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斌,银万栋,王龙云
(1.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2.张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
西部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性行为情况的调查分析
柴 斌1,银万栋2,王龙云2
(1.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2.张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性行为情况及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情况,以帮助制订相关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部某高校大学生8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HCV抗体检测。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5.25%,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χ2=34.95,P<0.05)。有过性行为的学生比例为18.13%,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学生比例为37.24%。在固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及商业性行为中,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学生比例均在90%以上;而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学生比例为:固定性行为26.67%、临时性行为94.74%、商业性行为100.00%。最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的学生比例为7.63%,血清学检测未发现HIV抗体和梅毒抗体阳性,HCV抗体阳性检出率0.63%。结论 西部某高校大学生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总体尚可,但有个别知识点的知晓率较低,部分学生有不安全的性行为,且对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薄弱。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扩大高危行为干预和检测覆盖面。
艾滋病知识;性行为;西部;大学生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AIDS疫情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大学生艾滋病疫情发生率明显上升。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性活跃人群,是感染和传播AIDS/性传播疾病(STD)的重点人群,大学生的性知识、态度和行为对整个社会预防和控制AIDS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AIDS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具有双面性,对大学生开展AIDS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全民预防AIDS的重要途径之一。张掖市虽为艾滋病疫情低流行地区,但近年性行为传播成为新发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了解西部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性行为情况及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情况,本文对张掖市2015年大学生哨点监测数据进行知晓状况和性行为流行特征分析,现介绍如下。
1.1 对象
于2015年4月—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张掖市某高校在校注册大学生800名开展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
1.2 方法
采用《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中的大学生问卷实施面对面的调查,同时采集被调查对象5 mL静脉血,用国家哨点统一试剂,按要求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HCV)抗体。数据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国家督导评估指标计算,艾滋病知晓率以8题中答对6题及以上为知晓[2]。
2.1 人口学特征
共调查800人,其中男性396人,占49.50%,女性404人,占50.50%;调查对象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22岁,平均年龄为(20.66±0.56)岁;户籍所在地均为甘肃省;汉族797人,占99.63%,少数民族3人,占0.37%。
2.2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见表1)
表1 大学生人群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情况
2.2.1 艾滋病知识各题回答情况 800名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5.25%,8题全部正确率为91.88%。在所有8个问题中,正确率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94.50%)、“一位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看出来吗?”(96.13%)及“只与一位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96.25%)。而“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正确率最高(100.00%)。
2.2.2 不同性别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女生知晓率为96.78%,高于男生的93.69%(χ2=34.95,P<0.05)。
2.3 大学生的性行为情况(见表2)
表2 大学生的性行为情况
在800名调查对象中,承认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为18.13%。首次性行为的对象按构成比从高至低依次为女朋友/男朋友(77.93%)、商业性伴(18.62%)、临时性伴(2.07%)、同性性伴(1.38%)。145名学生报告了首次性行为的年龄(17~20岁),平均(18.23±0.33)岁。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7.24%(54/145)。承认最近1年有固定性行为的120人,有临时性行为的19人,有商业性行为的29人,有同性性行为的2人。固定性行为中,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93.33%(112/ 120),最近1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最主要的原因按回答人数由多到少分别为:“没有买到”(5人),“本人不愿意使用”、“对方不愿意使用”及“已采用其他避孕方式”3项人数相同(均为1人),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6.67%。临时性行为中,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00.00%(19/19),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94.74%。商业性行为中,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00.00%(29/29),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00.00%。
2.4 最近1年接受或参与有关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及艾滋病检测情况
最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学生比例为98.25%(786/800),女性占98.27%(397/404),高于男性的98.23%(389/396),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1,P>0.05)。最近1年参与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学生比例为23.38%(187/800),男性占25.25%(100/396),高于女性的21.53%(87/ 4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0,P<0.05)。最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的学生比例为7.63%(61/800),男性占10.86%,高于女性的4.46%,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P>0.05)。
2.5 血清学结果
800名调查对象中,未发现HIV抗体和梅毒抗体阳性,HCV抗体阳性检出率0.63%(5/800),且均为男性。
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青少年要达到90%以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西部某高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5.25%,达到了《行动计划》要求的目标。调查同时发现,8个问题中正确率排在后3位的是“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94.50%)、“一位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看出来吗?”(96.13%)及“只与一位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96.25%),其与正确率最高的“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100.00%)有一定差距。提示西部某高校大学生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整体尚可,但在艾滋病8个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上有较为明显的盲区,表现为各题回答正确率参差不齐。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正确率较低的知识点,在工作中有所侧重,努力消除盲区,同时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女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略高于男生(P<0.05),提示在对大学生人群宣传艾滋病知识时需要特别关注男生,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地引入艾滋病防治知识。
大学生中自我报告有过性行为的学生比例为18.13%,高于孙昕霙等[3]对中国9省的调查结果(9.0%)和周丽等[4]对深圳市大学生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15.9%)。首次性行为对象中,除女朋友/男朋友外,还有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及同性性伴,而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7.24%,说明大学生中存在不安全性行为,缺乏对安全套防护作用的正确认识。在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6.67%、94.74%。提示大学生对艾滋病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尤其是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令人担忧。有研究证实,安全套的推广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风险[5],西部大学生亟待加强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的普及和行为干预。
大学生中最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比例为98.25%,最近1年参与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比例为23.38%,最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的比例仅为7.63%,说明大学生接受艾滋病检测和参与相关宣传活动的比例均较低。本次调查虽然没有直接发现HIV抗体阳性,但有学生检出HCV抗体阳性,提示不能忽视大学生群体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综上所述,今后工作中应按照《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学校定期开展相关专题教育和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社团、互联网、学生刊物等的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同时加大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与检测力度,多方面共同提高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
[1]王林,郑敏,朱强,等.学校核心同伴宣传员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8):617-618.
[2]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孙昕霙,史宇晖,王培玉,等.我国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270-273.
[4]周丽,董国营,张玲,等.深圳市大学生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3):166-168.
[5]Cayley WE Jr.Effectiveness of condoms in reducing 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 of HIV[J].Am Fam Physician,2004,70(7):1268-1269.
R195
B
1671-1246(2017)02-0135-02