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汉克斯宝刀未老,饰演的萨利机长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的无比镇定与高超技术让观众不住点赞,但片中事故调查组的所作所为更让人叫好。他们面对的压力并不比萨利机长更小。
影片《萨利机长》高潮部分:听证会上面对委员会质询的萨利机长。片中角色使用了真实事件中主人公的本名切斯利·萨伦伯格(Chesley Sullenberger)。
在鸟群撞向客机,飞机两台发动机停转的情况下,萨利机长驾驶客机在哈德逊河上顺利迫降,近20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死亡。飞机是在低空遭遇鸟群撞击的,高度越低飞行员的临机处置时间就越短——动力丧失后飞机速度和高度急剧损失,坠机几乎难以避免。然而,萨利机长却创造了奇迹。他无疑可以被稱为英雄。片中他最后仔细巡查了一遍飞机,最后一个离开飞机,也更加彰显了他的高大形象。
所有乘客、机组人员和得知这个“零死亡”客机事故的化妆师、酒吧老板、的士司机等普通人都表达了对萨利机长的敬意和崇拜。一时间,萨利机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空中守护神。可就在萨利机长急速飙升的人气下,航空安全部门却启动了对他异常严格的调查。
俗话说: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这个调查要面对很多压力。首先,舆论会认为调查组没事找事,多此一举。萨利机长在紧急情况下处置得当,避免了乘客死亡,不应该给他升职、授奖吗?其次,萨利是有着四十多年驾龄的老机长,是老牌技术权威,这种权威可以被挑战吗?最终是否会让调查组陷入难堪?
孔子说:“众好之,必察焉。”但丁在《神曲》中也写道:“凡是轻易肯定轻易否定的人,都是愚蠢得无以复加的蠢汉。”当公众将萨利机长捧上神坛的时候,航空安全委员会却没有送上鲜花,而是觉得事件尚有疑点。为什么萨利机长不去空管提供的几个备降机场,偏偏要降落到一条大河上?为什么机长咬定两个发动机都停转了,他的感觉准确无误吗?有太多的问题没有答案。于是缜密的调查展开了。
调查组限制萨利的居住不让他回家,并咄咄逼人地提问:“上机前有没有饮酒?有没有吃药?睡眠好不好?身体感觉如何?和家人最近关系怎样?”影片中,调查员表情严肃冷酷,毫不客气,像极了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位大搞捕风捉影调查、制造白色恐怖的参议员麦卡锡,似乎处心积虑要发起一次对英雄的迫害。他们还锲而不舍地分析驾驶舱录音,用计算机和模拟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模拟飞行,所有的驾驶数据都用篦子篦过一遍。最终,他们召开证会质询萨利机长,同时也给他答辩的机会。影片在此时到达高潮,萨利机长用无可辩驳的证据告诉大家:模拟飞行中做得到的,现实中不可能做到,他是在最危急情况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英雄的地位稳固了且更加崇高——真英雄是可被质疑,也经得起质疑的。但,我还是对这样的调查心服口服。因为下一次事故发生时,你我很可能就没有坐在萨利机长驾驶的客机上。只有不以成败论英雄,像司法女神一样系上蒙眼布,进行专注于事而非专注于人的调查,才会真正找到事故的原因,才会不断提高民航的安全系数。
美国总统肯尼迪说过:“行使权力的人对国家的强大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但质疑权威的人做出的贡献同样必不可少,特别是当这种质疑与私利无关时。”让我们也为该片中的事故调查组献上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