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研讨式教学内容与方式

2017-03-20 21:03赵春燕储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研讨原理空间

赵春燕+储蓉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了顺应信息化大环境与“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行研讨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小班教学和大班教学中分别设置4—6个研讨式问题。实际的教学效果反映研讨式教学内容与方式更为学生所接受,学生思维更好地调动,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关键词:教学内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研讨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16-02

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条件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需求

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被动的接收信息与知识、靠记忆获取知识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从教与学各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教促学是信息化时代本科教学的需要。大学本科生毕业之后,帮你解决问题的是你思维,不是你记住多少,记住什么,而是你怎么想的,怎么解决问题。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在文化继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实现对文化的不断超越,这是信息时代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数字湖南”人才建设的需求

“四个湖南”即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和法治湖南,其中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数字化是重要支撑。建设数字湖南,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四个湖南”建设的基础和支撑,是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学生是“数字湖南”建设的潜在与贮备人才,是“数字湖南”建设的生力军。

(三)贯彻实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需求

21世纪,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对新世纪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强国的战略把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素质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质量体系之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全面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成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

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研讨式教学内容

(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球表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显示的技术系统,处理和管理的对象是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空间数据的存贮、管理和组织方式和空间分析的方法,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基本特征,了解国内外大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数据结构组织,并掌握常用GIS软件的操作。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空间数据获取方式与空间数据质量、空间数据模型、两种常用空间数据结构和编码方式、空间数据库的组织方式、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为空间数据模型、两种常用空间数据结构、空间分析的原理。

(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研讨式问题的设计

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结合数字城市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和测绘工程专业设置4—6个研讨式的问题,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与讨论问题,教师引导式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研讨式的问题的设置是关键,设置的问题需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结合信息化时代对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要求。以长沙市公交线路的空间分布、空间数据建模、空间数据编码与路径分析为例,设置5个研讨式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问题,并总结小组答案,组长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研討式教学方式

(一)小班模式

针对3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研究GIS本科专业必修课程课堂教学时学生参与方式,确保即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30人以下的小班,以5人为一个小组,6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堂讨论与组长汇报解决方案,课后整理总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共设置5个研讨式问题,3个问题在理论课堂解决,2个问题在实验课堂解决。

(二)大班模式

针对3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分2个大组进行研讨式问题的设计,提供2组研讨式问题。每组研讨式问题列出5个研讨式问题,每个小组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堂讨论与组长汇报解决方案,课后整理总结。3个问题在实验课堂解决,2个问题在理论课堂解决。

四、《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研讨式教学的效果

在2011级和2012级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实行研讨式教学,课程总课时为32理论,16实验,其中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在3次理论和2次实验课堂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测绘工程专业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在2次理论和3次实验课堂中采用研讨式教学。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研讨式教学时教学进度比较慢,《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共48课时,教学内容比较多,受到课时的限制,研讨式教学的内容和研讨式教学的问题不应设置的太多,因此,研讨式问题的设置一定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研讨式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难点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张紫屏.课程改革的难题:凯洛夫教学模式的遗留[J].2013,311(6):25-38.

[2]袁维新.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批判[J].教育学报,2006,2(4):13-17.

The Discussion on Teaching Content and Mod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ZHAO Chun-yan,CHU Rong

(College of Scienc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core course of the geography information science,and it is also the main cours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order to comply with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ity,the principl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implement the research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y,4-6 research questions were set in the small-class teaching and normal-class teaching. The actual teaching effect reflects the content and mode of research teaching are more acceptable to students,students' thinking is better activated,the classroom is more communicative,as well as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s more engaged.

Key words:content of courses;the principl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research type

猜你喜欢
研讨原理空间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创享空间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