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日安
摘 要: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现代立体交通高速发展,梧州再度成为区域交通枢纽。曾经是江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工业文明激烈碰撞千年商埠;也是近代孙中山民主革命试验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挺进广西桥头堡;广西最早中共支部―—梧州支部在这里创建;现从人文、历史、社会多角度、深层次释译这片神奇的土地。一、梧州从古代农耕文明到江河文明。二:梧州的独特地理位置,成为广西近代工业发祥地 ,公元前至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苍梧王赵光建苍梧王城,为梧州建城之始,至今已有将近2200年的历史。?三:?中共梧州支部的产生历史背景。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根据党中央指示,革命斗争由城市转移到广西各地及农村。1929年12月11日韦拔群、张运逸、李明瑞、邓小平等革命家发动著名的威震南疆的龙州起义、百色起义,开辟左、江革命根据地。
关键词:江河文明;海洋文明;工业文明;激烈碰撞;千年商埠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现代立体交通高速发展,梧州再度成为区域交通枢纽。曾经是江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工业文明激烈碰撞的千年商埠;也是近代孙中山民主革命试验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挺进广西桥头堡;广西中共最早支部——梧州支部在這里创建;挥师北伐的孙中山曾三次驻节梧州。现从人文、历史、社会多角度、深层次释译这片神奇的土地。
一、梧州从古代农耕文明到近代广西工业文明发源地
江河文明是农耕文明的载体,其特征是原始崇拜:对土地崇拜,氏族首领崇拜,家畜禽崇拜等,体现古人的朴素唯物主义人文思想的价值观。木、火、土、金、水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认识自然解释自然世界观和方法论,主导中华文明几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演绎出伟大中医思想。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及其相互之间关系。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即所谓“五行大系”。还寻求和规定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统摄自然与人事。人在天中,天在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人交相生胜。“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也是对自然环境敬畏与尊重。梧州早在四、五万年前人类就在这一带休养生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完成统一中国,开疆拓土。向岭南地区发动进攻,“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进一步统一岭南,派大军南征.而湖南和广西交界处最便捷的道路崎岖,湘江和漓江又互不相连,给行军、运粮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运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如开凿连通了漓江、湘江两河,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秦始皇命令史禄在湘江上源和漓江上源之间修筑一条运河,这就是灵渠。统一是当时至高无上的中央集权。
灵渠史称“湘桂运河”,又因在广西兴安县境内而称兴安运河。灵渠分南北两渠,南渠注漓水,北渠注湘水,正所谓“湘江北去,漓水南流”。灵渠由于设计巧妙,世界上最早航运船闸鼻祖现仍依稀可见,当时一年四季均可通航。是最早沟通京杭大运河,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南北大通道。也是中原文明与岭南文明交流、融合纽带。如馆藏文物,1980年梧州倒水镇达坡村(公元420年)南朝墓出土青瓷骑士俑:武士骑马,身穿短袍,腰束带,手执彊绳,二俑在后,一俑在前,双手扶马,形态迫真。说明很早以前这里人们解决温饱问题后,寻求对外交往与融合的合理内核。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于广西梧州及今广东封开一带设广信县(辖苍梧郡),宋时广信以西称广西,广信以东称广东,两广因此而得名。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梧州已成为岭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两广总督,北有桂江(漓水)经灵渠通湘江连接长江水系。横贯两广的岭南母亲河——珠江的主流西江,穿郡城而过。统领这一大片南中国土地的首府广信,西江上溯云贵川,下达粤港澳。因而梧州其地理地位得天独厚,十分重要。
二、马克思主义在梧州传播
中国人正式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是远渡西欧或经由日本中转的,属于翻译性介绍,中国先进分子充当了先锋。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日本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力。一些在日留学的先进分子不同程度地受此影响,开始翻译日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著作。中国留日学生最早创办的刊物《译书汇编》于1900年12月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创刊号登载了日本有贺长雄的《近世政治史》的中译文,文中写道:“1862年,各国工人领袖均集于万国工人总会。”该文还做了进一步阐释:“西国学者悯贫富之不平等,而为雇工者往往受资本家之压制,遂有倡均贫富、制恒产之说,谓之社会主义。”这是中国报刊第一次介绍社会主义和马克思领导的第一国际。1902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湖南留日学生赵必振译、幸德秋水著《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高度赞扬马克思的主张;1903年又出版了福井准造的《近世社会主义》,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著作及其学说的主要内容。1903年8月,浙江留日学生主办的《浙江潮》第6期发表了《最近三世纪大势变迁史》,预言:“吾视十九世纪之末,二十世纪之初纯乎社会主义之世界矣”。同年10月,第8期发表署名“大我”的《新社会之理论》一文,认为“社会主义者,将以增人间祉而消除其厄难也,“今社会主义之披靡欧美,如雷奔电掣山摧海啸之奇观者,非共产主义与极端民主主义乎?”这篇文章是由中国人自己撰写介绍社会主义,并且最早给社会主义很高评价的作品,对当时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重要意义。1907年8月,由张继、刘师培等人发起,在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社会主义讲习会,翻译马恩论著,并在东京创办了《天义报》,翻译的恩格斯1888年为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所作序言。此外,《江苏》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介绍。这些译著的刊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燎原之星火。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2.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两次鸦片战争中均失利,而不断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震惊中外太平天国运动,发起于广西桂平金田村,封王定制于蒙山永安州,定都天京(今南京)。3.中国新思想萌发,魏源、林则徐等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中国近代化起步、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中国近代工业、科技、教育起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40年鸦片战争让中国踏上了百余年的屈辱之路,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国家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当此之时,中国的先进分子勇于担当,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方案。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才正式传入中国,在中国报刊和书籍中,开始出现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其有关著作和思想,马克思主义逐渐被引入中国。梁启超相继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一系列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是第一个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时也有意识无意识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孙中山较早地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做了一定宣传工作。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影响,1921年10月17日孙中山第一次驻节梧州,在省立二中(今市三中)发表了题为《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的演讲,号召北伐,标志着播下了国共合作的种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为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震惊了世界,也震惊了沉睡的中国。中国由此逐渐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并开始以它们为指导走上新的救国道路。1949年,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时提出的一个著名判断。它以形象化的说法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中国共产党真正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以它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从1917年十月革命后开始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前进。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梧州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曾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共同合作,开展反帝反军阀的斗争.他们合作的时间虽然短暂,却建立了伟大的友谊和光辉的业绩.1924年9月1日,国共第一次合作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周恩来到广东担任中共两广区委常委兼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公开身份是国民党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秘密到梧州,对广西革命运动和党团建设作了重要指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和转换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作为国民党领袖的孙中山和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毛泽东,各自从本党、本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了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反映本阶级利益的农民观。这两种农民观,分别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农民观和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农民观。前者具有革命的局限性、落后性和妥协性,后者具有革命的彻底性、目标性和全面性。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民主革命不可能彻底解决旧中国的积贫积弱核心问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社会国度里进行民主革命,其革命只能杯水车薪,也就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的革命彻底性、全面性、目标性才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1925年10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梧州创建的——中共梧州支部,就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刚成立一个多月就发展到3个中共支部,党员由开始7、8人发展到20多人。1926年12月中共梧州地委下属有7个支部,党员68人(不含调离梧州的)。当时,广西是实行孙中山“联俄、容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模范省,人民群众逐渐安居乐业,社会经济逐漸得到发展。当时正如《李宗仁回忆录》描述:“和广西的新局面颇能相得益彰,瞻望全国大势,我们革命形势定鼎中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国民党想利用共产党改组它本身,以求重新焕发党的活力,实现三民主义的奋斗目标;共产党想依靠国民党来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促使民主革命的目标早日实现。合作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的。本次合作没有有效的合作机制。共产党方面靠组织纪律和来自于共产国际的压力来维持这种党内合作,国民党方面靠领袖权威来推行。所以在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各种反共活动高潮迭起。因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一次没有牢固基础的策略性合作。中国革命中,共产党统一战线发挥着极大作用。中共在合作过程中处理两党关系的策略很不成熟,未能正确把握中国特殊国情下阶级关系的变化规律,不能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各种问题,成为导致合作失败的重要因素。国共关系的变化深受当时中国社会矛盾性质的影响,分裂是必然的结果。土地问题、党内合作方式、中共也受共产国际错误指导的影响的右倾做法是导致分裂的最重要因素。本次合作在工、农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基础上,结合国共两党自身的发展,在当时,国共合作整肃匪患,扶助工农,协理民生诉求,广西已实现统一,两广也统一于国民政府之下,国民革命取得初步的胜利。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程看,“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是最明显的特征。国共两党必须加强合作,才能发展自己,振兴民族。
参考文献
[1]《中共梧州地方历史研究》中共梧州市党史研究办公室编.
[2]《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著。《梧州古今》梧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