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原创童书,日韩早就这么做

2017-03-17 09:12钟玉华万峰
环球时报 2017-03-17
关键词:儿童读物童书原创

本报记者 钟玉华 本报特约记者 万峰 金惠真

最近,一条有关“国家将抬高进口童书门槛”的消息流传颇广。且不提这一说法的实操性有多大,单就中国图书引进市场的现状来看,七八成的引进书都是儿童读物,这一比例对于一国图书市场来说显然很高。引进童书与本土原创童书如何形成合理的市场比例,值得出版界探讨。

原创书拼不过洋图书

在传统出版业一片唱衰声中,唯有儿童图书市场呈逆势上升趋势。然而不难发现,目前国内销售的童书(尤其是绘本),大多引进自国外,中国原创的作品很少。除了曹文轩、秦文君、杨红樱等少数名家的原创作品,孩子们的书架上摆的大多是引进版图书。而绘本中或悲伤或快乐的故事,往往也发生在遥远的异国。资深图书策划人COCO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国外的经典童书,品质的确过硬。但不能因此就说国内童书不好,很多时候是本土作者在名气和推广度上不如国外那么强势。家长不认,自然没有市场。据了解,有些国内作者是在海外“默默”获奖后,才被“反引进”到国内的。著名童书出版人“童书妈妈”三川玲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去年由中国作者创作的绘本《独生小孩》就拿到《纽约时报》绘本奖,一时间成为媒体报道的新闻。今年又有一位中国作者在挪威出版的获奖绘本《在他乡》被“反引进”。三川玲认为,如果这些作者直接将绘本投给国内出版社,未必就能被看中。

谈到“原创书”拼不过“洋图书”,图书策划人COCO分析说,毕竟中国的童书创作起步比国外晚很多,所以水平上才有明显差异。另一方面,国内的一线作者容易被大出版社“垄断”。权衡之下,引进洋书是中小出版社更实惠的选择,这也属无奈之举。三川玲表示,现在外国童书在中国有泛滥之势。编辑的精力几乎被短平快的外国童书耗光,用在养“亲生孩子”(原创绘本)上的精力、财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经典作品毕竟是稀缺资源,世界各地的童书创作不会因为中国有巨大需求而加大生产。供不应求导致外方以次充好,国内引进方则饥不择食。“我就接触到某国将品质低劣的培训班教材

包装成‘巨著推销给中国读者”,三川玲对记者说。

日韩童书市场力捧原创

在力捧原创童书方面,日韩两国的做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据了解,近7年间,韩国儿童读物的进口比重骤降一半。2008年,进口童书占韩国全部童书的49%,到了2015年几乎拦腰砍,降至24.66%。据《韩国出版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韩国共进口1.34万部国外图书。其中儿童读物排第一,引进3586部,在全部进口图书中的占比达26.76%,在全部儿童读物中的占比高达49%。到了2011年,虽然儿童图书出版量增加,但进口图书的比重却下降至26.66%。当年,韩国共出版儿童读物9546部,其中进口儿童读物为2545部。而到了2015年,进口儿童读物的比重更降至24.66%。

“创作需要环境,要懂儿童心理、艺术教育,还要对知识产权足够尊重。用剪刀和浆糊拼凑出来的童书绝没有市场”。韩国媒体分析称,近些年原创精品图书增多,是因为韩国政府和出版界更加重视儿童文学作家的队伍建设,重视新作家的培养发掘。此外,韩国政府调用行政手段和市场杠杆来消除出版业的无序竞争,增强市场对原创图书的重视。韩国《国民日报》称,随着“韩流”产业风靡全球,韩国人的文化自信也随之增加,加上韩国本土儿童读物的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买本土童书,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少家长购书时,首先会考虑自己小时候看过的童话故事,如《兴夫传》《老虎与柿饼》《檀君神话》《勇儿和中秋》等。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韩国童书还成为外国人学韩语的热门参考,语言学院的老师会推荐学生购买语言简单、内容生动的童书帮助学习。因为质量高、有特色,韩国童书甚至走出国门,成为韩流之外文化输出的又一成功案例。

古代日本“以画叙事”,绘本很有读者基础。明治时期儿童文学兴起,“童心主义”成为文学潮流。不过二战的爆发造成日本童书的创作空白期。为了填补市场需求,战后的日本曾大量引进欧美绘本。但有所不同的是,日本采取了“两手抓”的做法,“另一只手”用来支持本土作者搞创作,出版符合日本文化及国情的原创童书。一位日本出版界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绘本文化的兴盛离不开政府扶持。在官方推动下,日本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被各种绘本包围。日本文部科学省还推动政府向新生儿家庭赠送绘本,其中就包括很多本国原创作品。

日本本身就是动漫大国,对童书原创的鼓励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十分到位,这激发了本土作者的创作热情。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还设立了大量的童书奖项,如绘本日本奖、赤鸟插画奖、讲谈社绘本奖等,奖励优秀的绘本作者及作品。本土童书作品不断涌现,使得出版方、读者和创作者之间形成良性的消费关系。家长们不盲目追捧外国童书,出版社和本土作者的磨合成本也越来越低,这些都助推了日本原创童书的发展。据记者了解,日本目前专门出版儿童读物的出版社超过180家。福音社、白杨社、小熊社、童心社等在儿童绘本方面尤其出名。此外,还涌现了松居直、濑川康南、赤羽末吉、松谷美代子等在国际上获奖的日本绘本作家。战后至今,在日本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原创绘本数量很多。像1963年出版的《古利和古拉》,至今已累计发行超过2000万册,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另据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统计,2016年该国绘本销售的总额超过300亿日元(1日元约合0.06元人民币),年增长6%。在日本出版业不景气的当下,儿童绘本的兴盛可谓一枝独秀。

让儿童读物更有中国味

对比日韩原创童书的良性运作,国内学者不无担忧地表示,中国孩子从小阅读的多是西方童书,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空白或将就此形成。图书策划人三川玲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中国孩子应当多读能够提供文化身份归属感的童书,比如讲述春节故事的《团圆》、留存着一代人记忆的《独生小孩》。这些作品读起来让人眼睛潮湿,它们的意义与外国童书大有不同。“不希望我们的孩子读外国人给外国孩子创作的作品长大。期待有朝一日全世界最好的作家、画家,能为中国孩子量身定做作品”。

也有孩子家长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的绘本精品大多在传递文化元素。相比之下,和小朋友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作品太少。希望国内绘本也能推出类似小猪佩奇这种温馨活泼又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故事。“如果有好的国内作品,一定会优先购买。真心期待孩子们成大后也能像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小蝌蚪找妈妈可以回忆”。▲

猜你喜欢
儿童读物童书原创
本期导读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我最喜爱的童书”五周岁了!
应尽快为“儿童毒物”“消毒”
童书与童年
中国人首次当选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
李明淑:助力中国原创童书走向世界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童书“贵族化”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