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孔军+王晓锋
摘要:针对当今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存在理论深度不够和实践运用能力不强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养模式和策略。通过加强专业理论教育,兼顾应用技能培训,采取校企合作和课内外教学相结合指导模式,优化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胜任力模型的各个要素。調查结果表明,学生的科研和实践应用水平得到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增强。
Abstract: Due to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depth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computer science, a training method and strategy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competency model. By the way of the theoretical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skills training,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guidance in and out the class, the elements of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computer science are all improved. Finally, the level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had been improved, and their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had been enhanced obviously.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胜任力;胜任力模型;培养策略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 in computer science;competency;competency model;cultiv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184-03
0 引言
研究生既是科研团队的主体,更是走向社会后的新生力量[1],但其存在不能很好地满足科研和应用方面的需求。使得较多学生在读期间,理论探索深度不够,步入社会后,实践应用能力不强[2]。为破解这一难题,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学习特点,综合考虑其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胜任特点,构建出一种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型人才培养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胜任力理论
1.1 胜任力的概念
胜任力(Competency)[3]概念是1973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论文中首次提出。胜任力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能够使其在工作、学习等岗位上取得显著成绩的多种个性特征集合[4],或者是激励一个人产生优秀成绩的多种潜质集合,能将在工作与学习中表现优秀者与平庸者加以区分。
1.2 胜任力模型
识别胜任力状况的主要方法是建立胜任力模型[5]。该模型(Competency Model)[6]是指为达到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要素的组合,是一个胜任力的结构。早期,McMlelland博士把胜任力模型比喻为漂浮在水中的冰山,冰山水下的部分是潜在的素质,包括社会角色、特质、动机等,称为鉴别性胜任力,是区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平平者的关键因素,从上到下的深度不同,表示被挖掘与感知的难易程度不同,向下越深越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冰山水上的部分的表象部分为基准胜任力,即人的知识与技能,容易被感知。后期,胜任力模型被完善和发展,形成领导力胜任力模型、专业岗位胜任力模型、非常规通用职位胜任力模型等。因此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是挖掘这些要素的过程,本文认为,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的要素包括“制定绩效标准”、“确定绩效样本”、“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建立模型”、“验证模型”等构件。
2 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该专业研究生,是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作者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以本课题组的48名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为样本(其中15名已工作,33名在读),以“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才应具备哪些胜任力要素”为目标,在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的IT企业进行跟踪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各环节,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该专业研究生的胜任力要素,并将其划分为智商和情商两个大的类型,细化之后则分为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元能力、品质特质、感知能力等五个方面。
2.1 专业理论
计算机学科专业理论包括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该专业研究生不仅要掌握软件编程、TCP/IP网络搭建、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机器学习方面知识,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数理推导能力,以及熟练阅读国外文献和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因此,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是该类研究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胜任力模型的基础,没有该要素的支撑,无法体现模型的其它要素。
2.2 实践技能
计算机类研究生应用技能是对目前IT行业需求量大、能形成规模的两大主流技术,即软件方向和网络方向。因此研究生在完成科研项目同时,应加强自身的应用技能培训,诸如:熟练掌握一门或者多门的编程语言及常用工具软件,如SUN公司的Java技术、C#和C++、软件工程的UML建模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组网技术,具备面向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网络编程能力。只有掌握这些实践技能,才能将自己的算法创新加以实现,同时也为步入信息行业奠定基础。
2.3 元能力
元能力包括与他人沟通、团队协作、自我学习、不断创新等能力,这些是任何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社会系统闭环性及个人能力有限性,决定软件开发等复杂工作必须靠团队协作来完成。因此与他人交流、合作受教、讨论、指导和妥协都是非常正常的学习与工作状态。另外,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速度快,新的知識、新的技术和新的工具在不断出现,不具有强大的学习,特别是自学能力,是不能够胜任日新月异的工作的。同时,面对物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为适应IT领域发展的新需求,计算机类研究生还要具备创新的思维能力,以应对新生事物。
2.4 品质特征
相比外在的性格特点,品质特征侧重于内在素质,包括无私奉献、诚实守信、法律意识、吃苦耐劳、责任心、工作的主动性、竞争意识与适应能力等。计算机专业就业面宽泛,社会需求量大,但该学科的本身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为了能适应当前学习和未来就业所面临的激烈的竞争环境,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必须诚实守信,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必须有竞争的意识,同时做到遵纪守法。另外,计算机类研究生面临着算法创新和代码实现等高难度压力,经常要加班加点,所以意志力的考量也是品质特征重要的组成部分。
2.5 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包括感觉和知觉,其中,直觉是更高级的活动,是人大脑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阐释的心理过程。知觉是在充分考虑了人们的期望、先前的经历和文化的基础上,对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并赋予其涵义。作者认为,胜任力模型中的感知更多指的是,听觉、视觉、味觉、触觉之外的时空感、预见感、纠错感等。并以此衍射出,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激情、想象力、自信心等,这些均是一个人的潜在的品质,虽然不易被发现的,但它们决定了一个人获取或应用某种特定技能或知识的潜力,是决定一个学生的行为和影响其工作绩效的主要内因。
上面所述胜任力5个要素共同决定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的状况及工作绩效的高低。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元能力等要素属于智力范畴,品质特质和感知能力等要素属于情商范围,这些要素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能力的开发会增加一个人能力的作用效果,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价值实现与提升的催化剂。
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根据McMlelland博士的胜任力冰山模型,水上部分包括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和元能力,可塑性高,但重要程度未必高;水下部分包括品质特质元素和感知能力,可塑性低,但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认为,在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践中,课题组导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作者承担了“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结合该课题,课题组在构建了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基础上,通过改革教学模式,通过课内外教育相结合,特别是通过引入校企合作等机制,以提升胜任力各要素为落脚点,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 重视专业理论素质的培养,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研究生作为科研创新的生力军,在团队的科研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学科交叉和融合现象增多,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的持续涌现,这些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逻辑推理技巧,丰富的数理分析能力等,还需要研究生具备强有力的自学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良好习惯。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需要具备更强的科技查新与文献追踪能力。这是因为,大都高校的研究生理论课培养安排一个学期,期间所学的内容只是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冰山一角,仅仅是一些经典的基础知识。所以,研究生必须通过查新与文献追踪,了解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发现前沿问题,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标,最终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3.2 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我们研究生的培养最终是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虽然不像本科生那样,学校会为研究生开设专门的校内与校外的实训活动,但作为导师,我们必须坚持基于理论兼顾实践的多模态教学,打破教师以讲为主的满堂灌方式。作者在为研究生开设《机器学习及应用》的理论教学中,尝试采用了细讲、演示与练习相结合,由浅入深、循循渐进、成果展示等方式,一方面考查学生对经典算法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课题讨论、企业观摩、课后编程、参与课题等多种形式培养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
3.3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的元能力
研究生走出校门,面对社会挑战,关键要形成更加深层次的“元能力”,它们可以孵化、衍生、发展出更多有效的具体能力,从而推动学生持续创新[7],形成适应不同竞争环境的能力组合,这些能力将贯穿学生的一生,包括思维辨识、循证优化、人文观察和技术融合等能力。正如前文所述,元能力的培养是依托沟通与合作中产生的,因此研究生培养中,不仅加强科研团队协作程度,同时加强校企项目合作。合作中,既要考虑企业的利益,也要兼顾学校、导师和研究生们的各层次目标追求,以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目前,我们按照如下模式提升研究生的元能力: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展示,使企业认识他们;带领研究生参观企业,促进研究生认识企业;校企联合创建学生工作室或者开展校企联合项目开发,对研究生进行实训培养。
3.4 课内外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品质特质与感知能力
整个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包括1个学期的理论课培养阶段,4至5个课题研究阶段。任课老师的课堂教育可以采用大作业、小组讨论和课程设计等形式,硕士导师可以选取项目实战、定期学术报告等途径,共同提升学生的品质特质与感知能力。尽管学生们在本科阶段,其品质特质与感知能力得到一定的塑造,但相比于研究生阶段,还是略显单纯和不成熟。对于后者,学生已经步入真正意义上的成年,采用课内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学生的思维、演讲、口才、书面表达等能力,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从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4 结语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属于高学历人才,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该类人才逐步拥有理论性、技术新、应用性、职业性等多元化特点,学生的培养也将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需求。所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新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实践证明,基于该模型的培养思路与策略不仅提升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科学技术掌握与应用水平,更将会增强学生适应未来就业环境的能力,并将取得良好的绩效。
参考文献:
[1]王懿,刘卫东.基于胜任力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析[J].价值工程,2012,31(28):250-251.
[2]李超,卢军超.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Mcclelland D. 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28(1):1-14.
[4]德明,王创.基于胜任力:高校职业指导课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高教探索,2009(4):93-96.
[5]周凡磬,曹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培训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17):8-11.
[6]林立杰,裴利芳,高俊山.高校知识工作者胜任力模型构成要素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141-146.
[7]韩践.HR变革进行时——培育元能力——VUCA时代的HR提升之道[J].清华管理评论,2015(10):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