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阳 河南省汝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467599
夏季猪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李阳阳 河南省汝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467599
夏季对于养殖行业来说,是畜禽发病的高峰期,不仅对养殖畜禽成活率产生影响,也会对畜禽的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建立动态化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养殖效果。本文从夏季养猪常见疾病以及临床症状出发,对常见疾病的病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着重探讨了常见病的防治措施,旨在为相关养殖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夏季;猪常见病;病因;治疗措施
养殖效益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畜禽个体的素质差异,也包括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影响。尤其在夏季,外界环境以及应激条件都较为复杂,是畜禽疫病的高发阶段,不仅会提升发病率,还会增加死亡率。
夏季猪病以病原体感染为主,常见的有猪副嗜血杆菌病毒、附红细胞病毒、链球菌以及猪瘟病毒等,都是导致猪发病的主要病毒。病猪在发病期间,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伴有流鼻涕,皮肤发红,便秘。另外猪群会出现厌食现象。病情较为严重的是母猪和育肥猪,其次是哺乳猪和保育猪。部分养殖区域对于病猪只是采取抗病毒性药物,并且结合退烧药物,这种没有进行检测和诊断的治疗,通常效果并不好。
(1)因饲料霉变导致猪发病。由于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中滋生大量的霉菌,如果饲料槽内出现了大量的霉变饲料,则会导致整体的饲料品质下降。如果猪食用了霉变饲料,也会导致不同致病性微生物直接进入到猪体内引起发病,这是导致夏季猪发病几率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养猪过程要关注周围的环境因素,尤其是温度变化。猪是恒温动物,汗腺并不发达,机体的散热水平也较低,调节温度较为困难,加之自身没有耐热性,因此夏季的养猪舍要保证半开放,温度过高或者是温度骤然升至很高,都会导致猪群出现应激反应。另外,通风不良以及代谢受阻都会导致猪舍内部出现有害气体的堆积,甚至会导致微生物繁殖,这也是导致猪群出现疫病的重要原因。
(3)在猪群出现相关问题后,若是大剂量地使用激素类药物,不仅不能完全清理微生物,甚至会导致猪体对药物产生抗药性,导致疾病更加难以控制。另外,还有部分养殖户为了短期的经济成本,延迟或者是不按照疗程用药,导致猪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繁殖,甚至会发生变异,使得疾病更加难以治疗[1]。
(1)积极落实环境管理策略。在夏季养猪过程中,相关养殖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积极落实环境管理机制,确保通风良好的同时,对环境进行及时监督和管理,保证高温操作的完整度和有效性。定期进行清扫和处理,并且保证猪舍的干燥性和清洁度。由于夏季雨水较多,需要对猪舍进行定期维护,选择晴天对垫草进行集中曝晒,使用石灰处理潮湿的墙壁。另外,要加强饲料原料的保管和处理工作,尤其是对母猪和断奶仔猪,要在日常饲料中适量添加霉菌毒素处理添加剂,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霉菌病毒对猪的伤害,并且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病猪处理措施和管理要求。此外对于环境中的蚊蝇要及时处理,要集中安装纱网,有效规避蚊蝇叮咬传播病毒,保证猪群整体质量和身体素质符合相关标准。
(2)积极进行温度检测。要对猪群进行及时的病理检测,要定期检查猪群体温,若是猪群的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适当在水中添加电解物质或者维生素,以保证对饲料中营养的吸收。若是猪群的体温有上升的迹象,向饮用水中添加猪副嗜血杆菌药物等,能够有效地降低机体温度,切忌盲目使用大量退热药。另外对于病死猪,管理人员要采取无害化处理机制,深埋或者焚烧,绝对不允许病猪、死猪流入市场[2]。
(3)积极建构生猪免疫策略。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实际情况,建构具有针对性的管控机制和免疫计划,按照地区猪高发疾病的流行特征以及临床症状,建立针对性的用药策略,确保管理和控制措施的实效性。利用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药物使用方针,指导生猪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从根本上避免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才能够提升猪群的整体免疫力。
总而言之,在夏季养猪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深入贯彻落实有效的养殖要求,从免疫机制到环境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实现整体管理效果的升级,也为猪群优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避免猪群发生大规模疫情,为规模化养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卫秀余.一种被专家们遗忘的夏季常见病-热射病[J].养猪, 2015,21(04):61-62.
[2]肖金东,崔文胜.夏季猪常见病和易发病的防治(下)[J].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2015,11(0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