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琪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贫困文化改造视域下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观重塑
程 琪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贫困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一定范围内存在。贫困文化对曾经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行为将产生深刻的影响。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与农村贫困大学生固有的贫困文化之间存在着沉沦与改造的关系。因此,充分发挥教育对贫困文化的改造作用,充分整合高校各类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成功就业、积极创业提供文化支持。
贫困文化;贫困大学生;就业观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加速了教育公平进程。然而,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张,也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显。在就业困难群体当中,农村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以下简称农村贫困大学生),其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就业压力和困难。而这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常常掩盖于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之中或被整个群体的问题所替代。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有经济社会水平、行业发展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其自身就业能力、就业技巧等自身因素的限制,但事实上还有一个观念的问题。持何种就业观对贫困大学的就业期望、就业选择的影响可以说是个前位的问题,而影响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特殊的文化和长期形成的心理状态。这样的事实让我们必须以一个更合乎其成长背景的文化视角即穷困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所谓贫困文化并非文化科学知识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一种组织文化[1]53-56。对于长期处于贫困中的人们,贫困不仅是以物资匮乏为标识,同时也改变了贫困中的人的心理结构、行为模式[2]13-16。这是一种被贫困塑造了的物质存在、心理存在和行为存在。农村贫困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经济贫困的家庭环境、乡村的贫困环境中,浸沉在贫困文化中,改造其已有的、固有的贫困文化,对其实施积极向上的教育影响,是解决其严峻的就业问题乃至贫困问题的根本。因此,贫困文化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农村贫困大学生意识观念、行为方式的一个重要视角。
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成的土壤及根基,而观念又是行为的核心和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决定着其就业创业的行为和结果。因此,研究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应侧重他们所持有的就业观念,而不同观念的形成又离不开其滋生、成长的文化土壤。贫困文化作为贫困的农村社会的文化特征之一,它是农村贫困大学生成长的文化背景,因而贫困文化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改造农村贫困大学生所固有的贫困文化进而形成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对于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前喻文化习惯性行为投射的就业认知偏差
前喻性是贫困文化的一种重要特质。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是按照在长辈与晚辈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区分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动向长辈学习,也是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并喻文化,作为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3]27。贫困文化是一种前喻文化,特别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冲击较小。因此,农村贫困地区长辈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小空间是占有权威性地位的,长辈往往决定着晚辈的生活观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晚辈对家庭的影响是很少的。因此,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家庭前喻文化的负面影响是普遍存在并不可忽视的。
“遵从”习惯—就业自主意识的迷失。作为一种前喻文化,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晚辈自幼得到他评的最高标准即“听话”,其经验多来自长辈的耳提面命,晚辈有时甚至成为长辈的附属而失去自我决定的权力,在其概念体系中“自我意识”往往被“长辈意识”所取代。即便是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贫困地区能够接受到的现代传媒的影响在增强,但由于长辈长期形成的作为主导的固有观念难以改变,因此,晚辈长期浸染在传统的规训方式的惯性中,其思想观念、行为选择的“遵从”成为贫困的农村地区部分年少一代的特征。在就业过程中,农村贫困大学生做职业选择时的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遵从长辈的意志。而长期生活在贫困农村的长辈,其职业选择的思想意识具有局限性和封闭性,经常表现为对传统行业的迷信,对新兴行业的无知甚至是误解,固守田园演化来的寻求安稳的思想导向导致了农村贫困大学生职业选择时自我认知不清、职业分析存在误差,最终导致自主选择行为出现偏差。
“效仿”习惯—就业创新意识的缺失。作为已经习惯了前喻文化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受长辈的影响、倾听长辈意见、遵循长辈道路的“效仿式”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其自主选择、创新创业意识明显欠缺。进入大学,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而言,不仅是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地理位置的变化,更意味着农村贫困大学生从乡村传统文化迈向城市现代文化,其适应与融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能够迅速得到城市生活经验的方式之一,就是大学的“同乡会”。同乡会里的“前辈”意见成为大学生发展路径的重要指导,尤其是一个乡村走出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其前辈路径依赖感会更强。因此,同乡前辈效仿在大学校园里比较普遍,体现在就业问题上,就是“老乡”前辈的就业思想、就业意识、职业选择往往复制给“老乡”的晚辈。大学里的这种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的经验交流成为大学生就业选择路径的重要指导,尤其是社会资源欠缺的农村贫困大学生,低年级农村贫困大学生对高年级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去向认同度极高,基本上是晚辈会请求前辈在其就业行业中为其提供就业信息,甚至请求帮助其寻找就业机会。没有创造的简单“效仿”,使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思路更加闭塞,就业开拓意识更加淡漠,职业选择过于单一,往复循环,致使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数量都会相应降低。
(二)封建文化惯性思维反映下的就业观念落后
曾经使中国两千年来领先于世界各国的封建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随着现代社会体制取代封建社会体制,科学技术、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封建文化也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封建社会的文化却不能短时地连根拔起,它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激荡、选择、淘汰的过程。因此,在中国社会,封建文化甚至会成为一种文化遗传而塑造的人的行为、思维结构,借以代际传递的方式以强大的惯性存在着,并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从文化属性上而言,就是一种在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的封建文化。因此,封建性是贫困文化的第二个重要特质。
在贫困文化中“养儿防老”生育观已固化难解,长辈自幼对晚辈的教育就是希望通过儿女的力量能够改变贫困现状,这种观念和思想使得整个家族甚至村落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回报期待都非常高。加之,封建文化的物质性和功利性,如“春种一粒子,秋收一分粮”等急功近利的投入产出观念,使得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选择时,对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追求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投射到就业行为中,常常会有只在乎眼前利益得失的短视行为,而缺乏长远的自我发展规划性。再如,对男女社会分工的认识偏差及女性地位的认知偏差是贫困文化的封建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目前的中国农村“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性别观虽有改观,但一定程度的存在也会反映到对子女的教育期待中。农村贫困学生本科阶段面临就业选择时,长辈在同等条件下对于男性子女的选择是允许继续读书,而期待女性子女早些找工作、早些结婚生子。在这种封建文化影响下,一些贫困女大学甚至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种陈旧封建观念的延续与贫困文化相关,而这种文化环境又加剧了社会的再分配不公平。
(三)下沉文化滑落中的就业选择盲目
文化的下沉态势是贫困文化的特征之三。文化的下沉可理解为一种文化的滑落过程。而贫困文化作为一种落后的文化一旦成为一个阶层的主流文化时,其对先进文化会产生自然的屏蔽功能,而继续保持文化的下滑状态。这种文化的下沉态势会使得贫困地区的贫困状态长期维持或变得更加落后,也可以使一个正在接受先进文化改造的群体丧失向前发展的动力。贫困地区关于下沉文化产生消极影响的例子随处可见,处于这种文化中的人们,对变革与运动无动于衷,或倾向于屏蔽或忽视,以为无需做必要的准备,更不会主动进行变革。这种贫困文化的下沉滑落态势,对于长期生活在贫困农村地区的农村贫困大学生,不可能赋予其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而是以其较强的防御性对现代文化中竞争变革的精神和努力持有怀疑和否定态度,也会由于下沉文化的长期浸染,农村贫困大学生在突然开始的大学生活中,由于现代文化的竞争变革常态化的存在,而易使其形成习得性无感,最终放弃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主动适应,甚至会被现代社会生活所淘汰。现实生活中,这种下沉的文化态势往往会造成消极的就业心理,对就业困难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归因方式将形成较大影响,影响其积极的就业态度和有效的就业行为的形成,继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其就业失败、甚至是人生失败。
诚然,一些研究表明,个人就业过程中经常使用弱关系[4]1360(社会关系)而非强关系寻找工作,并且在以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为社会特征的中国“乡土社会”[5]1-7,社会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社会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并非是单一的决定因素。而农村贫困大学生往往将就业困难或失败归因于社会关系,也由于对社会关系的消极认识,加剧了农村贫困大学生消极等待的就业心理,冲淡甚至扼杀了农村贫困大学生对“好职业、好工作”的意愿,销蚀了其寻求职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忽视个人努力、能力、身心状态等因素,而全部归因于客观条件的就业心理,往往会造成农村贫困大学生放弃自我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沉沦的结局。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贫困学生的价值观在贫困文化与先进文化的激荡中不断澄清、形成。哪一种文化处于上峰并持续发挥作用对于其价值观的形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面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固有的贫困文化时,可能的情况有两种:即固有文化对就业创业教育的排斥;固有文化对就业创业教育的接受。
(一)就业创业教育在贫困文化中沉沦
贫困文化作为农村贫困大学生过往生活中的一种固有文化,是历史的、长期沉淀的产物,其形成是一个逐渐而缓慢的过程,其文化形态一旦形成对其发生作用、产生影响甚至改造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就业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四年甚至更短,在较短的时间内若不能对贫困文化进行深刻改造可能会使就业创业教育产生无力感,甚至会出现彼德·圣吉所说的“煮蛙”效果[6]19。因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如果不能正视贫困文化的存在,不积极主动地持续发力,则可能会在对贫困文化的改造中逐渐沉沦而无所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对人成长发展的正面影响便无从谈起。农村贫困大学生在无效无为的就业创业教育适应中,也逐渐失去了对就业创业的激情,逐渐丧失了从教育中汲取力量的需求,从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贫困文化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致使就业创业教育无力地沉沦于贫困文化。
(二)贫困文化被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改造
农村贫困大学生是受到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社会群体,其认知水平、判断能力、思想水平已具相当储备,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较之贫困地区受教育有限的其他人群要强。加之进入大学生活,各种社会思想如潮涌动,农村贫困大学生固有思想受到各种思潮的涤荡,现代性的冲击无处不在,他们的思想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因此,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如果能够实现目标具有针对性、内容具有详实性、方法具有实效性,那么就业创业教育所承载的文化体系就会较易于被其接受,从而实现改造贫困文化之目的。我们可以设想,当就业创业教育能够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使其意识到贫困和贫困文化的形成是由地理条件限制、政策引导不足和文化积累薄弱所造成的,而非遗传或不可改变的这一现实,形成对贫困的正确归因,其就会自然产生一个反贫困文化的愿景,就业创业教育便具有了整合力,就可以启动其自身积极改造贫困文化的无限可能性,形成内在动力与外在推动力整合的力量,切实为农村贫困大学学生的文化适应、职业发展提供动力。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通过对贫困文化的改造,可以清晰地了解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机理,从而帮助其澄清就业观,明确就业方向、职业选择。传统观念认为,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发展进行干预是通过提供新的机会、新的资源,培育创业精神等方法,最终实现改变大学生的现实阶层的目标。然而,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还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对贫困文化进行改造,形塑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观,使其从内在产生变革的动力,拥有获得机会、争取资源的能力,根本改善就业状况,提升入职层次,实现阶层改变。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应发挥引领作用,培育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安于贫穷的状态,不愿意主动融入时代的环境。贫困者为贫困找到的理由往往是世界不公、为富不仁,而失去主动融入时代,改变命运的动力。如,农村贫困大学生更愿意跟同样贫困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在富裕家庭学生中他们会敏感、自卑。我们的研究也发现,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没有将自身贫困状态认识为一个有待改变的问题,而将其看成一种获取资源的方式,把国家、学校的资助当作一种习惯。这种等、靠、要的状态致使其难以以积极的就业心态、主动的就业行为去面临就业选择。农村贫困大学生往往会因为文化融入问题而较少地获得发展机会,从而产生“竞争无力感”,不愿意参与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好工作”面前,望而止步。在就业期间,他们也会由于经济问题而选择“怕成本高而不到外面找工作”,守株待兔地在校园里等待工作单位的校园招聘。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应发挥其引领文化的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创造一些“补偿性”的竞争机会,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主动走出贫困文化的困境,激发他们积极脱贫的需要,使他们愿意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应发挥整合功能,培育理性发展的就业观念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帮扶逐渐打破以往经济资助的单一形式,着力关注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学业水平、提升实践能力等。部分高校尝试的“多线资助”模式,使得广大农村贫困大学生获得了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全面提升,有助于全方位帮助农村贫困大学生走出贫困。但是,贫困是一个综合性、统合性的问题,解决经济贫困已经是非常庞杂的系统性问题了,解决文化贫困更是根本而艰巨的使命。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帮困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帮助,破除其固有的传统观念,建设现代性的精神家园才有可能彻底改变贫困状态。日常资助工作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农村贫困大学生得到资助金后,他们更多、更普遍的想法是,这笔钱能维持多久的生活,如何省下这笔钱帮助家里解决困难。他们更多、更普遍的做法是放弃能够改变自己未来发展的机会,甚至放弃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农村贫困大学生所采取的这种“感恩之举”,我们可以理解,传统文化中“知恩图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要传承和发扬的。但其中封建的糟粕逐渐沉淀为贫困文化,也是农村贫困大学生很难实现深层次自我超越的原因。因此,在农村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整合功能,承担起改造贫困文化中封建文化的成分,帮助农村贫困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理性感恩的文化心态,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充分认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努力把握社会发展的需求,将自己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当中,才能建立起正常的就业创业观念,长远地规划自身的职业及生涯发展,将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文明成果相结合,用自身竞争发展的成果、“知恩、感恩”的情怀,回馈家庭、社会、国家。
(三)就业创业教育应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独立自主地就业创业
明确各主体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多维度、多主体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对于农村贫困大学生固有贫困文化的改造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贫困文化的改造,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的认知、采取的行动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大学生是就业创业主体的观念已被学生、教师、学校乃至社会普遍认同。但是,由于高校行政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就业率的追求成为各高校发展中的一项硬指标。因此,在高校的就业工作中真正形成一种学生主体观,真正将就业交给市场,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在高校,学生学会规划未来、独立主动地寻求就业创业机会,教师能够恪尽职守、认真投入地教育教学,学校严格督导到位、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在就业创业教育中主体互动,各司其职,互为支撑,构建就业创业教育多维体系,形成就业创业教育竞争中合作、合作中发展的文化氛围。多维互动的就业创业教育将营造一种主体文化,使农村贫困大学生将改造贫困文化作为自身的使命,在现代文明中,在改造贫困文化的问题上从自发走向自觉,积极主动地投入就业创业中,实现与其能力素质相应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经济社会发展至今,农村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就业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促进大学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灵活化、个性化,然而,高等教育真的让贫困的学生走出贫困了吗?投入城市生活,也许让他们看到了比他们以往更好的生活方式,但我们的教育却没能完全引导他们发现实现这种生活方式的途径和方法;接受高等教育,也许高等教育给了他们就业创业的机会和平台,但我们的教育却没能真正培育他们理性发展的就业创业意识。高等教育应创造自由成长、突出主体性的校园文化环境,鼓励农村贫困大学生“自我突破”,而不是以必须“追寻前辈”之路稳定就业;应开拓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教育途径,鼓励农村贫困大学生“勇闯天涯”,而不是以必须“感恩报恩”之心安土重迁。以改造农村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为根本,为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解决方法,为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取得实效奠定思想基础。
[1] 熊丽英.中国贫困文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2] 秦玉友.贫困文化改造取向中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3] [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关于代沟的研究[M]. 周晓红,周怡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4] Mark S. Granovette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
[5]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6]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责任编辑:何宏俭]
ReshapingEmploymentOutlookofRuralPoverty-strickenCollegeStudentsinthePerspectiveofPovertyCultureInnovation
CHENG Q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Country Education Developement,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s a subculture,poverty culture exists in a certain range of rural poverty-stricken areas in China. For those rural impoverished students who have lived in poverty-stricken area for certain period of time,poverty culture can mak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m in both employment concept and behavior.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loy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he impoverished culture of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which is in the form of sinking or transforming. Therefore,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education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verty culture and full integr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e can actually form a concerted effort to promote the impoverished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provide cultural support to active entrepreneurship.
Poverty Culture;Poor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View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6.035
2017-07-28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B54)。
程琪(1978-),女,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讲师,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C91
A
1001-6201(2017)06-01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