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打造“四大平台”助推群众文化活动的实践思考

2017-03-18 07:50严明杰苏勤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福清市建设

严明杰 苏勤

摘 要:福清市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通过打造“四大平台”强力推进群众文化活动深入铺展。文章阐述了区域群文活动平台建设的做法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四大平台”建设;经验与启示;福清市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236-01

近年来,福清市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作用,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了覆盖城镇和乡村的群众文化活动“四大平台”。

一、基本情况

(一)激情广场大舞台

各镇街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场所,积极组织开展“激情广场大家唱、大家跳”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目前,激情广场文化活动已在我市城乡普及推广,每个小区、各村都有激情广场活动,激情广场活动已成为城乡群众自娱自乐的一个品牌项目。每逢重大节庆日,还通过举办大型歌会、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拓宽形式,丰富内容,提升档次。初步构建了群众参与层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较具福清特色的玉融文化展示平台。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先后组织新年音乐会、“迎元宵”文艺踩街和广场舞联赛等大型文化活动,深入推进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开展。

(二)社区文化大看台

把传统节日与“邻里节”相结合,在各个社区组织开展“端午粽子情”邻里联谊、传统小吃现场品尝、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寄一份包裹,送一份关爱”公益活动,“好邻里”、“魅力小区”评选等邻里节系列活动,同时利用社区休闲公园等场所,组织开展邻里红歌大汇演、楼道技艺大比拼等邻里节互动大联欢,每年都举办数十场社区文化系列活动,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有效促进了邻里和谐。

(三)乡村文化大戏台

通过文化“三下乡”、曲艺下乡、闽剧展演月、侨乡艺术团“一月一主题”系列巡演活动等,把文化活动送到企业、山村、社区、军营,搭建乡村文化大戏台,引导和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抓住各种节日契机,自编自导自演歌颂新农村建设的新成就,歌唱文明乡风新风尚,鼓浓了乡村文化气息。

(四)民俗文化大展台

深入挖掘本土丰富的民间文化底蕴,广泛开展佾舞、宗鹤拳表演、十番音乐、竹编、制陶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展示宣传,组织民间民俗文化节、中华梦乡福清石竹山梦文化节等活动,展示福清文化建设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各镇街也在群众自行组织的民俗活动基础上,对各类民俗活动进行统一梳理,集中一周时间分批举办板凳龙、迎神、游灯、舞龙、舞狮、南少林武术表演以及猜灯谜等极具本地特色的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形成一镇一特色的文化现象。

二、推广成果

在致力打造“四大平台”的同时,福清注重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丰富性,借助“四大平台”,实施“文化惠民乐万家”工程,积极开展“主题文艺下乡巡演”、“高雅艺术走进大众”和“优秀传统戏剧展演”三大系列活动。

(一)主题文艺下乡巡演

组织文艺下乡小分队,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党95周年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主题,精心编排10-12个文艺节目深入各镇街的村(社区)巡回演出,每月演出约5场。

(二)高雅艺术走进大众

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或专业院队,引进高质量的高雅艺术演出,如奥地利世界精粹舞蹈、意大利钢琴家弗拉西斯科钢琴视听音乐会、大型民族管弦乐音诗《孔子》、德国海顿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感受到高雅艺术的魅力。

(三)优秀戏剧展演

挑选民间职业剧团中比较优秀的剧团,并邀请省、福州市以及外(县)市剧团来融参加展演活动,传播闽剧文化。去年更邀请到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国评剧院经典保留剧目《花为媒》来融演出。

据统计,2015-2016年,福清已开展“文艺下乡巡演”106场、“高雅艺术走进大众”23场以及“优秀传统戏剧展演”55场。2016年,福清还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安排250万元用于开展“文化惠民乐万家”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和舆论宣传,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通过舞台艺术活动的开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繁荣公共文化事业作为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瓶颈问题

构建“四大平台”虽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受到了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以下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目前,城区文化活动开展比较活跃,内容相对多样,而农村的文化活动形式还比较单一,多是群众自发在街头巷尾空地组成广场舞活动,文化活动层次不够高,有组织的知识型、科普型、高雅的文化活动开展普遍较少。镇村一级部分主官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开展文化活动比较被动,大多是以完成任务为主,造成群众文化活动缺乏持久性和凝聚力。一些镇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出现相对闲置、资源浪费的状况。同时,城乡、群体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还不平衡,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在如何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上下功夫,以提供更多的文化集纳地。

二是骨干队伍不充足。镇街文化站干部兼职过多、人手不足、人员流动性较大,村居一级基本没有骨干队伍,多依托老体协开展文化活动,人员培训较少或者基本没有,导致部分活动点,活动开展松散,品味不高。城区群文活动虽然有文化骨干,但是队伍也不够稳定,多数都是退休的老同志担任核心成员,在活动组织上、参与精力方面还有欠缺。

三是产品供给不创新。群众对生活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但文化服务产品除纳入地域特色、接地气外,往往还缺乏时代感,与时俱进形式创新还不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全市艺术精品创作和演出的数量与福清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底蕴相比还有较大落差,在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在打造深挖文化内涵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对策与措施

一是创新服务机制。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机制,统筹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探索按需配送服务,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流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采购等方式,参与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促进民营文艺团队、民间文艺社团、社区群众文艺团队和农民自办文化初具规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二是培养文化骨干。抓队伍建设,突出推动镇街综合文化站人员配备,加强基层文化站工作力量。完善行政村(社區)文体协管员队伍建设,健全群众文体辅导员进镇(街)、村(社区)制度,培育广场文化骨干、民俗文化骨干、文体志愿服务骨干等群众业余骨干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文化建设市里有专职、镇街有专管、村(社区)有专人的工作格局和文体活动推动有辅导员、组织有志愿者、参与有爱好者的组织网络。要加强业务培训,分门别类地开展业务文化骨干专题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形成有效的工作力量。

三是打造本土品牌。重视文化品牌培育,不断增强优秀文化的感染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打造文化系列品牌,彰显千年古邑的文化品牌魅力;发挥全国闽剧艺术之乡的品牌影响力,创作一批以福清历史人文为题材、艺术感染力强的舞台艺术精品;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关心,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承和发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扶持推出重点民间文化艺人并加以包装宣传;加强对城乡业余文艺创作人才的辅导和培养,定期举办各种业余培训班,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文艺创作评奖活动,发掘和推出福清优秀的本土作者及作品;扩大文化交流,充分利用中国音协合唱联盟基地、音乐创作基地、北师大写作基地等三个平台,举办各种文化研讨会、学术交流会、文艺汇演、改编传唱福清原创歌曲等,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供给水平。

猜你喜欢
福清市建设
落日
最幸福的小鳄鱼
忆初心 颂党恩金婚夫妻传佳风
福清市老年大学 国画教师林齐松作品展举行
星星的演变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快乐书画坊 福建省福清市实验小学书画展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