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珍玉
(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风险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降低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1]。在本次研究中,安徽省儿童医院采用风险护理模式对14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儿进行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安徽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28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普通组和风险组,每组各140例患儿。风险组患儿中有男性84例,女性56例;其年龄在4岁至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1±2.16)岁。普通组患儿中有男性80例,女性60例;其年龄在4岁至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09±2.71)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在治疗期间,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预防压疮护理和输液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组患儿进行风险护理。护理方法是:1)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性格特点及家庭基本情况,并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对于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患儿,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其情绪的变化情况,耐心地与其进行沟通。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告知其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消除其紧张感和恐惧感。2)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自我安全意识薄弱。护理人员应在其床头设置防坠床、防跌倒等警告标识,并反复告知患儿家属发生意外情况时应立即按呼叫铃或急救铃。3)对于心衰患儿和冠心病患儿,护理人员应保持其排便通畅,防止其因用力排便而发生心跳骤停。在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前,先对其心肺功能进行评估,并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必要时可使用输液泵对其进行输液,以防止其因输液速度过快而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2]。在输液期间,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注意观察其是否发生不良反应。4)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介绍医院内各科室及安全通道的分布,并带领其熟悉院内的环境。5)护理人员每天按时检查患儿病房内各类治疗仪器是否缺失,详细记录药品和抢救用品的消耗情况,并及时上报和补充。6)护理人员定时到患儿病房内对其进行巡视,每天对其病情评估一次。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对症处理。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3]。
采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接受护理期间,普通组患儿中有4例患儿(占2.86%)发生非计划拔管,有4例患儿(占2.86%)发生输液时药物外渗,有5例患儿(占3.57%)发生跌倒,有1例患儿(占0.71%)发生烫伤,有1例患儿(占0.71%)发生喘憋,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0.71%(15/140);风险组患儿中有1例患儿(占0.71%)发生非计划拔管,有1例患儿(占0.71%)发生输液时药物外渗,有1例患儿(占0.71%)发生跌倒,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2.14%(3/140)。风险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普通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
普通组患儿家属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满意者有85例(占60.71%),为一般满意者有35例(占25.00%),为不满意者有20例(占14.29%)。普通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5.71%(120/140)。风险组患儿家属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满意者有103例(占73.57%),为一般满意者有33例(占23.57%),为不满意者有4例(占2.86%)。风险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14%(136/140)。风险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普通组患儿家属(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
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病情严重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儿多存在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其猝死率较高[4]。为了探究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儿进行风险护理的效果,笔者对在安徽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28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儿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风险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普通组患儿,其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普通组患儿家属。
综上所述,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儿进行风险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
[1]陆雯静, 李海燕, 卢菁,等.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多中心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6, 30(6):673-675.
[2]严文娟, 孙欣, 孙俊娟.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8):125-126.
[3]贾丹丹.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16(b04):178.
[4]王欢.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A02):115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