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孕芳华

2017-03-18 19:05汪昶行
新民周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宋元作画书画

汪昶行

父亲作画的随性洒脱赋予他胸中的江山无穷的变化,对于细节,他精雕细琢,倾注了无尽的心力。

家父汪家芳,作为家中老幺,爷爷较宠,一直说“这孩儿,以后是要靠一支笔走天下的”。于我来说,父亲的执着和热情都在他的画里,小时候我只记得他钻进画室,从日出到天黑,好似忘掉全世界。画家之前他是个大家长,家中时有聚谈之风,高朋满座,父亲从来都是君子不言阿堵物,只谈艺术哲学和人生。

父亲在我看来是个活得很“累”的人,画画做人都讲究章法,大局必须要把控,细节又近乎偏执。父亲画画时常要开着他那老古董收音机,熏几片沉香,燃上一支烟,听说书兴致来的时候再哼段曲子。无论画幅,画几笔都喜欢停下来叼着烟远观沉思一会儿再画。他作画有洁癖,为了不弄脏毛毡,每次都要垫三张宣纸,这样泼墨的时候就不会渗到毛毡上,底下两张垫纸也有它们的剩余价值,父亲会依着墨迹二次创作,他常说每幅作品,无论好坏,都有灵魂,所以他作画倒是很“环保”,少有废纸和废画。

父亲作画的随性洒脱赋予他胸中的江山无穷的变化,对于细节,他精雕细琢,倾注了无尽的心力。父亲经常说山水画即使写意也是在表现自然中的空间,移步异景,进退前后,所以,我看他的画,常常会被带入其境,沿着画中石阶拾级而上,疏影横斜之间,可以走出一条蜿蜒的小径,妙趣横生。

我和父亲有两个爱好特别像,旅游和收藏,我大抵只是及时行乐,而父亲更多的是在积累,眼观于心,旅游对他来说是采一炼十的过程,写生就是收尽奇峰打草稿。

山水是父亲的主要题材,自小习画,经常被父亲要求临摹名作,曾以为父亲的山水也是临摹积累而来,长大后和他一起旅游多了才知道,那些看似信手捏来,都是腹中有画,积累所得。父亲积累了很多专题,单就树的形态、山石的造型就十本有余。

父亲写生随性得很,到哪里都是一本册页,一小瓶墨水,一管毛笔,火车上,河堤旁,石阶上席地而坐,有触动时,甚至像漫画里一样倚着路灯作画。他写生也从不打草稿,先燃上一支烟,观察思考片刻,然后一气呵成,贴切传神,毛笔写生之快令人啧啧称奇。每当谈到写生,父亲总是说,用眼睛看很累,脑子不能休息,胸中有画,才能江山入画。

父亲待人接物秉着份心安,常说人生于心安处是归处,他看人谨慎,处事周全细腻,但施予上却经常糊里糊涂,各种朋友托来的忙他都喜欢揽着,完全是个大家长的做派,母亲却时常笑他是居委会主任,他倒是经常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父亲爱烟爱酒,喜欢结交各路好友。他有一群喝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家里几乎每天都有好友造访。他们吃饭喝茶,慢斟细酌,各人到量尽为止,止则谈的谈,笑的笑,静听的静听。他的朋友都有股情气,即使日常生活也别有情趣,酒后見真情,高谈阔论,诸人各有感慨,父亲酒后高兴起来就没有往日里地沉静内敛,一副性情中人大开大放的做派。拈一张纸即兴作画,画都是片刻完成,随性得很。

世上的父亲大都是严师慈父,父亲却是个严父慈师。他从小对我是漏斗式的教育,学习上基本放养,但品性管教却丝毫不放松,待人接物都要耳提面命,与人说话都要一一斟酌,一有说话待人不得体之处,便是斥责,一副棍棒底下出人才的架势。成年后父亲就鲜有束我手脚,父子之间更多的是两个男人间的平心而论,亦父似友。烟酒我就不作陪了,闲暇之时陪他饮一壶茶,天南地北地聊,其间他叮咛我几句,也是异常轻松畅怀的。

对父亲的感情,小时候是敬畏,长大一点是距离感,成年了更多是信任和依赖,于无声处孕芳华——无论家父这个人,还是我们父子之间,大致都是这么一种感觉吧。

信息

宋元艺术公开课

宋元书画被认为是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峰,朝代的更迭与时代的战乱导致宋元时期的传世佳作留存十分稀少,据统计其存世量不超过3000幅,绝大部分真迹已经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流传珍藏于民间私人机构和藏家手中的作品寥若晨星,如吉光片羽般珍稀难见。

近年间海内外诸多收藏者与学术专家皆致力于宋元书画的鉴赏实践与相关研究。为将其研究成果与更多观众进行分享与探讨,促进艺术院校及专业机构间的更多交流合作,龙美术馆在主办“敏行与迪哲——宋元书画私藏特展”及相关研讨会之后,联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古代书画传习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龙美术馆重庆馆、南京艺术学院、湖北大学艺术学院、中山大学、上海图书馆等全国数家艺术院校及专业机构举办以宋元书画为主题的系列学术公益讲座。

猜你喜欢
宋元作画书画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墨水作画
再发展期|宋元明清
指纹来作画
浙江湖州寺前宋元遗址
《宋元语言词典》释义商兑
宋元以来桂林回汉饮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