民社会关系的书信往来中,反映了平民层面的社会生活,它是一个社会、一个年代、一个阶层历史的缩影,可谓是“一叶知秋”。
侯永禄的《农民家书》,以“丰胜”为主线,反映了一代农民通过招工、参军、高考等不同途径,经过艰苦奋斗、努力拼搏而融入城市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书中通过父子之间的信件来往,详细记载了丰胜的参军提干、高校学习、工作分配、恋爱结婚、著书立说、立功受奖、自主择业……使我们较清晰、完整地看到了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30年来怎样成长为一个军校教授的人生轨迹和奋斗历程。书信中侯永禄对子女学习、工作、人品、生活上的殷殷教导,更是体现了农民淳朴的人生信条和哲学理念。
《兄弟家书》真实记录了宏杰、宏力兄弟比翼齐飞、双双成功的历程。在父母的引导和学校的教育下,兄弟俩互帮互助、互勉互励。宏杰对弟弟说:“我总觉得你我早已连在一起,我成功了,会引你向上;我失败了,你还有希望。”弟弟宏力的话是:“二哥为我做出了榜样”,“我为你感到自豪”。他们这样互相激励着、鞭策着,携手同行,从一个起点冲向另一个更高的起点。家书在爱国、励志、诚信、守纪、刻苦、勤劳、节俭乃至爱情等方面,都有不少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内容。
《哈佛家书》是中国父亲给哈佛女孩的教子课。它详细记录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哈佛女孩的成长过程,和其父亲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细节和心得。作者以平民百姓的眼光对中西教育进行了剖析,认为哈佛教育的精神,对当下中国教育有着很大的启发,而其女儿的成功则得益于哈佛教育的自由精神。女儿要是留在激烈竞争的中国,可能进不了北大清华,但在哈佛却是高材生。不一定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念哈佛,作者认为比读哈佛更重要的,是拥有改变自身命运的哈佛精神。
国外名人:杰出来自高端教养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摩根为儿子的成长不遗余力,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让他从底层干起,并从实践中体验到冒险精神的收获。他告诫儿子,礼貌也决定成败,激励比批评有益,还要不断吸取新经验。所以说,一个杰出的继承人绝不是多陪他吃几顿饭就能培养出来的。
《洛克菲勒家书》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梵高家书》收录了梵高写给胞弟提奥的部分信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梵高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生前和身后的命运极富戏剧性。在给提奥的信中,相当一部分谈的都是如何才能使自己免于挨饿,整日为生计而发愁,画作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欣赏,乃至最后因精神绝望而饮弹自杀,年仅三十七岁。透过家书,可以了解到,作为世界第一流的绘画大师梵高,与人们对他的误解恰恰相反,他既不古怪,也不疯狂,而是与任何普通的“真正的人”一样,充满真情挚意,热爱生活,追求幸福和光明。
家书并不是沉寂的故纸堆,它当中除了饱含浓浓的思念之情、深深的舐犊之爱之外,更是对于“家”的深深依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我们每个人都在创造历史,我们每个人的历史都有可能写进国家的历史。这也是家书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抗战家书中的家国情怀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家书传统和文化,“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从古至今,家书是人们传递亲情的纽带,遥寄思念的信物。抗战家书因其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除了满是对家园的思眷,更饱含了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鲜明的时代特征
抗战家书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后人全面认识那个时代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抗战家书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非常重要。家书是战争亲历者头脑中鲜活资料在纸面上的体现,其内容的真实性决定了其对于历史真相的还原能力。家书的情感性,再现了战争年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对历史事件现实状况的有力佐证,是历史人物和历史细节的有益补充。我们当前开展的抗战研究“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还远远不够,这要求我们搜集更多的历史资料,还原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启迪,弘扬抗战精神,讴歌民族之魂。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许多家书的作者都是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的视角往往在一般的史书中所看不到。因此对抗战家书的整理和研究,将为我们回顾抗战历史、筑牢抗战记忆提供新的史料,为研究抗战历史提供个人化的、私人化的新视角。
记录社会变迁的历史档案
家书是一笔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原始物证,也是记录社会变迁的历史档案。翻看《重读抗战家书》,我们能感受到硝烟的弥漫,战争的血腥,亲情的温暖和牺牲的决绝,字字句句都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战争中的体验和情感。其次,家书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作为一种信息沟通手段和情感交流方式,家书中蕴含的礼文化、义文化、忠文化、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观的体现。烈士绝笔中表达的是“临患不忘国”的忠诚,“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大义,是“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的信守,是舍我其谁、铁肩担道义的责任。寥寥数语,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就是家书文化的巨大魅力。
理想和信念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读到这些绵长而醇厚的骨肉亲情话语时,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血洒疆场的抗日将士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看到这些感天动地的铮铮誓言时,我们必须要思考是什么给了他们面对死亡的胆量和勇气。从中我们也找到了答案就是“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理是光明的、伟大的”,这就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强矢志不渝的远大抱负和坚定信仰。
今天我们重读抗战家书,就是重温那一封封源于心灵的告白,感受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仁人志士忧国忧民、奋起抗争、舍生取义、血沃中华的情怀和气节;深刻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以此为镜,自我坚定,自我净化,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李宗远)
古代家书丰碑:王阳明、曾国藩家书
在中国古代家书方面,王阳明、曾国藩可谓是两座高峰,这两位经历相似,思想亦有交集,但具体而言,又有区别,那么他们的家书又有何异同呢,对现代人有什么启发呢?我们来对照一番看看。
关于科举:不必过于看重。读书做人要紧
王阳明和曾国藩之所以能史上留名,颇有影响,除了他们个人的努力,其实还是得感谢一项古老的制度:科举制度。他们都是通过这个途径博得个人出身。科举制度在他们那个时代而言,还算是一项比较进步的制度。王阳明二十岁时第一次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二十二岁时考进士,未中,当时的学术大咖,内阁首辅李东阳对他说:“你这次没中状元,不过你写个状元赋试试看。”王阳明马上一挥而就,震惊当场。又过六年,公元1499年,王阳明考中进士,赐二甲进士第七。
再看看曾国藩的功名路。曾国藩小时候是个笨小孩,据说记性奇差,相传有天夜读,把一段文章反复读了若干遍,还是记不住,连躲在暗处的小偷都忍不住了,说:“连我都记住了,怎么你还没记住呢。”这个传说并不靠谱,但是也说明曾同学年少时记忆力不太灵光。虽说曾国藩记忆力不突出,但他在功名路上也算是一帆风顺,一路考取秀才、举人,二十七岁考取进士,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当时比王阳明还小一岁。
王同学和曾同学对科举的态度又如何呢?王同学很小的时候似乎就有先见之明,当他还是十多岁的小朋友时,就对老师说:“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当年第一次会试不中,王爸爸鼓励他再接再厉,他却说:“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卻为之懊恼为耻。”
在王阳明的家书里,也表达了这种思想,他的《寄正宪男手墨》这样寄望于儿子,“科第之事,吾岂敢必于汝,得汝立志向上,则亦有足喜也。”这时候的王阳明也是一位爸爸了,当时是1527年,王阳明在率师出征的路上,儿子托付给了亲戚,他对于儿子的期望倒不在科举功名上,在信中,王阳明认为,读书考取举人进士,并非他对儿子的期望,只要儿子能够立志向上,他就觉得很高兴了。
同样,曾国藩对于弟弟和儿子的期待,也不在考试中进士上。在1842年,曾国藩尚为京官,在正月十八他写给弟弟们的信中,认为弟弟们只要能够“发愤自立”,即使没有在科考场上得志,但也能成为他曾大哥的帮手,“虽不得科名,亦是男的大帮手”。他甚至举例说老家湘乡有哪些大贤大儒,并无功名,但照样怡然自乐,乡里闻名。既然不以功名为念,那么老曾对于弟弟和子孙的期许是什么呢?在1856年(咸丰六年)写给儿子曾纪鸿的信里这样说:“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说得很清楚,就是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二人的家书一对比,他们对于子弟的要求很明确: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考不考功名倒在其次。
关于修养:为人切忌一个“傲”字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中国人历来信奉的做人原则,说到底就是做人不能傲,王阳明和曾国藩的家书里都提到这一点,而且都把“傲”作为重点防范对象而来告诫子弟。
王阳明的《书正宪扇》有这么一段:“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当今人品德上的缺陷,主要就是“傲”,很多不良行为和罪恶都是因为傲慢产生的。因为傲慢,就会自以为是,不肯低下身姿。如果作为儿女傲慢,就不能尽孝;如果作为弟妹傲慢,就不能很好地和兄长姐姐相处。王阳明对于“傲”的危害,罗列得很详细,同时也认识得很深刻。分析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王阳明又谆谆教诲:“汝曹为学,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你们想要学习进步,必须要除掉“傲”这个病根。
无独有偶,曾国藩对于“傲”也是极为警惕的,在道光二十四年写给弟弟们的信中,他语重心长地说:“吾人为学,最要虚心。”曾国藩见过一些颇有才华却不得志者,原因何在?就在于傲慢蒙蔽了他们的眼光,阻碍了他们的进步。曾国藩亲眼看到这些人的傲慢姿态,自己文章“实亦无过人之处”,但是却心高气傲,乡试的时候骂乡试题目一窍不通,会试的时候骂会试题目一窍不通,骂了同学骂考官,一路骂下去,“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因为傲慢,不肯谦虚求学,最后把自己的前途也罵完了,“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因此曾国藩在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三日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总结了这么一句话:“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这是传自他的祖父星冈公,他曾对曾国藩说:“尔若不傲,便好全了。”
可见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把谦虚戒傲列为品格修养的头等大事,只要不傲慢,其他良好品格就会随之而来。不傲是做人的基础。
关于人生始发点:最重要的是立志
王阳明从小就重立志,他小时候听说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拉俘虏,就痛下决心立志,一定学好兵法,强国强兵,因此,他的志向就不在科举上。后来王阳明能率兵平定宁王的内乱,和他早年立志学兵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他在《示弟立志说》就提到:“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学习一事,首要在于立志。如果没有立志,就如同种庄稼,没有先培植好植物的根,却徒然进行灌溉,再怎么辛苦,也无非是白白劳作一场。
曾国藩也把立志当成人生的根本和出发点,他认为人如果能立志,哪怕做圣贤豪杰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有志之人何必去借助他人成事呢?在道光二十二年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提到读书之道,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立志,“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了志,读书就会求上进,不会自甘于落后,可见这立志,也与竞争心理有一定关系。只要立志,哪怕是在“旷野之地,热闹之场”,都能精心读书。
(刘黎平)
要守住文明价值
鲁迅、胡适写给母亲的信
引起我对“家书文化”消逝问题重新思考的是偶然翻到鲁迅、胡适的几封写给母亲的信。他们二位是出了名的孝子,但通过家书来看,尽孝的方式很不一样。鲁迅平时的文章多凌厉、忧愤,运笔常有苍凉之味;尤其狠狠地批判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时常语出惊人。写给母亲的信则严守儒家的孝道,且流露着对该价值观的认同和忠诚。在这一基本点上,胡适和他如出一辙。不同的是,鲁迅聊的话题比较家长里短,如“牙痛近来不知如何?倘常痛,恐怕只好拔去,不过假牙无法可装,却很不便,只能专吃很软的食物了”等等。胡适则与母亲聊过当时的欧战形势,把两组势力细细列出来给母亲看,以及他个人的一些困惑等。这里可以感觉到两种母子关系里不同的伦理内容。胡适和母亲有朋友成分在其中,遇事尚可探讨;鲁迅则只呈现汇报、聆听的姿态,令人不忘他的长子身份,有提挈家风之味。
比起两位先生的家书,我们更熟悉的可能是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又由于他们所持不同的伦理内容,及所谈论不同的时代主题时要渗入为人处世的教训中去,滋味是很不一样的。一封家书的文化内涵很多,既有家风使然,又有书写者、拆阅者的人格背景、受教育水平使然,又有当时当世那纷扰而百态的氛围、价值观使然……家书作为一种文化,不仅形制上已比较成熟,其内容之丰盈、情感之多至,书写亦庄亦谐,或潇洒或质朴,更为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及。
再往前看,刘邦《手敕太子文》、诸葛亮《诫子书》、姜维《报母书》、欧阳修《与十二侄》、文天祥《狱中家书》等,已在文学庙堂的极高处供奉。百代读来,其谆谆之叮咛、愀然之节律,涤荡多少勉强嵌在儒家价值观死肉上的崇论闳议、捕风捉影。中国人为人、行文是不容易讲大实话的,这些家书尽管也显得节制有余,跳不出既有的价值框架,而能慷慨其情,譬喻其理,仍不由得不令做父母、做儿女的常拿出来读读。
传统的家书逐渐淡出现有的文化格局
现在的中国,“家书文化”呈现出一种消逝的趋势。文化是有多元性的、是继续发展演变的,传统的家书虽逐渐淡出现有的文化格局,但替代物也层出不穷。现在的父母子女团聚比过去容易得太多,但相处时间其实也没那么充裕。在这一需求动机的刺激下,以及可选择媒介的不断增加,家书的文明价值是被承袭下来的。无非过去的信笺变成今天的电子邮件、短信、微信;过去的“专此布复,恭请金安”变成今天更平等、更似友情关系的互祝快乐。在继续谈论这一话题以前,必须交代清楚:所谓文化形式和文明价值,前者是不停在变,但后者是基本稳定的。只要没有反文明价值的谬论或荒唐举措出现,文化形式的消失、成长、新生都应被尊重、欢迎。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文化形式的偏好。今天,仍有不少人坚持传统的家书形式,享受笔墨带来的独特快意;而这些有古典情结的人如果遇到实在工作忙、没工夫写,也多半会发一条短信、打一通电话代替。但正如全球化带来的担忧一样,文明的内部价值总量是在不断增加,呈爆炸趋势的;而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则越来越趋同,越来越缺乏识别性。今天的人越来越少在文化的细节上动脑筋,而更专注于开发新的文化形式,我们的身后——残次品、半成品就扔了一地。比如过年过节互相转发的垃圾短信,部分代替了家书的功能。如果是你本人写的也就罢了,很多传统家书也并不长篇大论,文采也不那么讲究,写成什么样我都认了;但各种垃圾短信近于劣等文人的行活儿,实在既没内容也乏形式。
“多维家书”难以接善
一种成熟的文化形式,比如家书,偏偏是脆弱的。它会给初学者、外行人以距离感,夸大那种学习门槛的感觉,使这些人迅速投奔更不讲究、更流行的新鲜形式。今天,创造一种所谓的新鲜形式并没什么了不起,更容易笼络对成熟的旧形式喊难的人,尤其年轻人。文化形式和文明价值一定是互相影响的,有些形式直达价值的中心。对形式的钻研、完善也在提升文明的本来价值;反过来,形式的崩溃、消失,也意味着文明价值本身的流失。
如今,以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形成的“多维家书”,很难讲已妥善接过了传统的家书形式,且保证其固有的文明价值不流失。从宏观看,是接过来了,长期下去一定可以完成新陈代谢;但成功之前的这段路太难走,甚至要付出一代中国人修养上的牺牲。我过去会认为是文明价值先不在了,现在越发觉得,是文化形式先被抛弃掉,才有背后文明价值的关张。
其实,“家书文化”消逝,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守得住文明价值而以新的文化形式妥善相迎,就会变成好事。
(刘宇隆)
延伸阅读
云中谁寄花笺来
花笺是古代书信最富于特色的载体。笺的本意,是狭而小的竹片。在纸张出现之前,人们以竹简作为书写栽体,遇到需要標识的地方,就用这种小竹笺系在简策上;以后被借指一种精关的小幅纸张,供文人墨客写信或题诗之用,俗称信笺、诗笺。由于笺纸多印制精关,又有花笺、彩笺、锦笺之关誉。花笺历史悠久,风韵独特,是古今文人雅士书信往来、唱和题诗的风雅之物,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花笺,是一种精致华关的笺纸,根据功用不同又分作诗笺、信笺等。花笺大约得名于南北朝时期。当时,以五色花笺书写诗赋文章,已广泛应用于文人笔墨之间了。唐朝时,四川所印“薛涛笺”最为著名。尤其是颜方叔纸铺的纸笺,有杏红、露桃红、天水碧、羽鳞等色,色形俱关;还有江西铅山纸、临川白鹿纸等。在宋、元时期,花笺形式多样,图案内容更加丰富。元代书画家赵松雪、鲜于枢自作观音笺、清江笺,也十分有名。明清时,笺纸业已十分繁荣发达,其品种有皇家洒金笺、五色粉笺、五色大帘纸、蜡笺、金花笺、描金山水图笺等。
在明代,花笺集书画、文学、印刷于一体,常印有淡雅可人的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秦砖汉瓦,以及诗词名句图案,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明代木刻精印的吴发祥《萝轩变古笺谱》、胡日从的《十竹斋笺谱》,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笺谱巨制,名扬海内外。随着木刻水印技术(一种套印技术,用于复制美术品,根据画稿着色浓淡、阴阳向背的不同,分别刻成许多板块,依照色调进行套印或叠印)的发展,到了清代,笺纸印刷达到鼎盛时期,除传统的花笺外,不少文人雅士喜自制书斋馆名专用笺。宫廷用笺纸或描金,或木刻水印,或织锦,描龙绘凤,富丽堂皇。清代《芥子园画谱》作者李渔自制角花笺,赵之谦制梅花笺,吴昌硕制桃花笺,沙山春制竹林七贤图案笺,五彩缤纷,古朴典雅,耐人寻味。
民国时期,花笺使用虽然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但亦有不少文人自制宣纸花笺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鲁迅与郑振铎合编的《北平笺谱》收集北京琉璃厂荣宝斋、松华斋、静文斋、宝晋斋,上海朵云轩、九华堂等斋馆笺纸藏版,精选其中的331幅古今名人画笺,于1933年木刻精印100部,分送友人,成为近代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书宣纸线装,色彩古雅,集雕刻、印刷、图案三绝一体。该谱收录了林琴南的山水笺,陈师曾的诗笺,戴伯和的鹤笺,李柏霖的花卉笺,王振声的动物笺,姚芒父的唐画壁砖笺,西域古迹笺,齐白石的人物笺,吴待秋的梅花笺,陈半丁的花卉笺,王梦白的罗汉笺,还有清末为慈禧代笔的女画家缪素筠的花鸟笺等,图案内容十分丰富,为当时的文坛艺林平添了一段佳话。同时,北京荣宝斋印制的《新记诗笺谱》和仿古诗笺,上海朵云轩印制的仿古名笺,天津文关斋出版张兆祥绘制的《百花诗笺谱》,为当时文人雅士营造了一种怀古氛围,成为文人案头的心爱之物。
20世纪60年代后,笺纸式样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宣纸印彩笺和八行竖格笺,改为机制纸印横格笺;而后随着钢笔的普及,便再难见到毛笔书写时的墨彩气韵了。特别是随着新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传统的毛笔书法和文房四宝几乎退出了实用舞台,而仅仅居于艺术范畴。宣纸花笺也成为传统文化守望者和收藏者把玩的艺术品,仅供赏玩收藏。
(黄玉才)
相关链接
信札收藏 方兴未艾
信札收藏的时间出现得比较晚,大概在清代中晚期,到民国时期是一个高潮。由于从西方引进了石印、影印等印刷技术,此时出现了最早的个人信札收藏集。虽然当时信札收藏地位仍然不高,且附属于古籍、书画之下,但是出现了自觉性信札收藏。晚清民国时期现代邮政出现,人们之间信息交流主要媒介是书信,书信交往十分频繁。有一部分信札收藏者是出于对文献资料的一种保护,对友朋之间的交往纪念或是对父兄、祖辈或是乡贤的崇敬之心而保留整理下来。如民国时期陈蓝洲就将同僚、师友等寄予他的书信二百余札整理后出版了《冬喧草堂师友笺存》及谢行惠家藏的时人寄予其父的信札也出版了《谢氏家藏同光诸老尺牍》。民国时期潘博山、潘景郑、钱镜塘、丁辅之、彭谷声等藏家则不局限于与友朋间书信往来的收藏,他们会主动自觉地收集前人或同时期人信札,在当时算是信札收藏巨擘,数量大、名头广是其特点。
(王羊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