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休闲游憩功能的绿道规划策略研究

2017-03-18 23:30刘梦婕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河伯郊野九龙

刘梦婕

摘 要: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加速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很多地区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对休闲游憩绿道研究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其建设意义,阐述了其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的特殊作用。同时针对其地域特色提出了建设的具体思想。

关键词:绿道;地域性;广东;珠三角

中图分类号:TU98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188-01

一、綠道概念阐释

1.绿道。绿道是沿诸如溪谷、河滨、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人工走廊所建立的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线型开敞空间。具有绿色通行、游憩健身等多种功能。

2.休闲游憩绿道。随着休闲社会的到来,现代休闲功能已经成为绿道的重要功能。休闲游憩绿道,兼具休闲、游憩和通勤的功能。

二、休闲游憩绿道的建设意义

休闲游憩绿道能够延伸、覆盖整个区域,将各系统相连,提高游憩资源的可及性,增加线性游憩场所。休闲游憩绿道在维护自然风光,保护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及促进旅游增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九龙镇旺村、洋田村绿道规划策略

(一)现状资源概况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中部东侧边缘。2006年后,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现有的资源有文体广场、现代农业观光园、民俗风情园、郊野公园等。

(二)规划原则

1.地域性.串联本地特色的郊野公园、旅游点、古村落、文物古迹等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尽可能采用本地乡土树种、石材等体现地域特色的材料。

2.社会性.形成以健康生活为前提的、以宜居城乡为目标的绿色载体,提倡公共参与、建设和管理;建成后要开放给公众共同使用。生态原则: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系、风向以及生态承载力特征。

(三)空间布局方案

旺村、洋田村绿道依托现有的项目、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建设一条集追忆岭南民俗、缅怀革命先烈、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果蔬采摘、滨水休闲娱乐等多位一体乡村旅游线。

以旺村文体广场、旺村九龙农庄、革命烈士纪念碑、河伯冚水库、汉华菜场等现状人文、自然资源为依托,通过对现有果园、水塘、耕地等元素的改造、整合利用,开发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荔枝采摘体验、滨水休闲及水上游乐、吃农家菜、观农业风光、作农家活等全方位的农家乐体验。与平岗河区域型绿道衔接,最终形成了三个环形绿道骨架网络。

1.农家休闲游区段。由旺村入口一级驿站至九龙山庄二级驿站,长约2.0公里,其中0.9公里为在现状路面上改造设置2米宽绿道,其余为新修2.5米~3.0米宽专用绿道。本区段串联了旺村文体公园、农家鱼庄、民俗公园、旺村九龙山庄等节点,形成农家休闲旅游线。

2.郊野休闲游区段。由旺村九龙山庄二级驿站至河伯冚水库郊野公园二级驿站,长3.0公里,新修2.5米~3.0米宽的专用绿道。本区段绿道串联了荔枝采摘园、平岗河体育休闲公园、美荔公园、两丫塘民俗风情园、革命烈士纪念广场、河伯冚郊野公园等节点,形成郊野休闲旅游线。

3.驿站。在旺村入口、体育公园、洋夏村设置一级驿站;在民俗公园、九龙山庄、美荔公园、花卉观光基地、农家乐、汉华菜场、河伯冚郊野公园设置二级驿站。具体包括小卖铺、问讯处、行李包管处、医疗点、电话亭、机动车停放点、自行车租赁点、直饮水服务店、室内休息点、室外休息点、公共厕所等。

四、旺村、洋田村休闲游憩绿道主要特色

(一)环保、低碳的宜居理念

目标定位于创造未来的“理想宜居”生活。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上,倡导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功能复合型设施的倡导 ;在文化的宣扬上,注意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二)可游、可居的多功能空间

绿道网将乡村内部的公共空间与外部的水体、山林、景点等区域有机的串联起来,带动绿道沿线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内经济差距减少;改变人的出行方式、行为模式,使人们的游憩、沟通、休闲生活更丰富,幸福感增强,实现低碳和理想宜居的生活。

五、总结

绿道的意义在于探索通往理想生活的路径,是对未来理想宜居的启发与先行,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绿道规划设计理论的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还基本处于探索的阶段,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要坚持中国传统的绿道规划设计思想,做中国特色绿道,进而在深层次挖掘中国传统和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划设计规律,使中国传统的自然和谐关系得以在中华大地重现。

参考文献:

[1]张文,范文捷.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J].国外城市规划,2002(03).

[2]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09).

[3]汪芳,廉华.线型空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华中建筑,2007(07).

猜你喜欢
河伯郊野九龙
“河伯”形象的文化精神透视
九龙口:超然江淮间,敢为天下“XIAN”
遇见九龙口 遇见最美的自己
寻找“九龙子”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终结“九龙治水”
结合南海子郊野公园市政规划咨询设计浅谈城市郊野公园市政工程
人神传说之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