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茜茜
摘 要:语言,除了客观地表达命题的功能之外,还具有表达说话人的观点、说话人的感情和说话人的态度的功能。在对语言的客观性要求甚高的新闻报道中,语言主观性的体现对文本意义表达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社会性灾难新闻报道的文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中西方灾难性新闻的写作差异,建议新闻工作者在语言使用中能尽量避免个人观点的表达、进而使新闻文本更加客观化。
关键词:新闻;主观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25-02
语言是说话人所谈事件的集合,是活动的方式,是做“事情”的方法。语言表达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在评价系统理论中,语言作为一种“手段”,通过分析语言本身,可以评价话语人对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作为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资源部分的拓展,评价系统理论中的评价意义,其主观和具有价值负荷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什么样的语言资源才是具有评价意义的,因此也更加有利于我们对语篇进行解读。本文分别选择若干关于2016年3月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爆炸袭击事件的中英新闻报道文本作为分析对象,在“主观性”这一大框架下,根据评价系统理论探讨新闻语言中的主观性,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希望对大众在新闻文本的解读上,以及对今后的主观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语言的主观性
語言的特性之一就是“主观性”,说话者“自我”的成分多少会在话语中有所表现。换句话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时候,除了话语内容本身,说话人会不自觉地在说出的话当中传达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由此,说话人的“主观”认识便会在话语中留下印记。
以往的“主观性”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分别为说话人的视角、情感,以及认识。其中,视角就是说话人观察客观现实的角度,或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进行叙说的出发点。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说话人大脑中的对事物的成像也就不同。即同一客观现状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理解。说话人的语言,经前人研究表明,包含作者主观情感态度的语言表达式存在于语言表达的每一个层面。在新闻报道当中,新闻作者对新闻事件的立场、观点、情感等会通过这些语言形式传达给读者,报道者总是倾向于在新闻文本中注入自己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评价。语言研究者和读者通过对评价系统理论原则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对新闻语言中的主观性成分进行分析。
二、新闻语篇的主观性
新闻报道是大众了解时事消息的重要渠道。社会性灾难新闻的传播更是会对社会的稳定性有明显的作用影响。新闻报道者通常试图避免在新闻写作中流露主观情感态度,但是由于新闻由人写成,新闻话语中无可避免会体现写作者的主观性,因此分析此类语篇的主观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评价理论认为可以将语言作为一种“手段”,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分析,评价话语者对事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评价理论包括三大子系统:介入,态度和级差,其中,态度次系统化为情感、判断和鉴赏。本文对新闻语篇的主观性研究,即从态度系统的三个方面着手。
(一)情感
情感是态度系统的中心,制约着其他两个系统。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悲伤或快乐,自信或焦虑等。
1.比利时法语国家电视台网站及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显示,大批旅客慌忙逃出机场大楼,机场内冒出浓烟,多扇窗户碎裂,棚顶被部分炸塌,地面上散落房顶碎片,现场一片混乱。
在截取的这段《环球时报》的报道中,带有感情的词汇如“慌忙”“一片混乱”等,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这些词汇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使用这些带有感情色彩并且主观性倾向明显的词汇,报道者明显想要表现出该次爆炸对民众造成的影响,对恐怖袭击持批判态度,通过对爆炸现场的描述,运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试图引起读者的共鸣。
2.BRUSSELS -- Explosions at the Brussels airport and a downtown metro stop rocked the city Tuesday, killing more than 30 people, and wounding dozens.
而通过分析《今日美国》的报道可以发现,报道者更倾向于客观描述一个事件。所运用的词汇并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相对应的,报道者运用数据来叙述爆炸造成的伤亡情况使得该段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更加凸显。
(二)判断
判断以社会准则为依托,对人的行为以肯定、否定,表扬、谴责等方式进行评判。从语言层面上来说,判断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显性和隐性。在评价理论体系中,显性判定通过词汇手段进行表达,而隐性判定通过标记进行表达。标记作为对价值的判定,通常由代表中性的表意手段表示。在新闻报道中,为了表现其新闻语篇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新闻写作者常常运用引用或转述他人话语的方式。然而新闻报道的主观性会受报道者本身拥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背景影响,通过用词的选择、隐性判定等方式在文本中有所体现。
1.一名受伤男子在医院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心有余悸地说:“当时地铁刚进站,我就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得我耳朵发聋,我匆忙逃出车厢后回头发现我前面有一节车厢整个都被炸毁了。”
《环球时报》的这段新闻文本中,报道者选取了“心有余悸”一词来表现受采访者的心理状况,非常明显地表达了自己对该次新闻事件的态度。同时,通过对受访者话语的引用,其中“震得发聋”“匆忙”“毁”等用词,均表现了该次事件给民众造成的恐慌感,利用说话人本身的主观态度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引用话语文本本身体现了报道者对爆炸袭击的批判之情。
2.A journalist for Sky News who was in the duty-free area of the airport at the time of the explosions told the British broadcaster: "There was panic, people trying to find shelter where they were after we heard those two explosions. I could feel the building move. There was also dust and smoke as well.”
在《今日美国》的新闻文本中,报道者同样试图通过引用转述的方式评价新闻事件,利用说话人本身的主观态度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降低报道者自身的主观性。然而引用文本当中”panic” ”shelter”等具有显性判定的词语明显表明了说话者对该次爆炸事件的批判态度。因此,在该段新闻文本中同样体现了报道者的主观态度。
(三)鉴赏
鉴赏是依据某一领域的价值标准(主要对象不是人的行为,而是无生命的物体),对语言符号或自然现象进行价值评判。该系统分为三个子范畴:反应、构成和价值。
其中,价值,是指站在社会的角度来解读文本时,判断其重要性及价值,如:“vital”“essential”“fundamental” “considerable”“crucial”“worthy”“dangerous”…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人际词汇的出现使得新闻报道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1.爆炸发生后,布鲁塞尔街头到处是军人、警察和反恐人员。在欧盟总部附近,不断有警车呼啸而过,警笛声大作。每个十字路口都可以看到持枪的警卫人员严阵以待。
《环球时报》第一时间联系到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大使馆方面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收到中国公民伤亡的消息,不过由于当地信息比较乱,使馆方面正在密切跟踪,有最新消息会及时发布。
以上截取的兩段《环球时报》的新闻文本当中,“到处”和“严阵以待”表明了该次爆炸事件的严峻;“第一时间”“密切”这两个词汇的选用则表明了新闻事件的紧急性。整段话语整体上看是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然而通过词汇的选用,报道者将自身的看法融入到了新闻文本中,其潜在的主观价值判断在潜移默化中对读者造成了一定影响。
2.Two explosions occurred during morning rush hour Tuesday at the airport in Zaventem and one at a downtown metro station near European Union buildings. Belgium's federal prosecutor confirmed the blasts were terrorist attacks. Authorities raised Belgium's terror threat to its maximum level. The Islamic State has claime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terror attacks, according to SITE Intelligence Group.
相反,《今日美国》的这段文本中并没有出现带有感情色彩的人际词汇。单就这段新闻文本而言,其主观性的体现并不明显,对事件的叙述相对较为客观。
三、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新闻语言文本当中,由于新闻报道者在写作过程中主观意识的注入,会体现其个人潜意识的主观性态度,而这种语言当中的“主观性”必然会影响新闻的态度导向。而中西方媒体在对发生在非本国的社会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上,其主观意识的倾注也有较大的不同。通过两则新闻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环球时报》的新闻语篇中其报道者的主观情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而《今日美国》的叙述以客观报道为主,其主观性较不明显。由于新闻话语中无可避免会体现写作者的主观性,因此为避免对大众读者造成导向性的结论引导,分析此类语篇的主观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希望本文的分析能有助于读者对新闻语篇的解读,在阅读中西新闻文本时对其主观性有更好地把握,从而能够以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新闻事件本身。
参考文献:
[1] Lyons, BJ. Deixis and Subjectivity:Loquor, ergo sum[M]. New York: John Wiley, 1982.
[2] Lyons, BJ. Deixis and Subjectivit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0.
[3] Finegan, Edward.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An Introduction” In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edited by Dieter Stein and Susan Wrigh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4] Martin, J.R. and David Rose.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 London&New York:Continuum, 2003.
[5] 高贝,黄安琪.中美报纸中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语言特色对比分析———以China Daily 和Washington Post 对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报道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5(34).
[6] 高晴. 英语新闻语篇的主观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外语研究,2010(25).
[7]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
[9]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10] 王振华.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 外国语,2001(6).
[11] 杨信彰. 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