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秋
摘要:男女两性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生物实体,也是拥有精神、人格、心理活动的社会实体,而男女的性别心理差异也从多方面有所体现。本文展现了男生女生心理差异在智力、感觉、记忆和语言能力方面的体现,揭示了性别心理差异的成因,并主张从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阶段来采取因性施教。
关键词:男生女生;心理差异;因性施教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051-02
一、男生女生心理差异的体现
1.智力。通过国内外综合研究,性别差异在智力上的体现可归结为两点:一是男生和女生在智力分布上的差异。男生的智力智愚两极化明显,即“聪慧”和“愚钝”占多数,而“一般”占少数;女生在智力方面的分布却没有呈现出两极化明显的趋势,而是多集中在智力中等部分。二是男生和女生在年龄上的智力差异。我国多数心理学者认为:男生女生智力差异的发展变化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在学龄的初期乃至青春初期,女生的智力明显高于男生;而到了青春期开始,男生的智力逐步提高直至青春期高峰,其智力水平已明显优于女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就越明显,一直维持到整个青春发育期结束为止。
2.感觉。感觉即为接触事物所产生的知觉,通常我们把它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五个方面。男生和女生在视觉上有较大区别:女生对颜色的识别要强于男生,而男生对远处物体的细节敏感度优于女生。而在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方面,女生敏感性更高,尤其是指尖的触觉感受,这使得女生在从事细操作活动方面更突出。
3.记忆。在记忆方面,差异也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记忆类型的差异。女生擅长于形象记忆、情感记忆和运动记忆;而男生擅长逻辑记忆。同时记忆可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女生因记忆容量大而占优势。而在长时记忆中,对于机械、形象的信息,女生占优势。对于抽象、理解的信息,男生占优势。二是记忆过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识记方面,而识记方面又可分為无意、有意识记忆和机械、意义识记两个角度。从无意识记、有意识记的角度看,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女生的记忆能力都优于男生;在青春发育期开始之后,女生的无意识记优势逐渐减弱,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的有意识记也逐渐优于女生。从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角度看,一般而言,女生的机械识记能力优于男生,而男生的意义识记能力优于女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的意义识记优势却逐渐增强。
4.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可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三个方面。口头语言方面,婴幼儿期,女生比男生说话早2—4个月;上学前,女生的词汇量明显大于男生,同时他们的发音清晰时间、语言的连贯能力都优于男生。女生在口头语言的特色方面有更明显的流畅性和情感性,而男生更富有逻辑性和哲理性。书面语言方面,女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发展更快,但是不如口头语言显著,而男生的逻辑性和哲理性比口头语言更明显。身体语言方面,女生面部表情丰富,会用微笑来表现处世态度,而男生更多的用微笑来表示自信和大度。
二、男生女生心理差异的原因
1.生理因素。男生女生的大部分遗传特性是相同的,不同的只占少部分。分三个方面:一是大脑结构不同。二是生理机能不同。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会在体征上表现出基本的差异:女生生理发育比男生早,速度也快,因而成熟较早。三是神经机能活动特性不同。男生反应快,综合能力强;女性反应慢,对事物的细节迅速辨别的能力较强。
2.家庭因素。斯坦福大学的埃莉诺·麦科比在1990年4月《美国心理学家》刊物上发表了她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发展主要受同龄伙伴交往过程中的社交结构的影响,而无论男生女生都喜欢和同性伙伴玩耍,不同性别的儿童小群体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交际准则,这也就成了造成性别心理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孩子出生,他的一切就围绕着性别展开。如果是女生,她的名字便会有文静、秀丽、温婉之意;如果是男生,他的名字便会充满阳刚、活力、才能。家长给女生购置的衣服多是暖色系;给男生购置的衣服多是冷色系。父母对女生总是倍加呵护,对男生却是任其自由成长。
3.学校因素。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占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小学阶段的女生,她们的智力、感觉、记忆、语言能力都优于男生,女生学习成绩几乎包揽全班前几名的情况很常见。到了中学,男生的聪明、具有创造性的特点逐渐显现出来。中学阶段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发育期阶段,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尤为敏感,特别是女生。高中阶段是男生女生心理差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智力因素、思维方式和传统思想的束缚,多数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女生适合读文科,男生更适合学理科。
4.社会因素。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思想。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在其影响下,许多家庭便有了“重男轻女”的思想。性别差异在社会风气的带领下也愈发严重。
三、因性施教的实施策略
(一)学前阶段
学前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性别角色产生重要影响。在幼儿园教育中,女生因乖巧、整洁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而男生却因调皮、邋遢而遭受老师批评。为了减少男生女生心理差异,应当从以下两点做起。
1.端正性别意识。作为家长,应当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对于幼儿园来说,幼儿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男生女生今后的成长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所以只有树立了正确性别意识的幼师,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视同仁,使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2.注重自身言行。父母总是说“男生女生都一样”,实际生活中又总是对孩子抱怨,给孩子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因此,家长对男生女生都应表达出自己的耐心和温柔。
(二)小学阶段
在小学阶段,女生学习成绩普遍比男生好,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性别心理差异中的智力因素和识记能力。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改善这样的状况呢?
1.擺正教师心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男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多让男生回答问题,让他们有被关注的感觉。而在表扬方面,也应多表扬男生聪明、机智、创新强。
2.创建平等氛围。如何创建一个真正平等的氛围呢?教师在教学中,要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课堂上给予每一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进步,增强自信心,从而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初中阶段
初中许多孩子出现了青春期逆反心理。教师和家长该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孩子呢?
1.安抚学生心理。初中生正处在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身体发育的高峰,自我意识和智慧的增长期,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因此极易出现种种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此时教师面对女生学业上的落后应多些鼓励和安慰;面对男生行为上的叛逆多些宽容和理解。而作为家长来说,应鼓励女生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培养男生发展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锻炼他们一丝不苟的精神。
2.注意说话方式。考试前后是学生心理波动较大的时期,这时有必要采取谈话进行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对待女生应多采取鼓励表扬的方式,对待男生则应采取激励鞭策的方式。
(四)高中阶段
高中的男生大多重理轻文,女生大多重文轻理。我们不能仅仅指望改革就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改革是个好的开始,但它只能改善现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思想更新换代。家长总认为,女生应该学文科,男生只有学理科将来才能学以致用。这种定式思维便决定了许多孩子的未来。但现如今的社会,并不是那远古时期的男权社会,女性在社会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总认为,女生学不好理科,而学文科的男生没有阳刚之气。所以教师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视同仁,转变思想观念。
2.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在发育过程中存在一些心理困惑与不安,一些猝不及防的正常心理和生理现象时时困扰着他们。男生和女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在此时的体现已十分明显。学校应当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孙云晓,赵霞.基础教育需要因性施教[J].河南教育,2010,386(10):26-27.
[2]胡江霞.论“因性施教”及其实施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05):103-109.
[3]任亮,刘正萍.论儿童性别心理差异的成因与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Gender Characters
LIU Jing-qiu
(College of Art & Communication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Hubei 443000,China)
Abstract:Man and woman are both biological entities of the human fertility and social entities with spirits,personalities and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However,th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both gender will be embedded in different respects,such as intelligence,feeling,memory and language ability,which has bee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revealing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mentioned above and discussing how to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gender in four stages,which are preschool,primary school,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Key words:boys and girls;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g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