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园名副其实,相地借景各调其天,是为古代园林之经典而名噪于世。有若俞伯牙之高山流水,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今人学习传统的楷模。“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任何文化艺术都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古代名园首先要敬重,甚至是敬畏。从而才深知要保护。保护其历史的真实性与全面性。尊为神品而后方知如何科学利用而长宜子孙。有如一首名诗、名画、名曲和名帖,认真保护其历史的真实性才是正本清源,传承创新之道。就算今人书法好,也绝不允许在名品上增添或删除什么。因为名品反映的是历史真实。历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曾有公诸于众的做法,欢迎添加或者删除文字结果无人能提出修改。我们应当对古代名园有最基本的认识,我们才能做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地利用古代名园和历史文化名城。站在这个基点上更能印證上世纪末国际建筑师联合会在北京制定的《北京宣言》。对上世纪总结为:“大建设,大破坏。”对本世纪提出:“把建筑和城市建设在绿色中”。
岭南为中华之边陲和世界之中心。亚热带气候,融入了南越、南汉和明清、现代的人文结晶。她是中国丝绸之路水路之典型代表,其构思之精巧,景中文学之蕴涵和服务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向通过精艺、输巧表达的园林综合效益和山水以形媚道的艺术效果是值得永世流传的。岭南地方风格,岭南园林根深叶茂,历史既丰美,前程更锦绣。人杰山水以少胜多,英石突兀峭拔,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建筑高朗通透,单体特境,众多则连屋广厦,聚散有致。榕荫匝地,奇花异卉。莳花逗人,岭南山水滨海河涌,城江连海,多方觅清,由象寻意,耐人受益。
广东四大名园首要的问题是没有与历史真实相统一的认识。我从不少杂志上发现有些专家提出这四大名园是梁园、余荫山房、清晖园、可园。而我从历史书籍上得知的是十二石斋和另三园。梁家叔侄们都是个人造个人的园,这些园都是独立的。历史上不存在梁园,只是在亲友通信中提过梁园。这几个园子有梁九图的十二石斋和勿懈怠斋,还有两个园是本家人兴造的汾阳别业和群星草堂,其中以十二石斋最为著名被列入广东四大名园。此园特色是小而精、小视距、小尺度神游观赏的十二卷黄蜡石,石具山象,足供神游。来访者名人甚多。而梁九图是梁家翘首,文学绘画莫不令人叹服。
十二石斋有华南工学院测绘的平立面图,也有速写。可惜一代名园未加科学保护,竟连遗址都难寻。十二名石曾经散在佛山中山公园露天,至今散失殆尽。可都由旁人所有,偶尔个别拿点出来展览。广东四大名园为何有虚传还有待科学调查而后定论。但不应以此将十二石斋改为不存在的梁园。十二石斋是名园中破坏最严重的。连历史上应具有的名誉也遭到破坏。
不才对广东古代名园学习很不够,却挚爱非常。沧海桑田的变化模糊了我们习古的视线,而古代史料又能拨开云雾间接观察古时面貌。历史文物的发掘工作更为我们提供了具有生动形象的遗址。广州儿童公园南越宫苑遗址展示了公元前203年到111年的某些历史景物。宫苑以水景为主,水有聚散之变化。聚者辽阔,散者潆洄。极尽曲折婉转、高下跌宕之事。而且养育之动物有龟鳖之类长寿不朽的机宜。足见规划有方、设计有序和“精艺输巧”。现南方剧院之九曜园------药洲反映后羿射日之神话传说基于减少庶民燠热日灼之灾。响往海中仙山、并以池代海、以石代岛山。石之体量既大又有一石成山之妙,石具山态。加以摩崖石刻诗句创造了天人合一的瑰宝。如文之言简意赅,创造了以少胜多、文人写意之自然山水美。
古时不仅着手一园一景,更着眼于城市和山水环境之间的关系。将白云山、珠江和南海联为一体。白云山上的降水通过东西两条尺然山溪------学溪和文溪导水至城中汇集为东湖和西湖。再从两湖引东濠涌和西濠涌通珠江以达南海。水系为城市园林提供了生长之天机。
海山仙馆就是西边通珠江之山水名园。门联“海中仙山,仙人归馆”点明了仙享和传承发展的来龙去脉。有鉴于地处河涌受潮汐影响,全园主要建筑都有台下用长柱抬高,以适应不同水位之变化。未知建园时候是否先“深淘滩”除去沉淀的泥沙。但确有在水中筑山之作,山水相映成趣。建筑高敞通透以适应湿热同时之气候。柱子特别硕长。屋盖歇山、卷棚为多而色淡多彩,做工十分精巧。有水上表演舞台,水中建筑堤桥相连围合成封闭又有所通透的空间。尽显通海珠江大型自然山水园的魅力。一改我原对广东庭院旧想。海山仙馆不但藏书作画,而且付梓出版文化书籍如《海山仙馆丛书》之类。海山仙馆之于广州让人联想圆明园之于北京。类型相殊而意象自然山水又同出一源。应有效保护,落实到全园平面的科学复原,再思复原。目前以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无细考证便挂“海山仙馆”的名牌。如以商品为譬,这是把海山仙馆贱卖了,对祖辈文化瑰宝大为不敬。在历史上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就是根据两张江南画家的山水画和一张水粉,更重要的是吸取了海山仙馆兴建的经验。由此也说明名园之外还有名园。
海山仙馆就是很完美的历史名园(图1)。此园四言名联“海上仙山,仙人旧馆”言简意赅说明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内涵,用地的地宜就是由海中的仙山和仙人开辟过的旧园。即“天人合一”的中国哲理在风景园林的体现。中国人把幸福概括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实质是福如海,寿比山。言福大如海,寿高如山。海山仙馆以“海中神山”为创造的意境和境界,深蕴了岭南水乡的地宜而又有“住世瀛壶”之仙想,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之潜力。在社会人文资源方面则传承了历代保护和发展的成果。唐代建昌华苑行宫,开设“红云宴”,元代作御景园植柠檬。旧园翻新也是民族特色,从历史资料中可得:
一、相地合宜
广州城自古便开辟了由白云山通过城市、通珠江,而构成从江通海自然水循环的系统。由白云山麓引二溪从城东、西贯穿,聚为大湖,然后由东濠、西濠引入珠江。此园为城西水系,水的特色是外围是“河涌”。河为地面水从高向低流;涌为地下水往地面冒出,所谓“管涌”也。这是江海间的滩涂自然形成的岭南水乡特色。校友何昉曾问我:“江南水乡是小桥、流水、人家,岭南水乡是什么?”是否可归结为“河涌、荔林、渔鸥乡”?“一条碧清的河涌从龙津桥下向西南方流来,经过泮塘后折往北,然后再转向西出珠江,形成了河涌的两处弯曲蜿蜒。河两岸河汊纵横,方圆二三十里遍布荔枝树,因而被广州称为荔枝湾。这条流出珠江的河涌也被名为荔枝涌。清道光年间,岭南一代名园“海山仙馆”就座落在这一片有醉人美景的荔枝湾上” 。
“陈泽泓在《南国名园海山仙馆》一文中,对海山仙馆的范围考证是最有理有据,比较准确的”。“潘园的标注位置在荔枝涌出珠江口一段的西南面,西至珠江边,北面和东面被荔枝湾环绕,南面到昌华涌一带,与现在的广州市区图对照,就很明确地知道,海山仙馆原址应该包括荔湾湖公园西南面并向西面扩大至黄沙大道以西的珠江边,南边至多宝路以南昌华横和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附近一带”。因此,园址是明确的(图2)。
潘恕《海山仙馆诗》
万卷书藏最上头 墨莊文囿是风流
有时抛卷看山色 诗思远随云水浮
石家金谷习家池 镜里楼台画里诗
最好平章管风月 碧纱笼中句争奇
一重花木一楼台 窗牖玲珑透座开
影浸绿波流不去 太湖移得皱云来
半爱豪华半野闲 又添余地买青山
菜畦稻陇斜阳外 少个牧童驱犊还
广东有四大名园誉满岭南。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和佛山十二石斋。我到访过其中三园。名符其实、各有千秋而独有岭南和广东的风韵特色。这些园子有若书法名家留下的法帖。我辈当以敬畏的心情珍爱和保护以为长宜子孙之爱国主义的文化艺术传统。力求保持她们的历史原真性和尽可能的完整性。现代书法家能去改动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吗?即或是摹本那也是古代名家笔风墨韵,决不允许添枝加叶或任意更动。这些名园亦如名帖要提供后人无尽期地学习。遗憾的是这四大名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十二石斋破坏最惨。竟连遗址也很难寻觅。园主人梁九图还建有与“自强不息” 同义语的“勿懈怠斋”。我认为他的造园修养和实力是在清代梁家几座私家宅园中水平最高的。老来腿有疾而身残志坚,志在山水而有所创造。四大名园中惟十二石斋是以近距离、小视距游赏的山水盆景园。华南工学院曾在未毁前测量和绘制了平立面图并作了写生画。这是目前最宝贵的形象史料。
梁九图先生自知有腿疾后要将身游转向神游,故最后游览了南岳衡山后取水路回粤。途中选购约十卷黄腊奇石,后又补齐共十二卷山石。两卷一石盆置于石凳上以供不尽之欣赏。石不过一米多高,贵在一石成山。虽一石却有微缩自然山水之妙。择山麓何处登山、如何弯转跌宕登山、途中又见什么巉岩幽洞、山瀑溪流,都可通过神游寻求赏心悦目之真趣。一石多景、每卷每异。有客闻名到访,何须问姓名。就这么一座占地很少、风景绝伦的小院竟有人决定拆毁。也不迁移。竟将这十二卷奇石放在中山公园小山上。必从有到无地似乎消失了。现在偶尔有石主提供小型展览会展览。一代名园就这样绝迹了。消失的不仅园子,还有梁九图精深的文化。
顺德的清晖园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去拜见时尚有完整的《蕉林夜泊》全景。导游介绍藤本植物绕岸边有若泊舟系缆。然后从坡廊上楼有若登岸之跳板。经迴廊转折最后引到小姐绣房。蕉林木雕做成落地楠扇。似这样匠心独运的优异园作而今藤缆依然、坡廊拆除、景不再现。令我们作何感想,后面又新建了高矗入云的假山和一些临水景物。此园灰英、黑英之石材特色自然也暗淡了。东莞可园本身保护很好,只是大门前高架公路越空穿过。对古园产生压抑。另加了新门后,原有《擘红榭》点缀内涵“开门见红、出门见喜”之意境有所削弱。
原来保存得最好的是番禺余荫山房。作为地区名园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中重见,受到广大参观者的赞赏。却不知真的余荫山房在新建厕所近旁大造假山。新添建设性的破坏。
广州市在小、中、大变化中成功地兴建了许多现代的景物引起中外人士普遍地青睐。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还要看是否“茹古涵今”,古代文化是否传承和发展。广州是中国的边陲和世界的中心。作为丝绸之路的水路起点,原来因借珠江口两河夹一山的天然形胜在琶洲山上建塔成为广州乃至中国水上丝绸之路的地标。从现存老照片和绘画中尚可一览“景物因人成胜概”的胜境。后来填江为陆,形胜几乎荡然无存。无独有偶,现存珠江出入海之处的海仙庙是古代船舶出海入海必要祭拜之所。庙前有广坊和石坊,气势恢弘。却经不住对岸发电厂几柱通天粗大钢筋混凝土烟囱的景物环境破坏。一点仙气被冲得难符“景以境出”了。
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在党中央感召和广东广州市领导下以林西同志为代表的领导下,团结了像郑祖良、丁建达这样的建筑师,吴泽椿这样的园林师和吴家松这样的工艺美术大师等在传承广东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创造了友谊剧院、广州宾馆、白云山庄旅社、双溪别墅、泮溪酒家、白云宾馆、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中山温泉和兰圃等公园花园的优秀作品。导致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广州建筑和园林的风。施工有钟德昌鼎力合作。可以说以与时俱进的现代园林形象创造性地传承了广东园林传统。在古代灰塑的基础上创造出钢筋混凝土塑石造山的新技艺。小北花园交通岛中间的塑石山令人难忘。那一系列作品都令人难忘。我从未想到白天鹅宾馆“故乡水”令人触情的文意作者就是林西同志。召集全市书法家写白云宾馆古写中所缺的一字也是林西同志。这种讲实话、办实事强国、并且追求美仑美奂、尽可能的美的学习研究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纵观广州历史名城,历史悠久,源深流远、以岭南地帶独特、优秀的地方特色著称于中华园林。上世纪是“大建设、大破坏”,本世纪“要将建筑和城市建在绿色中“。中国梦的梦境召唤我们。世界人民命运共同体的百花园在召唤我们。我们当总结历史经验,一往无前地前进。广东园林明天必更加辉煌。
作者简介:
孟兆祯/1932年生/男/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教育家/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