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筠
台湾人在上了初中后,就会开始学大陆地理。台湾初中的地理课程分三个阶段:台湾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按照这个顺序授课。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举手发问:“中国地理教的内容中,包含台湾地理吗?”
当然不包含,台湾地理是台湾地理,中国地理包括“台澎金马”(台湾岛、澎湖列岛、金门岛、马祖列岛)以外的所有大陆地区。
台湾地理我还行,但等到初中二年级,学到中国地理时我就想撞墙。那一大片拥有13亿人口的地方,有那么多矿产资源和省份,谁能背得出来!
大陆朋友从小就被教导“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相信多数大陆朋友对台湾是有点概念的。但在台湾,在我读初中以前,大陆只是偶尔出现在新闻里。
那时的我们连北京、上海都不太熟悉,“反攻大陆”还是我爸妈成长的年代的事。到了我们这一代,大陆对我们而言是越来越陌生的地方。
正因为如此,到了初二,突然要背山西产煤、鞍山产铁,还要画出秦岭——淮河线,三个字——想撞墙!
在我上初中的那个时候,我对大陆的认知是一片空白上有若干问号,大陆人就像“火星人”,属于不明物种。突然老师拿出一张画着乱七八糟省市的地图,告诉你“我们今天开始要学习这些地方喔”,而且还要考试!
我们的地理老师是一位常去大陆旅游的大姐,还记得她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有关大陆的知识——“有一个‘老奶奶牌花生糖,味道香浓好吃,以后有同学去大陆可以尝尝。”
第二个知识就是:“以前大陆是‘一片秋海棠,但外蒙古独立了,所以秋海棠变成‘一只老母鸡啰。”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有“蒙古国”啊!
第三个知识则是:“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后来老师又纠正:“没有乌拉草了,是人参、貂皮、鹿茸!”(不要问我乌拉草是什么,我不知道!)
我们当时学大陆地理的方式是“某某地产某某”的句型。比方说鞍山产铁、山西产煤……这两样是我现在唯一记得的。
至于山西在哪里,山西到底有什么特色,不知道!反正山西产煤就是了!
为了应付考试,我们还会去买复写纸,按在那一张“老母鸡”地图上,一笔一笔画,然后再填上那些我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河北、河南、安徽……还有什么东北三省:吉林、辽宁、黑龙江……
最讨厌的是考试时要画出秦岭——淮河线、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还有长白山脉的位置图,谁搞得清楚啊!
噢,还要分辨大陆哪里是南方、哪里是北方,分界线在哪……因此,就会出现很多很愚蠢的对话,比如说——
“河南是在南方吧?”
“嗯,因為有个南。”
“喔——所以河北在北方吗?”
顺便提一下,我初二时一直以为哈尔滨是加拿大的一个地名,直到初三时,朋友才告诉我,哈尔滨在中国大陆。
总之,我读书时的大陆地理学得乱七八糟,因此到大陆后,还闹出一些笑话。
到北京读书后,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我很爱问:“你从哪里来啊?”
“信阳。”
“喔……”(语气弱下去,信阳在哪里?)
这样的情形发生数次,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同学说自己从重庆来。重庆!终于有我知道的地方了!我很兴奋地举手抢答:“重庆!我知道,是四川的!”
“重庆不是四川的,重庆是重庆的!”同学眼里冒火。
我来大陆的第一个收获,就是知道了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是直辖市。
这学期,我去了山西,回来后和一位同校读书的台湾朋友聊天,对方可是台湾优秀学校的学生。
“山西好玩吗?”
“当然好玩啊!你下次可以去那里玩喔!”
“那兵马俑怎么样?”
“……西安,我上学期去过,很不错!”
“上学期?你不是刚玩回来吗?”
老兄!“陕西”和“山西”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