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者,政之本也

2017-03-17 23:45
党建文汇·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边角楚辞政治家

廉与耻,是八维中的两个重要范畴。有一个成语叫“俭以养廉”,指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在古代,房屋的建筑格局通常是堂室结构,即我们常说的“前堂后室”。堂三面有墙,南面对着庭院而无墙敞开,而廉就是指在堂南面的边角。既然是边角,那么就会有棱有角,因此,段玉裁注又曰:“堂边有隅有棱,故曰廉。”引申为“清也、俭也、严利也。”

屈原在《楚辞·卜居》中说“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谁知吾之廉贞”,都是清廉端方正直的意思。王逸注曰“志如玉也”,认为这种志向就如同美玉一样洁白无瑕。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就说屈原“其志洁,其行廉”。

另外,廉又有不苟取之意,与“贪”相对。《楚辞·招魂》中说“朕幼清以廉洁兮”,王逸注曰:“不求曰清,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这就是清正廉洁、不随意索取之意。

大约在西周到春秋时期,“廉”字的含义被引申到政治领域,表示清白、公平、简约、方正、高洁、明察。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说过一句话,“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把廉作为国家的四大支柱之一。同样是齐国的政治家晏子也说过一句话:“廉者,政之本也。”为政的根本、政治的根本就是廉。这些都和我們今天的含义一样了。

廉政出现在我国的春秋时期。有一天,齐景公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意为要想做到政治廉洁而长久运行,他的行为应该和什么相似?晏子回答:“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也,是以长久也。”这是我国历史上对廉政一词最早的理解。

《周礼》中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和廉辨”。这六廉是我国历史上廉政思想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表明我国历史上的廉政思想,对官吏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廉者,政之本也,为官做人,不可不廉。

(据东方网 施希茜/文)

猜你喜欢
边角楚辞政治家
应用旋转的性质求边角
范仲淹画粥苦读
公交车逃生窗为什么要砸边角处
边角关系,无处不在
能变形的油漆刷
爱过的人会殊途同归
周公作礼
挽衣留谏
政治家与鞋 ——艾马德(约旦)▲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