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园区协同发展体”的实践探索

2017-03-18 13:04严水荷
职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业园园区校企

严水荷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格局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如何更有效地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力就业体系有机融合,更好地服务“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是中职学校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围绕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目标,通过打造“学园区”协同发展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校企协同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中职办学组织模式,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培养的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综合实力,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用之才。本文将以杭州西湖职业高中为例,对中职学校建设“学园区协同发展体”的实践探索作一论述。

一、中职学校构建“学园区”协同发展体的背景

1.政策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李克强总理在对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2015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要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提升行业指导能力;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同时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2.实践背景

浙江省近几年在工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资源紧缺、成本增加,环境承载能力差等问题,急需实现从劳动力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创新型经济的转变。在后G20时代,浙江将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热土,经济转型的实际需求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实现培养技术人才的目标,还要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上承担责任,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

对中职学校而言,必须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进一步密切关注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密切职业教育内容与区域内企业生产内容的联系,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有力支持。

二、 基于“创新创业”的“学园区协同发展体”

“学园区协同发展体”是在培养创新創业人才的大目标下,以普及性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园的实践性体验为延伸,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引导,致力于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市场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校企合作平台,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精准”。

“精准对接”,一个专业对接一家优质合作企业,形成一个“拳头项目”的方式,实现教育过程的“精准对接”。

“精准定位”,一个阶段展开一个主题的创新创业教育,高一以普及性课程学习为主,着重于个人体验,高二以实践训练为主,着重于模拟实战,高三以项目孵化为主,着重于自主创新创业,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

“精准服务”,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人特点,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指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助力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个性化发展,实现针对学生的“精准服务”。

通过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的“三个精准”,打造专业化、便利化和全要素的校内“学园区”,与区域内主要经济产业充分对接、协同发展,从而成为区域“智”造的有力推动者。

三、关于“学园区协同发展体”的实践探索

学校充分利用各项校企合作资源,在校内建立一个专业化的“众创空间”,作为学校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学园区”协同发展体的主要平台,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学习实践的便利化程度,并充分利用区域的特色产业、品牌企业和政策扶持等优势,积极引进相关资本、人才、信息和技术资源,逐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要素发展。

1.“学园区协同发展体”的平台建设定位

学校通过微型企业孵化器、人才培养实验田、校企合作示范区作为创新创业园的三项核心功能定位,将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外在活力融入园区的整体生态环境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同时在众多同类型创新创业园区中寻找到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

一是微型项目孵化器,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由虚到实的转化。学生在创新创业园遵循“创新创业小组——创新创业实体——小微企业”的发展路径,分步骤、分层次地开展创新创业,循序渐进地学习如何将自己的点子落实到行动,如何将创新创业项目变成实体,实现创新创业过程中最艰难的一步,即由虚到实的转化。对于园区内创办两年以上、主要创办学生即将毕业的小微创业项目,学校统一进行考核评估,对于好评成绩优异,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将准许其继续在园区内办公,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助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是人才培养实验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专项训练职业技能。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企业资源,将创新创业园打造为“实训+实战+实体”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着力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设计“见习+实训+实践+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学活动与企业商务活动融合在一起。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相关职业见习项目,要求一年级学生到园区企业进行见习、调研,撰写调查报告;把实训课安排到园区企业进行,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专项训练职业技能;把园区企业的工作任务(项目)交给二年级的学生完成,给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机会;安排三年级学生到园区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从而实现对园区资源的深度利用和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细分化培养。

三是校企合作示范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充分对接。创新创业园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更多便利。首先借助园区一体化的平台,校企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除了硬件设备设施,学校的专业师资和优秀学生,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等宝贵的人力资源也能得到高效的利用;其次,借助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企业经营与应用人才的培养路径能够不断磨合、调试,人才培养过程得以融入企业经营过程,企业文化得以与校园文化相融,从而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充分对接;此外,园区充分利用政府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支持,让园区企业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2.“学园区”协同发展体的平台运作机制建设

为了保证创新创业园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同时充分激发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校对园区采取标准化管理模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规定创新创业园由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具体职责由园区管委会承担。管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行政人事、体系规划和项目审核工作;基金部负责财会核算、基金管理,充当各项目组的财顾问;校企部负责项目对接、代理代表,设置企业专员;商务部业务对接、提供服务、运营管理和媒体宣传;后勤部负责后勤保障、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

申请入驻园区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需先提交创新创业园项目申报书、创新创业计划书和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和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的历年成绩册。之后,园区管委会将邀请专家对创新创业团队及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评审,评审标准包括:创新创业项目具有创新性和市场潜力;创新创业计划书内容全面,并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创新创业项目和专业结合紧密的项目优先;团队组织结构合理,成员目标一致,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等。评审入围的团队经过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确定入园团队。入园前,团队成员需先学习创新创业园的管理规章制度,并通过考核,创新创业团队需与园区管委会签署入园协议书、交纳入园保证金并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园区管委会统一管理与指导下,实行自主经营,獨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还需定期向园区管委会报送不涉及经营机密的报表和数据,支持园区管委会完成相关的统计工作,园区管委会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针对团队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邀请专家学者或企业家对其进行指导。

学校定期考核,评选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和创新创业之星,并给予奖励,评估不合格的团队退出创新创业园。

此外,对于在创新创业园内创业并经营较好的团队,在主要负责人毕业后,仍可申请在创新创业园内继续孵化一年,获得场地和相关资源支持。

3.“学园区”协同发展体的其他配套机制建设

一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园区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开发、整合、集聚各类企业、行业和社会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制定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进而形成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创新创业育人机制;聘请烹饪、旅游及电子商务领域的知名企业家、投资人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创新创业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二是开展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为了保证园区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师资保障,学校以正式文件明确了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配齐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专项培训、组织教师赴企业实地交流、开展境内外创业教育专项研修、定期组织校内教师研讨交流。

三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借助选择性课改契机,进一步完善课程、专业、项目、学业年限等适应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允许调整学业进程。同时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导学体系,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全过程、一站式服务,实现全面帮扶、全程个性化指导。

四、小结

学校借助相对独立的场地、管理和文化,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学园区”协同发展体的定位,决定了学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就各专业创新创业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始终与区域内对应的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转型升级保持同步。通过在生产、研发、营销、培训等各个环节的全方位合作,形成了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紧密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利用行业发展、企业转型的机遇助推各专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又以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行业、企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从而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依相存的区域协同发展体。

(作者单位: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创业园园区校企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我们需要怎样的创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