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贾常艳/
“走出去”寻找同行者 发现新机遇
/本刊记者 贾常艳/
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雁栖湖的“聚会”再次把“一带一路”、“走出去”、“合作”的热度推到了高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有三年多。三年多来,成果颇丰。单就投资来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多达500多亿美元。在能源资源合作方面,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60多个能源项目,其中包括一大批火电站、水电站和核电站及电网建设,三峡集团、中国电建、中核集团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重点电力项目,中广核的马来西亚埃德拉电力项目等。“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参与、参股或者投资企业有 47家,和沿线国家的企业合作共建项目达1676个,而且这些数量还在不断地增加。
我国在“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上明确,在基础设施联通方面,要推进铁路、公路等陆上大通道建设,加快海上港口建设,完善油气管道、电力输送、通信网络。我国也秉承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当前市场需求放缓是大势所趋。”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国内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的同时,就要把目光放得更远。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走出去”的主体,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所以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走出去”会更精彩。而“一带一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号召力。“‘一带一路’倡议为电力行业传统海外业务升级提供了新契机,增大了中资电力企业投资机会;为我国电力装备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绿色‘一带一路’的理念更有利于发挥我国三代核电和风、光等清洁能源的技术与标准的相对优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如是说。
电工行业说到“走出去”,不得不提的就是正泰集团。正泰集团的设备和工程承包已进入5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泰电力变压器占据了巴基斯坦70%的市场份额,正泰的产品进入了80%的非洲国家和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主要拉美国家市场。此外,正泰还在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相继设立了工厂,参与发起了“绿丝路基金”、“中国—中东欧基金”,重点围绕电力新能源、高新技术等领域进行投资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将带来一个新的包容性全球化时代,成为推动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是一个包容性发展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将分享到中国改革的‘红利’,同时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这样看待“一带一路”。
2016年末,中国电建在境外89个国家和地区执行1060份项目合同,合同金额达4882.73亿元,公司签署迄今非洲区域装机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尼日利亚希罗罗300兆瓦水光互补电站(35.59 亿元)等,使其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板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03亿元,同比增长13.61 %。中广核在“走出去”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超过20%,并创造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八个最”。
中国改革的“红利”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分享。“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面对挑战,电工行业要想更好地发展,需“走出去”寻找更多的同行者,发现更多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