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劳尼
要盖高大上的,百年老店咋办?都不想缝缝补补又三年,手艺人还能维持?手工精品谁都爱,买得起吗?看看赛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发展软肋。
贝尔格莱德最古老的街道上,内纳德拿起古玩一样的雾化器、拉足了架势一喷,轻雾弥漫,小小的香水店内立刻充满了“贝尔格莱德之夜”的花香。
贝纳德说,“亲自给客人喷他们自己选的香水,我的荣幸,很高兴。”
“贝尔格莱德之夜”是内纳德的招牌货。这是他为“博物馆之夜”专门调配的。这项活动每年一度,市内几十家美术馆、老建筑延长开门时间,鼓励人们探索家门口的文化遗产。
贝纳德的萨瓦香水店也许并不是博物馆,但真是一个“时间胶囊”。镶有木条的墙壁前是一排排老式玻璃瓶;玻璃柜台上摆满了试管儿。商店看上去好像一张老照片。
内纳德说,“我是我们家第三代干这行了。贝尔格莱德原来有22家这样的香水店,现在就剩下我们这一家了。”
但是,说起手工艺商店,内纳德的命运并不是唯一的。在贝尔格莱德老城逛一逛,还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手工艺人店:皮匠店,帽子店,布艺店,百年不变的老字号。
其中许多散布在萨瓦马拉区,这是沿河一个破旧的城区,目前正在发生触目惊心的变化:规模宏大的贝尔格莱德河畔重建项目。
不少当地人担心,萨瓦马拉的古老特色以及这里传统的手工艺店,都将被崭新的高端住宅、零售商店吞没。
兹曼诺维奇在贝尔格莱德文化中心"米克塞尔大厦"经营设计中心,他希望把手工艺人以及他们的产品介绍给更多受众。除了常备特色产品外,每年夏天举办的文化节上,他还把传统手工艺品作为突出重点。
兹曼诺维奇说:“人们很喜欢。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贝尔格莱德有这样的商店。我们要让商店活起来,让人们认识到。”
不远处的Gavrilo Princip街上,老店仍然存在,至少目前如此。但是,彼得科维奇对人们对他的工作缺少支持和理解感到很烦恼。
他和父亲是装订工,官方报告、学术论文以及其他文件资料,用手工切割的皮面精心包装,封面和书背上烫金字。他说:“国家应该大力推广(传统手工艺),但事实不是。我接的许多活儿来自政府部门、大学,但他们的预算都在削减。”
马路对面,博斯基斯奇家的糖果店是贝尔格莱德仅剩的唯一一家。这里有万花筒、聚宝盆一般的各色棒棒糖、水果糖,招牌货是手工制作的软糖。
店主布兰尼斯拉夫笑着说:“是塞尔维亚软糖,不是土耳其软糖!”软糖有各种耐人寻味的味道:玫瑰味儿、朗姆酒和梅子味儿等等,都是现场制作,狭小的门市部儿,一袭门帘后就是作糖果的厨房。
冬日早晨,店里顾客盈门,都急需“加油”呢。布兰尼斯拉夫和兄弟一起打理生意,使用的配方是祖传的,他对前景比较乐观。他说,“我们的客人越来越多,传统的东西又成时尚了。我们必须向前辈学习,不能忘记。这对未来很重要。”
在许多国家,缝缝补补又三年都过时了,人们宁愿买新的。但是,出于经济、环保双重考虑,贝尔格莱德的手艺人仍然希望人们坚持用已有的
这甚至包括雨伞。塔尼亚的店数十年生意不变:做雨伞、修雨伞。店里五颜六色,宛如彩虹。塔尼亚充满感情地抚摸着一把Knirps雨伞(德国品牌)说,“这伞能用40年。”她还对巴宝莉的时尚、品质赞不绝口。
塔尼亚的两个女儿都在店里工作,她认为,就连她这样很难为众人理解的生意可能也会有未来。“我母亲在店里工作50年了,再以前是我姥爷,我女儿也会做,等着瞧吧。”
不过,就连最乐观的人可能也会同意,贝尔格莱德的手工艺人走到十字路口了。
塞尔维亚人月平均收入只有大约400欧元。所以,欣赏手工艺人的家传本领是一回事,也要考虑经济现状吧。年轻人從前也许会接着经营父母的生意,现在恐怕不大可能将其看作长期繁荣、致富的途径。
如果盼望已久的经济恢复持续下去的话,这种状况也许会有改观。不过,现在最好还是能尽可能多的享受一下手工艺人们的杰作吧,万一这个珍惜物种真消失了呢。
(摘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编辑/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