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次高危性行为就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进而在身体上陆续出现一些类艾滋病症状。然而,经过一次次检查,结论都是“HIV呈阴性”,这就是最近备受关注的“恐艾症”患者。在排除患上艾滋病的可能性之后,疑虑的焦点又被转移到“未知病毒”,“恐艾症”患者的称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现在他们被称作“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未知病毒”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连最权威的流行病学家也无法解答,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心理学家试图从心理学层面寻求答案,他们认为,所谓的“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其实是心病了,而不是身体病了。
他们为什么觉得自己有病
疑问1
“自述艾滋病毒感染者”表现近似疑病症
对于“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的状况,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心理专家王彦玲并不陌生。在临床上,她碰到过各式各样怀疑自己得了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的患者,其中也包括怀疑自身感染了艾滋病的求医者。“这类人通常都有过不洁性行为,因此很紧张,总是担心自己被感染,反复去做检查,当结果显示他们没感染艾滋病的时候,他们和常人的反应截然不同,不会因为没被感染感到高兴,反而怀疑报告拿错了或医生搞错了,然后周而复始地奔波于不同的医院去检查。这就是典型的疑病症的表现。”王彦玲说。
疑病症是疑病性神经症的简称,病人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患了某种躯体或精神方面的疾病,但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医生的解释或检查都不足以消除病人的看法。王彦玲表示,根据媒体报道对“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的描述,他们的状况符合疑病症的特点。
“疑病症患者往往会将身体的一些不适放大,像‘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起初可能只是感冒引起的嗓子疼,却被无端地和艾滋病联想到一起,让自己整天寝食难安,进而出现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这些情绪让人变得消瘦、乏力,而身体上的这些变化又会被当作患病的‘症状。”
“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普遍反映有肌肉跳动的症状,王彦玲解释,肌肉跳动其实并不是艾滋病的典型症状,在神经症患者身上反而更常见。“它是典型的心理作用,是心因性的一个症状,和焦虑有关。”
“疑病症”患者通常都有一定的人格基础,王彦玲解释道,“这类人容易紧张,爱焦虑,而且对自身很敏感,有些还带有强迫色彩,他们追求完美,不易受到外界干扰,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甚至带有一些偏執色彩。”
疑病症让心理专家也头疼
王彦玲告诉记者,早在上学的时候,她就被“教诲”过,疑病症是一种非常难以治愈的神经性疾病。“疑病症不仅仅局限于艾滋病,还包括癌症疑病症患者、高血压疑病症患者等等。艾滋病的诊断结果是比较明确的,阴性就是阴性,阳性就是阳性,因而艾滋病疑病症患者对疾病还能‘心里有数。但有些患者比如持续的腿疼,医生又查不出问题,诊断无法做到非常明确,患者就会坚信自己‘有病。”
王彦玲说,疑病症患者让人头疼的一点在于,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身体上的不适是心理造成的,他们绝对不会主动求助于心理医生,甚至会对试图帮助他的心理医生相当排斥。“对待这样的病人我们要讲究一定的技巧,首先,要耐心倾听,病人有时候自述求医过程会不停说上一两个小时,我们尽量不打断,耐心地给病人足够的自述时间。其次,坚决不能说‘你没病。疑病症患者的特点就是坚信自己‘有病,如果对他说‘没病,他马上就觉得这个医生水平不行,会变得很反感,甚至抗拒治疗。心理医生要和疑病症患者达成充分的信任,问诊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一些动作达到这个目的。比如有的病人说自己背疼,此时心理医生就要做一些检查或安抚的动作,表示你‘认同他的主观感受。当病人信任你的时候,再去影响他,就会有效果了。”
疑问2
为什么大家都出现相同的症状
癔病:会传染的心理疾病
“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的另一个特征是群体性。这个群体有自己的QQ群和网站,大家在这些平台上交流病情,发现彼此有很多相似的症状。即便是初发患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上也出现了与其他“病友”类似的后期症状。
针对这一情况,王彦玲分析,“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这个群体是带有一种癔病色彩的。癔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症,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癔病通过互相暗示而具有传染性,比如一个班级里有个孩子打针后肚子疼,当其他同学得知后,也相继出现了肚子疼的症状。同样,‘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之间也会通过一定的心理暗示,让大家都产生相同的症状。”
新闻回放
从2009年底开始,陆续有媒体报道,包括广东在内的六省市出现怀疑感染某种“未知病毒”的人群,这些人往往身体出现相似症状,如皮下淋巴肿大、关节响、肌肉跳、乏力等。这类人群中多数发生过高危性行为,因此最初怀疑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所致,但检查结果均呈现阴性。这批“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者”随后引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注。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曾两次针对这一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将样本送往美国检测,结果都指向HIV检查呈阴性,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可排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同时,检测结果还显示也未查出所谓的“未知病毒”,而且该人群所述疾病也不具备传染性和聚集性。然而,该人群并不认可这一论断。专家指出,患者认为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未知病毒,更多是一种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