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金 黑龙江省桦川县江川农场畜牧兽医站154302
牛口蹄疫和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王士金 黑龙江省桦川县江川农场畜牧兽医站154302
江川农场地处松花江南岸,近年来主攻畜牧业,使全场畜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养牛业是江川农场的重要产业,在养殖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口蹄疫和病毒性腹泻是牛的常见病。
本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还会感染猪、山羊、绵羊、水牛、鹿和骆驼等动物。携带病毒的动物是主要传播者,病毒主要存在于被感染的动物的食道、咽部及软腭部位,被感染动物可长期带毒、排毒。病毒借助被感动物的唾液、粪、尿、乳汁、血液,以及皮、毛、内脏、肉等进行传播。虽然口蹄疫不会直接导致牛死亡,但该病对孕牛、犊牛却会造成巨大危害。风和鸟类也是远距离传播的煤介之一,被污染的圈舍、场地、草地、水源等为重要的疫源地。
(1)发病症状。牛感染病毒后,最快出现症状也要2~3天,一般为7~10天。发病初期会在口腔、舌、鼻、乳房和蹄等部位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局部露出鲜红色糜烂面,病牛因蹄部疼痛,走路时出现跛行。严重时会造成蹄壳脱落。有的母牛发生乳房炎,孕牛会流产。病牛高烧至40~41℃,脉搏和呼吸加快,精神萎靡,活动减少,不爱进食。口流白色涎,呈白色泡沫状堆积。犊牛发病后,有的会因心肌麻痹造成死亡。
(2)诊断方法。采集典型发病牛的水泡皮,研细,将pH7.6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制成1∶10的悬液,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接种牛、猪、羊等动物,如发病即可确诊。也可以结合实验室进行诊断。
(3)防治方法。加强养殖管理。必须执行最严格的检疫接种制度,定期给全群接种疫苗,避免遗漏。保持场内、栏舍卫生,做好杀菌消毒、灭鼠除虫蚊蝇工作,减少病毒的传播。杜绝场外及闲杂人员、车辆出入场内及牛舍,场内车辆进场时必须要经过彻底消毒,谨防病毒的携入。保证每日投喂的饲料的质量及数量,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寒冷冬季,牛舍要坚持通风通气,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需外引犊牛时,必须要从非疫区引进,做好检验检疫后立即隔离饲养1个月,确认没有异常情况后才能混群饲养。另外,饲养人员也要定期进行体检,避免由人的途径带入病毒。
发现病牛立即隔离,并及时上报给上一级主管部门,做好疫病区封锁。严禁人畜来往,控制疫源。对疫区的所有牛进行疫苗接种,避免疫情扩大造成更多的损失。封锁区最后一只病牛死亡或痊愈后14天,用2%福尔马林或20%~30%的热草木灰水、5%~10%氨水等彻底消毒,才能解除封锁。
加强对疑似病牛的护理,保持圈舍卫生、干燥、通风,经常消毒。保证饮水洁净,为病牛准备青草、面汤、米等柔软的饲料。口腔处的病灶可用高锰酸钾溶液(0.1%)或2%明矾溶液、0.2%福尔马林进行清洗,清洗后用抗菌药物软膏涂抹,也可涂抹10%~20%碘甘油等。乳房有病灶,要先用肥皂、温水清洗,然后消毒,再涂抹青霉素软膏等。挤奶动作要轻柔。对蹄部病灶用温水清洗后涂抹抗菌软膏,涂抹后用消毒过的纱布进行包扎。也可用3%~5%的硫酸铜溶液或3%来苏儿等浸泡病蹄,但时间不宜过长。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很高的死亡率。4~18月幼龄牛的发病率最高,成牛也会感染发病。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是此病的高发季节。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行传播,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和脾脏等都是重要的传染源。孕牛染病易出现早产、流产现象,孕牛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健康牛携带病毒,可造成继发性感染。
(1)发病症状。牛病毒性腹泻的潜伏期一般为7~10天,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犊牛是急性型的高发群体,死亡率高。发病后高烧,精神不振,流泪、咳嗽、腹泻。粪便呈水状且恶臭。食量下降,消瘦。消化道、口腔黏膜和鼻黏膜出现糜烂或溃疡[3]。有的犊牛染病后不腹泻也会死亡。慢性型较少发生,病程2~6个月。病牛持续或间歇性腹泻,消瘦,粪便带血。鼻镜糜烂。趾间皮肤糜烂坏死,跛行。
(2)防治方法。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应采取综合防治手段,坚持自繁自养。可用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预防和控制本病。加强管理,细心观察,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对病牛要隔离治疗或急宰,对其他牛只可用抗生素类和磺胺类药物静注,或者用痢倍灵肌肉注射。
[1]王东宝.牛口蹄疫免疫周期抗体跟踪监测分析报告[J].中国畜禽种业,2012(11):104-105.
[2]赵秀英,郭焕金,万文玲.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9(6):45-46.
[3]张伟民,张昌斗.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预防措施[J].现代化农业,201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