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7-03-20 19:49邓小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法律信息化

邓小红

摘要: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大的推动了当前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在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同时,各大高校也在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度,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字:网络信息化;高校;教学模式;思想道德;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047-02

一、网络信息化时代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通过互联网资源可以达到共享,教育资源亦如是。而教育资源却与其他资源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教育资源来之不易,往往是很多人甚至是几代人的智慧结晶;其次,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事业,需要长期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国家发展。

中国的信息化教学也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自1994年中国开始重视信息教育基础设施起,各大高校开始重视信息化教育。例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网络信息化远程教育的试点学校,开始面向全国开展教育活动,对全社会提供高校优秀教育资源。虽然我国现如今的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就目前的整体教育情况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我国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加快构建教育教学信息化环境。本文从网络信息化出发,浅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多数高校教育体系的基础课,同时也是必修课。该课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行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是非分辨能力和自我修养,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知识,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当前网络信息化的冲击下,与其他课程相比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课程本身吸引度不高,理论难以转化为实践。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虽然经历数次修订,内容也在不断地增加和更新,但其课程的实践性不高,内容过于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们从小学开始,到中学甚至大学,思想道德修养在每个阶段都是必修课,其中不乏重复的部分,许多内容学生早已耳熟能详,听起来毫无新意。并且课程教材的内容过于强调知识性和系统性,从概念到概念,从思辨到思辨,对复杂繁琐的社会现象无法做到详尽的解释,从内容和形式都无法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再例如法律基础部分,其内容全部是基础法律的知识,互相之间没有联系,也没有实际案例和实践来应用,仅通过单纯的教学学习,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基础的法律常识,根本做不到普法学法的目的,更谈不上懂法用法和法律精神培养的最终追求。造成这种现象有诸多原因,但主要的原因还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当时热点问题联系不够,容易将理论和实际脱离;另一方面,现在是网络信息化社会,信息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

第二,教学模式陈旧,考核方式不合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教学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成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决策者,但该课程是一门实践较强的课程,大多数高校没能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考核体系。尽管现在多数高校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进行改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大班教学,经常就是老师上课只管讲课而不管学生听了多少,学了多少;教学内容重点讲解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测评考试时则以学科知识记忆为主,学生经常就是“上课听,下课背,考时用,考完忘”。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仅仅是一种形式教育,无法适应现代网络信息化教育的要求和大学生思维活跃的现状。

第三,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我国现在从小学到中学阶段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考试,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要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性,无法进行充分地讲解,加上学生较少的社会经历,中学生很难就书本上的知识对政治课内容和内涵有深刻的了解。这样,从小学到中学为了考试而对政治课的死记硬背,产生的厌倦感到大学时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许多大学生便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开始忽视。在大学生就业日渐困难的今天,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而对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种政治课程没有投入过多的考查,导致大多数学生形成了轻视政治课的思想。

三、信息化时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法律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学生开始重视思想和法律的学习,是当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扩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新局面的必然途径。

(一)讨论式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讨论式教学模式指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话题进行交流,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讨论式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学习,而且老师在选取教学资料时不仅要围绕教学主题,还要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共鸣,这样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更好地展开后期的教学活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学生的讨论很重要,但是老师的指点和引导也同樣不可或缺,这样会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得到了更大的教育,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案例分析,实践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不仅是在传授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实践教学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要敢于实践,勇于实践,使同学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完善自我。老师教学时应该多引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思想道德教育案例应以成功案例正面引导学生为主,并进行分析和学习。案例选择尽量贴近现实,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真实性。

(三)教师通过自身经验进行平等交流

教师对学生具有直接性的影响,教师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真实和真诚。在许多重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上,我们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经历给予学生一定的参考,这会对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开拓网络空间,形成网络教学环境

开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教学平台,为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桥梁,使该网络教学平台成为学生与老师交流的一个新的载体。由于现在处于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教学平台具有高效、平等、自由、开放等网络的特点,又有学生热衷话题的讨论,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将会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成果更上一个台阶[4]。

四、总结

总之,在网络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探索,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清当前课程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在不断更新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思考:一要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二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在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道德教育最终目的的实现取决于学生是否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否真正地在实践中应用。高校在遵循教学规章内容的基础上,应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大胆尝试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新时代“四有”青年。

参考文献:

[1]王冠.网络信息化时代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03):45-47.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Mode i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Era

DENG Xiao-hong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hich greatly promote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network at the same time,universities are also increasing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mod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resents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in the information era.

Key words:network inform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 mode;ideological and moral;legal basis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法律信息化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