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发展新的着力点与新空间

2017-03-18 21:05毛光烈
信息化建设 2017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发展

毛光烈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的颁布实施,全面启动了“信息化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升级”的发展进程,催生信息化发展新的着力点与新空间。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的颁布实施,建立在“我们正处于信息革命”新论断之上的一系列部署的作出,是影响全国甚至全球的大事件,必将使全国乃至全球的信息化发展轨迹与整个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要与时俱进地把握信息化发展的着力点。同时,结合对2016年第三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有关信息的解读,笔者认为信息化发展将有五大新的着力点与新空间。

信息化发展五大新的着力点与新空间

第一,从重点聚焦消费互联网转向重点聚焦产业互联网。前几年,大家也提到产业互联网,但那时产业互联网发展并不快;笔者认为目前与今后才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最好时机。

第二,从信息化供给侧企业为主导的模式转向供需企业双方合作为主导的模式,从而形成企业供需互动合作的新模式。

第三,从聚焦城市转向聚焦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这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要求。信息化企业仅仅聚焦在城市市区,可扩展的原有市场有限了;信息化的农村需求迅速扩大,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需求可能会快速扩张。

第四,从聚焦零散的客户转向聚焦个体与群体客户并重的民生服务。我们经常说信息化要注意个性化,但是没有想到信息化还要注意群体化,公共服务就是面向群体的服务,信息化的公共服务将大有发展空间。

第五,从只聚焦技术转向聚焦技术创新与改革创新。

从重点聚焦消费互联网转向重点聚焦产业互联网

前两年,“互联网+”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消费”的竞争上,即消费互联网上,浙江最“热闹”的要数阿里巴巴;下一轮则将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产业”与“互联网+实体经济”上,即聚焦在“产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互联网”之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重点振兴实体经济,这是个重点方向。

消费互联网以个体消费者为客户对象,产业互联网则以企业为客户对象。实体经济互联网以农业企业、工业企业为主要客户对象,智能种植、智能养殖、智能制造将成为热点与主攻方向。

在第三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专家以及互联网企业大佬都认为,信息化的着力点将转向产业与实体经济互联网。例如,邬贺铨院士认为数字经济的主体就是数字化的工业经济与数字化的农业经济。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经济就是数字化的实体经济。因此,数字经济的主力是企业。马云认为未来属于互联网用得好的企业、地区与国家。从互联网用得好的个人,转向用得好的企业与地区。这其实就是说,产业互联网将决定未来。李彦宏也提出移动(消费)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了的观点。他指出,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已经没有机会再出现“独角兽”的企业了。他是在提醒大家,要在注重发展产业互联网以及实体经济互联网上多下功夫。

此外,从第三届互联网大会透露的信息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产业互联网就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三者结合,它们将成为信息化向各个行业渗透的重要切入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规模将高速扩张。预计至2020年全球的云计算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即从2015年的0.14万亿美元将增长到2020年的1.03万亿美元。

从信息化供给侧企业为主导模式转向供需企业双方合作为主导的模式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要重视什么呢?笔者认为是要重视企业信息化应用。前一轮信息化的弄潮儿主要是互联网技术人士和企业,信息化市场基本是以信息化供给方与个体消费方主导的,传统企业类的客户方介入得不深。下一轮的信息化发展则将是由信息化的企业供求双方深度互动、共创共享为特征,以信息化企业供给方与信息化企业客户方的合作创新为前提。因为,信息化与实体产业是完全一体化融合的,“浅度”甚至“深度”的融合已经不能适应了。

例如,工业制造的数字化是工业制造工艺或配方的数字化,是制造过程各环节进度协同的数字化,是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在具体到产品的智能制造过程中,其数据与工艺、数据与配方、数据与生产进度协同的内容、数字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业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数字化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具体内涵的。在这一阶段,互联网企业是不可能单独提供每家客户企业的“数字与工艺、数字与配方、数字与生产进度协同的内容、数字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等为一个整体”的数字化服务的。

这样,信息化的应用市场将越来越多地被互联网企业与互联网客户企业合作型的“二重奏”创新所占领,互联网企业的“独角戏”表演将逐步退出市场。这种合作模式是技术供给与行业经验的融合,会较以往更多地分化出产业链生态体系构筑的主导者。

在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信息化供给方企业有意或无意侵犯客户方企业的技术与商业秘密。破解之法是把保障客户方企业技术与商业秘密的义务与责任写入双方合作的合同,并认真加以落实,执法与司法机关要更加重视依法加强对企业技术与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

从聚焦城市转向聚焦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环境下,传统的城市与城镇时空距离将会被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与模式将被颠覆。以前的城市规划是将城区和农村分开的,目前代之而起的则是“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新型智慧城市,是统筹协调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是使信息化从主要为城市服务转向为城乡及区域整体的发展服务的模式,这种模式开拓了信息化城乡一体化应用市场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空间。

在這一阶段,第一,城乡同等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将成为主攻方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如果不加快发展,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就会缺乏应有的发展条件。过去,人们总说“若要富先修路”,修的是公路、铁路;而现在首先要修的是“信息高速宽带公路”。第二,城乡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改造与建设也将成为主攻方向。比如供气、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系统都是成体系的。对已经建成的供气等基础设施,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造;拟新建的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则需要采用有别于过去的、信息化的方式去新建。所以,既有信息化对原有系统的改造任务,又有信息化对新基础设施的新型建设任务。第三,城乡一体化的信息惠民服务将成为新的发展空间。第四,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的信息化治理工程与信息化的系统监管具有广泛的需求。

从聚焦零散的客户转向聚焦个体与群体客户并重的民生服务

信息化消费将从只注重个性化消费,向注重个性化与群体性民生消费并重转变。城乡居民的健康消费以及解决“读好书难”、“看好医生难”、“出行畅通难”、“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水、吃放心食品药品难”等需求,将推动信息化群体型、公共服务型的民生消费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智慧安居、智慧城管、MOOCs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乡村网约车、农副产品食品药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监管网络,将大有作为。

从只聚焦技术转向聚焦技术创新与改革创新

信息化既要注重技术创新,又要注重体制创新,进入了双重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信息化的体制创新,就是信息化改革。

信息化改革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这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新提出的一个很基础的、也是很重要的改革任务。因此,信息化改革将逐步与市场化改革一样被重视起来,因为没有信息化的改革,就没有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例如现在存在的数据流通难、数据交换难、数据交易难、数据权益保障难等问题的解决,主要是在于破除体制障碍。我国还缺乏支撑数据交换的基础制度、数据流通管理的基本制度,缺乏侵犯数据权益的可追溯制度。没有基础与基本的制度保障,数据的权益保护与数据交换、数据流通等都将无从谈起。因此,以打破信息孤岛、保障数据合法权益为基础的数据交换、交易、利用制度创新与法律创制,以及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治理体系与治理体制创建的信息化改革必将风靡全国、风靡全世界。

在这一阶段,因为信息化改革,会给信息化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与增长空间。第一,大数据、网络监管的立法將加快,将推动执法能力培训市场迅速扩张。第二,大数据流动、交换、交易与数据权益保护的现代监管体系与制度将进一步加快构建,将推动大数据监管产业加快发展。第三,网络命运共同体现代治理体系的建设加快推进,将推动保障网络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与数据内容安全的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第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开发的提速(2015年中国ICT领域专利申请占全部专利的62.5%),将极大地促进新产品、新服务、新商业模式、新监管方式的创新,将推动新经济及新业态的加快发展。第五,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进一步形成共识。共同的命运将驱动同心协力的治理规则的形成与实施,网络共建、共治、共享的潮流将进一步汇聚,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治理的智库等服务业亦将随之提速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化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