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取代艺术家?
——从本体论视角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

2017-03-16 09:17刘润坤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灵魂艺术家

刘润坤

人工智能取代艺术家?
——从本体论视角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

刘润坤

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艺术勃兴。人工智能创作艺术作品成为2016年备受瞩目的艺术现象,使得2016年艺术领域呈现出新的生态面貌。数字技术对艺术产生的影响是生产、传播、消费等全方位的影响,但与其对传播、消费领域的影响相比,数字技术对艺术生产领域的影响虽程度尚浅,但更值得关注。现阶段就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而言,人工智能取代艺术家是不可能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机器创作没有灵魂。人类灵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限性使人类有了创作艺术的原动力,而人类灵魂的独特性成就了各具风格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流派。人工智能虽可模仿人类艺术风格,但其本质上还是数据和算法的结晶,没有艺术创作的动力,也没有灵魂的独特性,因此不能创作出触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同时,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发展带给艺术理论界新的思考契机:在艺术无处不在的今天,人类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跳出艺术世界之外重新审视艺术。当我们了解艺术不是什么,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是什么;当我们知道了我们不是谁,才能更加确认我们是谁。

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机器绘画;大数据;深度学习;艺术本体论

回看2016艺术生态之“新”,数字艺术一定是备受瞩目的一环。人工智能、大数据、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实现了全方位的渗透,数字艺术蓬勃发展,进而使得文艺创作呈现出新的生态面貌。

这种“全方位”首先体现在艺术的传播和消费上: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让艺术品和受众的互动产生了新的可能性,催生了艺术传播和消费的新场域。VR、AR等技术,极大地改变了艺术的传播和消费方式:众多美术馆通过VR技术搭建“虚拟美术馆”,将美术馆的作品进行3D影像化,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欣赏美术馆的藏品;戏剧演出、音乐会等现场演出的艺术形式也通过VR技术实现了现场直播;视频网站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的消费习惯进行分析和处理,了解受众消费偏好,从而产生“推荐”机制,自动为观众推送符合偏好的影视作品。

然而,同传播和消费领域相比,笔者认为人工智能对艺术生产领域的影响更具变革意义。伴随着2016年开年谷歌人工智能alpha go击败围棋大师李世石,岁末年初Master接连击败数十名世界顶尖棋手的消息,人们愕然发现原来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可以战胜他的创造者——人类的程度。无人机、无人车、智能语音识别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借助资本的力量,它们将会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逐步取代人类的相关工作似乎已是大势所趋。随着这一波浪潮而来的还有审美与艺术领域的变革,人工智能创作影视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的新闻①2015年12月,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旗下影视推出编剧机器人,号称30分钟便能创作完美剧本;2016年9月音乐公司sony正式发布由人工智能创作的两首流行歌曲;2016年2月谷歌在旧金山举行人工智能绘画展,展品拍出8000美元。层出不穷。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让人类难免产生这样的疑问:在艺术创作领域人类也要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吗?在未来,机器人会取代艺术家,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吗?这样的问题,似乎比数字技术在传播和消费领域所造成的变革更具讨论意义,因为它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艺术究竟是什么,它之于人类的意义如何,进而重新思考人类究竟是什么的问题。高更在塔希提岛上的发问“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借着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恐慌,值得被重新思考。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尝试从一种本体论的视角,从艺术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入手,对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艺术家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一、灵魂②“灵魂”是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哲学家均有相关论述。此处及后文“灵魂”这一概念的运用是基于诸多学说关于灵魂这一概念的共识:灵魂相对于肉体而言的、非物质性的存在,它是生命的本源(本质),让人产生认识和感知的能力。本文的灵魂不同于柏拉图关于灵魂“永恒”“不朽”“轮回”等神秘主义的观点,更倾向于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灵魂论》中主张的灵魂寓于肉体之中,每个灵魂有其独特的形式(参见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灵魂论及其他》,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3-130页:《灵魂论》正文)。灵魂是人类生命的本源,是人类认识和感知之源,也是艺术创作之源。的有限性和独特性成就人类艺术的伟大

笔者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法取代艺术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机器创作没有灵魂。

首先,人类灵魂的有限性使人类有了创作艺术的原动力。从时间上来讲人类的灵魂是有限的,因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正因为生命短暂,所以人类才会渴望在世界上留下生存的痕迹,人类的艺术创作实际上是源于一种“木乃伊情节”③关于“木乃伊情节”的相关论述参见安德烈·巴赞著《电影是什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崔君衍译,第5-13页《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我们试图给时间涂上香料,让时间不朽。人们创造艺术品的原动力正在于追求不朽的欲望,希望让自己的灵魂以物质的形式达到绵延永生。这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之一。从空间上来讲,人类的灵魂也是有限的,它受到肉体物理位置的限制,不可能无所不在。因此,人类渴望表达自我,突破空间限制,与同类进行交流,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自我。这正是黑格尔所说的艺术活动的“对话”性质;托尔斯泰所说的“艺术是艺术家向读者传达的体验”;萨特所说的作家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向读者的自由提出吁求,要求进行合作。“这种吁求中呓语每一幅画、每一座雕像、每一本书中。”基于上述观点,王一川提出“艺术即信息”的说法,认为在艺术活动中,艺术家是要提供一种“呼号”“吁求”,即交往的信息,以便实现同读者的交往。[1](P74-75)通过艺术品,人类的灵魂超越了空间的有限性,可以和世界上任何角落的受众进行交流。人类灵魂的空间有限性使得人类有了交往欲望,而这种欲望也成了艺术创作的动力之一。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每一部艺术作品背后都凝结着渴望与同类交流的艺术家的灵魂,而这正是一部作品之所以动人的关键所在。综上,灵魂的时空有限性让人类有了创作艺术的动力,而这种动力正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其次,人类灵魂的独特性成就艺术作品和艺术风格的独特。首先,艺术家灵魂的独特性来自个体生命经验的独特性。司马迁讲“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2]说的是圣贤遭遇困顿而创作文艺作品,不同的人境遇不同,遭遇的困顿不同,创作出的作品也不同,个体生命经验的独特性造就文艺作品的独特性。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序言中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他可能殚精竭虑,再三修改画面;他可能面对背景中的一棵树举棋不定,反复犹豫是把它留下还是涂掉;他也可能偶然着笔,给日照中的云彩抹出意外的光辉,为这神来之笔感到得

意;他还可能在某个买主的力请之下,不得不把某些人物画入画面。”[3](P15P32)这说的是艺术作品是人的创作,它的创作历程就是艺术家的生命片段,这些生命片段生成了艺术品的生命力。每个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和国度使得他受到不同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也就是说艺术家灵魂的独特性不仅来自于上述个人经历的独特,更来自于他所属族群的独特、所属时代的独特。关于这一点,法国艺术史家丹纳曾经在其著作《艺术哲学》中有详尽的论述。丹纳论述了“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4](P37)他以植物学为例,谈到气候会影响植物生长,不同的气候会产出不同种类的植物;类似的,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就像是精神的气候,它们之于艺术品就好像自然界的气候之于植物一样,他认为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4](P14-15)例如,希腊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随时面临受到邻邦侵犯的危险,这就造成了希腊人尚武的风俗,又因为当时没有工业,造不出先进的武器,所以打仗全部靠肉搏。故古希腊人对青春健美的身体有狂热的推崇,这是当时的时代风气,也是希腊人特有的风俗,因此希腊雕塑多青春健美的男性裸体。在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走进教堂的人普遍都经历凄惨、内心悲伤,“他们想着灾难深重,被火坑包围的生活,想着地狱里无边无际,无休无歇的刑罚,想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想着殉道的圣徒被毒刑折磨。他们受过这些宗教教育,心中存着个人的恐惧,受不了白日的明朗与美丽的风光,他们不让明亮与健康的日光照进屋子。”在这样的时代风气影响下,哥特式教堂内部总是布满阴影,让人感到阴冷晦暗;透过彩色玻璃花窗射进室内的阳光化作一团神秘的火焰,让人感觉好似开向天国的窗户;唱诗班的席位有精致的雕花,钟楼、祭坛与小圣堂都有小巧玲珑的柱子和纷繁复杂的装饰。哥特式建筑发展到十四、十五世纪装饰越发纷繁,像是“神经质兴奋过度的女人的饰物,和同时代的奇装异服相仿”,那种“微妙而病态的诗意”“骚乱的幻想”“强烈而又无法实现的渴望”,都是僧侣和骑士时代所特有的。①关于不同时代风气影响下的艺术风格,参见丹纳《艺术哲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傅雷译,第41-72页。丹纳将时代精神作为艺术品“最后的解释”,显然是忽视了艺术家个体经验的重要性,但他的论述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那就是艺术品的产生和出现不知是艺术家灵光乍现的结果,而是艺术家和社会互动的结果,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造就了艺术作品的风格。也就是说,社会性(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是艺术品产生的必要条件。从这样的思路出发,哲学界和社会学界发展出了一条“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如霍华德·贝克尔、维多利亚·亚历山大、阿瑟·丹托等,都系统论述了社会与艺术的互动关系,强调社会在艺术产生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②相关著作可参见[美]霍华德·S.贝克尔著《艺术界》、[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著《艺术社会学》、[美]阿瑟·丹托著《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等著作。

二、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发展历程及特点

前文提及的谷歌在2016年3月于旧金山举办人工智能画展并将画作拍卖出8000美元的价格、人工智能Alpha go和Master击败人类顶尖围棋大师等事件的实现有着共同的技术条件: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指的是数据规模过于庞大,以至于常规数据处理软件难以处理的数据集,包括了数据捕捉、存储、分析、搜索、分享、可视化等环节。③维基百科“big data”词条: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g_data,2017-3-1其中,数据分析是大数据处理环节的核心,而深度学习是数据分析的一种关键技术,它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技术及神经网络理论分析大数据潜在价值的过程。”[5]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观察和认知从而习得某种技能,机器模仿人类学习的过程就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被认为是机器走向智能的根本途径,也是本文所讨论的人工智能创作艺术作品的技术基础。

机器学习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Frank Rosenblatt研发出一种基于模仿人类大脑工作原理的程序“Perceptron”,这个程序在康奈尔航空实验室的IBM704电脑上运行,当一个三角形被置于Perceptron眼前的时候,它会将这一符号随机传送到反映节点上进行处理从而对其进行识别。这项成果及之后Frank Rosenblatt撰写的关于Perceptron的论文、书籍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轰动。“The New York Times”“The New Yorker”等媒体分别对“会学习的机器”进行了重点报道,认为这是一项革命性的突破。①相关新闻参见“New Navy Device learns By Doing”.nytimes.com.2017-03-0120世纪70年代,随着有限样本理论引入机器学习,涌现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上的众多统计机器学习算法;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Paul J.Werbos提出利用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对机器进行学习训练,推动了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图形图像处理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进展。[5]不过,上述机器学习在过程当中均需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度参与,耗时耗力。这就促使了机器学习的分支“深度学习”,也就是“无人监督学习”的发展。深度学习是比浅度学习更复杂的算法,其不同之处在于信号分配路径(credit assignment paths)的深度不同,深度神经网络拥有多层的模拟神经元,基于模仿人的“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来处理庞大复杂的数据。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信息检索等领域。2011年谷歌通过其“深度神经网络”(DNN,Deep Neural Networks)算法进行了一项猫脸识别实验:从1000万张图片中学习“猫”,而后可以自行判断出猫的形象,同理,训练机器自动识别狗、人脸、树木等更多物体。这一实验的成功意味着人工智能和人类一样将“看”成为可能,也成为2016年初谷歌举办人工智能画展的技术基础。

前文提及的2016年3月1日谷歌在旧金山举办人工智能画展和拍卖会,其展品人工智能画作主要运用了四种算法:

“Deepdream:这个算法形成了学习反馈的圆环。比如,如果一朵云看起来像一只鸟,系统反馈后会让它变得更像一只鸟。这样一来,系统下次就能更快地识别一只鸟的图片,直到能画出一只精准的鸟儿;

Fractal DeepDream:运行相同的流程和不同尺寸的版本,生成分形图片;

Class Visualization:把注意力集中于单一图片;

Style Transfer:模仿著名流派创作新图片。”②澎湃新闻网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8462,2016-03-01

通过运用上述算法,谷歌人工智能呈现在展览上的作品很像人类的画作,有一些甚至可以模仿著名绘画流派的风格。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是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发展的结果,大数据为人工智能提供可用于学习的庞大数据库,而深度学习的诸多算法则让人工智能对这些数据进行自主处理;它们应用于人类艺术的不同门类之中就形成了不同的作品,比如应用于视觉领域就成为人工智能绘画作品,应用于听觉领域就成为人工智能音乐作品等等。所以可以这样讲,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核心是“数据”和“算法”。

2016年是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受到广泛关注的一年,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从实验室里走出,开始广泛渗透到产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例如由俄罗斯开发者开发的应用软件prisma。这款软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学习著名绘画大师的风格(如梵高、毕加索等)对照片进行风格化处理,让普通照片呈现出不同艺术家、不同艺术流派的风格。该软件与2016年6月推出ios版本,一经推出就受到全球年轻用户的欢迎,一个月内就获得了700多万的下载量,并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网站上频频刷屏。再比如2016年11月22日,新海诚出品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在中国大陆上映之前,由上海某公司开发的照片处理软件“时光相册”推出《你的名字》同款动漫滤镜,用户将照片上传到软件上经过处理就可输出新海诚动漫风格的照片,该滤镜推出之后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产生刷屏的效果,对电影上映起到了很好的先导宣传的效果。另外,国内一些科技公司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静态图像及动态影像进行处理,比如人工智能创业团队“第六镜”宣称自己在2015年10月就已开发出人工智能作画系统,甚至实现了实时的“视频版机器作画”。③科技公司“第六镜”官网http://blog.glasssix.com/2016/08/17/glasssixprisma/,2016-03-01

上述应用都是在已有图片基础之上,对图片风格进行艺术化处理,进而生成新的图像作品,而像google一样可以使人工智能独立创作还处在实验阶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不妨将其看成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两个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对已有图像进行风格化处理为第一阶段,人工智能独立创作绘画作品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已经感受到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乐趣,但创作主体仍然是人类。第二阶段人类的主体性被削弱,因此随着它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本文开篇时提出的问题:人工智能会逐渐取代艺术家,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吗?我们还需要艺术家吗?

三、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艺术本体论的思考

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体问题的思考,从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来源于对自然的模仿;到以康德、克罗齐为代表的“表现说”,认为艺术来自人的主观精神、情感,是“自我意识的体现”“生命本体的冲动”;到克莱夫·贝尔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强调重视人作为主体的审美情感;再到丹托、贝克尔等人提出的社会是艺术产生的必要条件。[6](P38-60)从中可以发现一条发展线索,那就是对人在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主体性的肯定和强调,人之所以模仿自然,是因为既意识到我处于自然之中、意识到我不同于自然,这是主体意识的萌芽;人在确立了自我的主体地位之后开始有意识地表达自我意识,开始有了表达自我的冲动,这是主体意识的发展;再到抽象表现主义和观念艺术的发展,人类的主体意识发展到高潮,艺术甚至可以摆脱形式和风格,只依靠艺术家的观念而存在。这些理论中体现的主体意识——人类自我表达的欲望、与同类交流的欲望、渴望在有限的时空之中求得无限的欲望,就是本文第一部分所讨论的艺术品的灵魂所在,没有了灵魂,艺术就只剩下一些毫无意义的色彩和线条。

从这个意义上再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不管是对人类艺术作品的风格模仿,还是通过学习进行独立创作,人工智能都没有触及艺术最核心的部分——人类的灵魂。这是由于,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还只是数据和算法的结晶,它尚不能成为独立的生命,没有独特的生命体验;只要数据和算法在不断发展,它的生命就可以在空间上无所不在、时间上无限绵延,这使得人工智能不可能有如同人类一样的渴望在世界上留下存在印记的愿望,也没有和同类交流、表达自我的欲望;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没有同类间的互动,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因此它的所谓风格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综上所述,即使算法再精确、风格再像毕加索,人工智能艺术作品也只能是毕加索的模仿,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

人工智能发展至今,虽然尚未触动人类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地位,但它的出现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思考契机:生活在深海里的鱼只有跃出海平面,才能看清海的样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只有离开了地球,才看清了地球是什么样子。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一直身处人类社会的内部,在艺术和生活界限日益模糊的今天,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件物都是艺术品,人们无往而不在艺术之中,这是否局限了人类对艺术的思考和探索呢?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出现也许提供了一个跳出艺术界,甚至跳出人类社会的新视角去重新审视人类的艺术创作,当我们了解艺术不是什么,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是什么;当我们知道了我们不是谁,才能更加确认我们是谁。

文章的结尾,让我们不妨对未来做一些展望。本文第二部分提到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对既有图像的风格化改造、独立创作艺术作品。这两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是人类在其中的参与程度,同第一个阶段相比,在第二个阶段人类的参与程度降低,人工智能的主体性增强;而本文第三部分提及的人类在从模仿到表现再到观念艺术的发展路径同样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增强。这两条发展路径有着类似的规律,我们是否可以预测,当人工智能发展到足够成熟的阶段,比如未来的第三、第四、第五个阶段,当它的主体性越来越强的时候,真的可以完全摆脱对人类艺术的学习和模仿,独立创作出一种新类型的作品呢?也许到了那个时候,人工智能也有了足以与之匹配的命名能力,去为这种新形式的作品取一个艺术之外的名字。这样的展望并非幻想,毕竟人类用了几十万年的时间才进化成现在的模样,而人工智能只用了不过短短数十年的时间,就在某些领域达到了足以和人类相抗衡,甚至能够战胜人类的水平。

从科技诞生之日起,人类就从未放弃对地球外智慧生物的探寻,今天的人类因为找到了一颗几十光年之外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而欢呼雀跃,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另一种智慧生物就在身边,而且,人类亲手创造了它。

(责任编辑 唐白晶)

[1]王一川.远近幽深——艺术体验、修辞和公赏力[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Wang Yichuan,Remote or Near,Mysterious or Deep:Experience,Rhetoric,and Public Aestheticsof Arts,Beijing:China fede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circles publishing house,2016

[2][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六.司马迁传第三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2012.

Bangu,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Volume 26,in Biography of Sima Qian(No 32),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2012.

[3][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

E.H.Gombrich,The Story of Art,trans.by Fan jingzhong,Nanning:Guangxi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2014.

[4][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Hippolyte Adolphe Taine,philosophy of Art,trans.by Fu lei.Nanjing:Jiangsu l 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2012.

[5]马世龙,乌尼日其其格,李小平.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综述[J].智能系统学报,2016,(12)

Ma Shilong,QiqigeWuniri,Xiaoping l i.Deep l earning with Big Data:State of the Art and Development,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No12,2016.

[6]王一川.艺术学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Wang Yichuan.Essentialsof Art.Beijing: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5

W ill A 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p lace Artists?-An Ontological
Perspective of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rtistic Creation

Liu Runkun

The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and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has led to the rise of digital art.As a high-profile art phenomenon in 2016,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orks of art was a new look in the art field in 2016.Digital technology impacts art in terms of production,dissemination,consumption and so on.Among these aspects,the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on the art production,though it is preliminary,is worth noticing.The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relation to consumption cannot shake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mankind,although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t creation has developed so fast.Human beings therefore will inevitably experience a panic t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replace artists and become a new subject of artistic creati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swer the above questions from the ontological perspective.Ibelieve that it is impossible at this stage t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replace artists.Themain reason is that AI is created without the soul.The limitation of human soul in time-space enables the artistic creation power ofmankind,and the uniqueness of human soul creates unique works of art.Although AI can mimic human art style,the work is essentially the crystallization of data and algorithms with no artistic creative ability,nor the uniqueness of the soul.Therefore,AI cannot create a touching art works.At the same time,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t creation brings opportunity of thinking in art theory.In the era when art is everywhere,we have a new perspective thatwe can jump outof the artworld to re-examine the art.When we understand whatart is not,can we better understand whatart is.When we know who we are not,can we be surer who we ar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tistic creation,machine painting,big data,deep study,artistic ontology

J022

A

1003-840X(2017)02-0071-06

刘润坤,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http://dx.doi.org/10.21004/issn.1003-840x.2017.02.071

2017-02-26

[本刊网址]http://www.ynysyj.org.cn

About the author:l iu Runkun,PhD candidate at the School of Art of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灵魂艺术家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灵魂树 等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