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凡
摘 要:本文以我国当代美术的历史变革为大背景,收集分析了自清末以来发生在山西地域内油画发展各时期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以及生活工作在外地的山西籍油画家和在山西成长的油画家的代表作品,总结出山西油画发展各个阶段的现象及文化定位,推进地域文化和我省油画创作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山西油画;发展特征;探究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173-01
一、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山西油画的启蒙期
(一)清末油画的引入
明清时期,油画作为一种外来艺术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第一阶段以西方传教士的流入为主,第二阶段以中国留学生的学习和引入为主。早期的油画主要是传教士宣传教义的载体,是服务于贵族阶层的。20世纪初随着西方的殖民入侵,大批中国有志青年意识到要想救国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思想,于是远赴西洋去学习,希望学成回国可以重振家园。在当时来说,山西相对比较闭塞,对于新文化的引入比较迟缓。
(二)民国前后留洋学习油画
20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西方文化被广泛传播,人们的思想从封建教条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外面的世界。这一时期,大批学子留学海外,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学习油画的杰出艺术家有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這一时期,山西杰出油画家卫天霖留学日本八年。卫天霖先生是山西历史上第一位公派留学生,东渡扶桑,先考入日本川端画学校,后考入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系。1928年学成归国,终身从教和创作。他创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他的绘画既有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又有中国传统美术的装饰性特色,形成自己浓郁、绚丽、凝重的独特风格,成为西方油画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一座绕不过去的高峰和色彩大师。
二、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山——西油画的过渡期
(一)建国初50年代学习前苏联风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针。因为油画的写实技法使油画在这一时期比别的画种受到更多的重视。为了普及油画,提高我国油画水平,在五十年代初就开始选派留学生和进修生赴苏联学习,并且聘请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教授在央美开设油画班。这一时期山西杰出油画艺术家苏高礼先生作为山西首位留苏艺术家,在列宾美术学院中思维活跃、画风阔略的梅尔尼科夫壁画工作室学习,养成的是雄健一格的艺术追求,对大画的结构多有从容的把握。回国之后,他将梅派擅长画大画的能力用在风景写生中,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出手不凡的意境。
(二)60年代前后山西美术院校的建立
60年代初期,可谓是山西美术的发展期,这一时期,山西成立了专门的美术院校。1958年成立山西艺术学院,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四个专业,1959年开始招生,1962年下马转而成立山西大学艺术系,共有音乐和美术两个专业,1963年开始招生。专业的美术院校为山西系统化地培育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山西油画艺术初露锋芒。这一时期,山西油画以写实主义为主,代表油画家有武尚工、王艾小、刘建平、叶振兴、陆刚、於平等。
(三)文革期间油画的单一性状况
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艺术的打击,艺术受到政治的干预,山西油画这一时期发展单一,艺术形式、艺术语言与表现内容都被制约,表现内容多为英雄主义题材,艺术表现形式为“红、光、亮,高、大、全”。文革期间,个别老师受到打压,文艺环境压抑、缺乏生机。
三、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当代——山西油画的成熟期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思潮新观念涌入国门,也为山西美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山西美术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三个繁荣期。这一时期,山西油画发展迅猛,各种思潮艺术形式争奇斗艳,一片繁荣。美术工作的组织机构,民间美术机构相继成立,文化氛围浓厚。这一时期各种画展的举办也为艺术家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了一个积极有效的平台。“出作品、出人才”举办展览,是新时期山西美术发展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年来,由省美协参与举办的主要大型美术作品展览有个人展览、进京或赴外交流画展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达40余次。我省艺术家也积极参加全国画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一时期山西整体社会美术文化资源形成了从未有过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
四、结语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世界艺术形式多种多样,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艺术格局,中国油画如何走自己的道路,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何在国际艺术潮流中不随波逐流,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尖锐的关键问题。油画作为一门外来艺术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我们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入自己民族化的东西,让油画具有中华文化意识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审美情趣,使中国的油画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而油画地域性又是油画民族化进程中的显著特征,也是必然结果。所以,在以后的创作中,我省应该更加注重表现本省的文化特色,形成本省区别于其他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刘淳.中国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2]范晓杰,张莹,张德禄.山西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