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藏族祥巴艺术的创新性探析

2017-03-18 12:49秦安建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佛经木刻版画

秦安建

摘 要:当代藏族“祥巴艺术”是当代艺术家根据传统木刻佛经版画的基础上,遵循独立的艺术创作而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版画艺术形式。祥巴艺术家通过造型、材料和技法等形式创新,并通过丰富多样的创作题材讴歌藏族人民的生活,不仅拓宽了版画的创作技法,丰富了版画的语言形式,而且使原来佛经版画的宗教传播功能转化为满足人们欣赏的审美功能,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祥巴”,藏语音译,原本是指藏族传统的木刻佛经版画,而当代藏族“祥巴艺术”是当代艺术家根据传统木刻佛经版画的基础上,遵循独立的艺术创作规律而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版画艺术形式。2004年,阿坝师专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的一群艺术家通过潜心研究,次年诞生了一种新型藏族版画——祥巴,成为我国现代版画艺术的一朵奇葩,自2005年在第十七届全国美展亮相,以及后来在北京、上海、台湾等多次专题展览之后,很快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生产活动,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和发展的动力。当代藏族的祥巴艺术缘何如此出彩?因其独特的创新性。

一、艺术形式的创新

当代藏族祥巴艺术艺术家以传统木刻佛经版画为基础,主动追求形式语言的创新。祥巴造型语言以传统佛经版画的线刻为基础,以传统唐卡浓郁的色彩为参照,视觉图像的造型突破了传统木刻佛经版画图像以线造型的局限,由单纯的线刻到线面结合、从传统的烟墨和朱砂的单色到五彩缤纷的色料,以及神佛造型从传统的“三经一疏”造像量度经典到形体自由夸张。除此之外,还借鉴现代版画艺术强调光色、肌理等表现手法对一些图像进行特殊处理,体现了艺术家观念的解放和个性的张扬。

为了更好的体现藏族祥巴的特色,在用色方面,祥巴艺术家坚持传统用色基础,并吸收现代版画表现元素,尤其是对光色的借鉴,强调色彩独立的审美意义。艺术家采用天然矿植物为专用颜料,这些颜料过去仅在唐卡、壁画上运用。因为人工合成颜料的耐光、耐候性较差,容易因光化学反应被氧化而褪色变质。矿物颜料是从天然晶体矿石提炼出来,植物颜料主要提取自比较罕见的花草、树皮等,其特点是色彩绚丽厚重、耐光耐热,增加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保存寿命。在材料方面,祥巴创作采用藏纸,色彩使用、印刷技术与藏纸特有的肌理巧妙结合。藏纸以狼毒草、沉香等植物为原料,经过数十道制作工序加工而成,具有质地坚韧、耐折耐磨、不怕虫蛀鼠咬、不易褪色等特点。传统藏纸只用在档案书籍印刷,却很少用于绘画创作。祥巴艺术家大胆创新使用藏纸作画,往往根据画面的需要,把藏纸的肌理、厚薄、凹凸进行巧妙地处理,使线条、色彩和图形更加生动。

二、创作题材的拓展

在藏传佛教中,佛陀讲的经都是有益众生的,所以数量越大看的人越多当然是更好。凡刻印佛经大都附有佛画插图。佛经版画的内容主要为佛传图,往往造型严谨、雕刻精细。印经院规定:印制《大藏经》一律用朱墨,以示尊敬,其余则用黑墨。佛像造型必须按照“三经一疏”造像量度经的严格要求,一些人物、动物和器物等也都有严格的要求,不得擅自改样。

当代藏族祥巴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载体而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不同的视觉经验和审美理念对当代藏族人民生活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当代藏族祥巴在题材内容方面摆脱了传统藏族宗教木刻印经的题材限制,强调对现实题材内容表现,通过丰富而广泛的民族生活题材,描绘当代藏族人民的生活,体现着开放的意识与时代精神面貌。我们可以从相关作品如《大悲观音咒》、《菩提心》﹑《吉祥三宝》、《羌姆》等表现藏民神圣而崇高宗教信仰;《大地·阿妈》、《嫁装》、《和谐雪域》、《藏戏》、《放飞吉祥》则富有生活气息;《卓克基》再现康巴民居建筑群;还有《本性》﹑《欲念》﹑《慧根》表现作者对人性的诠释。祥巴艺术家通过丰富多样的创作题材讴歌藏族人民的生活,作品雅俗共赏,饱含浓浓深情。

三、传播功能的转化

佛经的插画把经文变为图像,以图解文,其目的是为了广泛的传播。因此,传统木刻佛经版画是宗教传播功能,对于弘法传教的重要功用。现代祥巴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充分吸收藏族传统艺术的符号和制作技术,并融合现代美术的创作观念和方法,通过独特的语言形式表现出当代藏民的精神面貌,表达艺术家对生命的体悟和情感表达,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祥巴艺术通过创新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实现了对藏族传统版画的超越式深化,由传统宗教宣传功能转化为艺术审美功能,具有欣赏和收藏的价值。随着现代旅游業的快速发展给藏族祥巴艺术带来更多机遇,祥巴艺术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2014年,藏族祥巴文化产业项目被四川省文化厅列入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之一。目前,四川阿坝州政府以“艺术+旅游”的融合理念、以园区集聚发展模式推动祥巴艺术产业,着力打造藏族祥巴艺术产业,分别在成都、九寨沟等地成立了艺术中心。这些艺术中心除了展示藏族祥巴的原创版画作品之外,还有由企业股权形式等研发生产的丰富藏族祥巴衍生品。

总之,藏族祥巴是以藏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艺术家通过形式语言的创新,以及对创作题材的拓展,不仅使传统佛经版画转化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拓宽了版画的创作技法,丰富了版画的语言形式,充分地展示出藏民族版画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才彬.藏族祥巴(版画)的研究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4).

[2]孙涛.藏族祥巴木刻的制作及艺术特点[J].大舞台,2012(04).

猜你喜欢
佛经木刻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美丽的佛经故事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国情?家国梦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为革命而“新兴”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推销有方
推销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